朱曉芳
群文閱讀作為一種新興的閱讀教學方式,不僅有助于推動學生從多方向和多角度的遷移、拓展、整合閱讀知識,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水平,還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本文結合自身多年教學經驗,就如何更有效地開展初中語文群文閱讀教學,從群文文本的選擇、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思考問題的創(chuàng)設和學習策略的滲透四個角度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議,希望與大家共同商榷。
一、確定關聯(lián)點,精選群文文本
群文閱讀強調以點帶面,圍繞教材中的某一篇課文,向整個單元擴展,向課外拓展,構建出一個完整的閱讀框架。因而,在群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最關鍵的是關聯(lián)點的選擇。
一是閱讀主題的確立。主題不僅僅是文章的中心思想,還可以是寫作背景、寫作手法、文章體裁等。比如,在講朱自清的《背影》這一課時,可以以“親情”為主題,引入王朔《致女兒書》、傅雷《傅雷家書》等有關“親情”的課外讀本。也可以以“白描”寫作手法為主題,讓學生自主推進相同寫作手法的文本,從中深刻感悟平實語言中的風采。
二是閱讀文本的選擇。教師可以根據(jù)教學目標和計劃建立一個“群文庫”,不斷擴充閱讀資源,在群文閱讀教學中結合主題以及當前教學的熱點和閱讀訓練重點從中選擇合適的閱讀文章。需要強調的是,教師選擇的群文文本在難度上應當適度,在內容上也要與學生的生活實際和思維水平相符合。
二、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
群文閱讀教學并沒有固定的模式,教師可以根據(jù)實際情況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把自主探究、小組合作等學習模式與群文閱讀教學結合起來,真正做到寓教于樂,讓學生自由地在語文天地中探索和學習。在講郁達夫《故鄉(xiāng)的秋》這一課時,可以引入梁衡的《夏》和老舍的《濟南的冬天》。以上三位作者在文學界都有著很高的名望,他們在描寫景物方面既有一定的相通之處,又有自身獨特的個性。教師可以采用合作探究的教學模式,設置一個或多個探究問題,比如郁達夫、梁衡和老舍三位文學家想要通過景物描寫表達什么樣的情感,以上三篇文章的寫作技巧體現(xiàn)在哪里等,然后把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共同去思考和解決問題。在學生自主探究的過程中,教師不要過多的干預,要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暢所欲言的課堂環(huán)境。學生完成發(fā)言后,教師可以結合教學目標,對學生的回答進行總結、歸納,并進行進一步的升華,讓學生在了解文章思想感情、寫作手法的基礎上,領悟散文創(chuàng)作的關鍵。
三、創(chuàng)設有價值的問題
群文閱讀問題設計應遵循以下幾個原則:一是比較性原則。引導學生在閱讀中思考文本的橫向與縱向、形式與內容等各方面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橫向聯(lián)合每篇文本,進行信息整合、分析。二是沖突性問題。沖突性問題能夠引發(fā)學生的質疑與思考,從而更深入、全面地理解文本內容。以魯迅的《孔乙己》為例,教師在教學中可以結合《故鄉(xiāng)》《祝福》,引導學生進行群文閱讀。這三篇文章都是魯迅創(chuàng)作的經典之作,雖然寫作手法存在很大的差異性,但主題高度是一致的,教師可以圍繞主題創(chuàng)設有價值的問題,讓學生對比三篇文章中不同的人物形象及命運悲劇,剖析人物悲劇背后體現(xiàn)的社會本質問題——封建禮教是如何吃人的?這不僅能夠幫助學生進一步入了解魯迅先生文章的深度,還可以讓學生深刻地感受到文字的力量。
四、有意識地滲透策略
群文閱讀的教學目標也不再單一化,而是致力于學生語文綜合素質水平的提高。因而,教師在群文閱讀教學中必須在保證量的前提下,優(yōu)化整合教學目標,充分發(fā)揮群文閱讀功效,引導學生全面突破“小目標”,實現(xiàn)“大目標”。這就要求教師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的比較閱讀、綜合閱讀、概括閱讀以及歸納閱讀能力,并引導學生構建自己的閱讀知識結構體系。
此外,還要把讀與說、讀與寫結合起來,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比如,對于一些情感充沛的文章,可以組織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從抑揚頓挫的語感中體會文章的真情。對于學生比較關注的熱點話題,教師可以安排學生按照文本寫作主題或手法進行仿寫。朱熹在《訓學齋規(guī)》寫過這樣一句話:“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痹谖铱磥?,這里的心應該包含兩層境界:一是專心,二是用心。比如,在學習課文《我的母親》時,可以以“母性的光輝”為主題,引入《偷糧》《麻雀》《血色母愛》等文章,揭示母愛是人類和動物共同的本能。另外對于此類文章,不僅要組織學生聲情并茂地朗讀,還要因勢利導,鼓勵學生動手寫一寫。在寫的過程中,學生對文章的感受會在無形中得到強化,從而激發(fā)學生在群文閱讀之后的深刻思考。
教學實踐證明,群文閱讀對培養(yǎng)學生整合、延伸、鑒賞、評價等高層次的閱讀能力大有裨益。廣大初中語文教師應充分認識到這一點,并在教學中加強對群文閱讀教學方法和策略的探索和實踐,不斷擴大學生的閱讀量,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和水平。另外,必須強調群文閱讀教學應以學生為本,而不是片面強調閱讀,忽視學生的理解和接受能力,導致學生把群文閱讀當作額外的學習任務。
作者單位:甘肅省天水市清水第三中學(74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