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娟
小學階段是學生打好基礎的關鍵時期,而德育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是重要的組成部分,教師通過在教學中滲透德育可以促使學生知識水平與道德素養(yǎng)的提升,為學生的全面健康發(fā)展打下良好的基礎。為此,本文就簡單探析了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的有效途徑,以期為相關教育工作者提供參考借鑒。
1 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存在的問題
小學時期是學生健康成長的重要階段,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如果可以重視德育教育的滲透,不僅能夠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也對提升語文教學的有效性具有積極影響。目前,在小學教育中素質教育是語文教師工作開展的重點,尤其是新課改不斷深入的背景下,很多教師都已經(jīng)開始意識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但是由于傳統(tǒng)教育觀念的影響,德育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的效果并不理想。
1.1 缺乏對道德教育的重視
因為受到應試教育觀念的影響,部分教師與家長依然只是重視學生的知識水平發(fā)展,對道德教育缺少足夠的重視,認為學習好就代表著道德素質高。即便素質教育在教育教學改革中被多次提及,但在很多人的心里,學校與教師的水平高低還是來自于升學率與合格率的多少。為此,學校和教師也不得不將更多精力投入到學生的文化成績提升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道德教育。
1.2 不夠重視德育教育的效果
隨著素質教育理念逐漸深入人心,很多教師已經(jīng)開始認識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并在教學實踐中開始強調德育教育,但是很少有教師對德育教育的效果進行深入分析,導致德育教育流存于形式,缺少對實際的教育效果評價。這樣就無法清楚學生的道德水平和責任心是否得到了提升,學生的行為是否得到了規(guī)范,德育教育存在哪些問題,應該如何進行針對性解決,這些都是需要教師們給予重視的內容。
2 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的策略
教師作為語文教學和德育教育滲透的實施者,應該對德育教育給予足夠的重視,在教學中時刻注意德育教育的滲透,以此來促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促進他們道德水平的提高,讓學生的語文知識水平既可以得到提升,也能使其在學習中體會到快樂。對此,筆者提出了以下幾點建議:
2.1 平等待人,潤物無聲
小學生由于年齡比較小,認知能力有限,很多時候的行為都是來自于對身邊人的模仿,而教師一般與學生相處時間比較久,教師的一言一行在一定程度上會對學生的行為產(chǎn)生影響。因此,教師要想提升德育教育的效果,就需要以身作則,在實際的教學中平等待人,這樣既能為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也可以幫助教師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與學生建立起良好的師生關系。同時,教師應該在生活與學習上多關心學生,要對所有學生一視同仁,沒有任何偏見,要設身處地為學生的健康成長著想,通過滿腔的熱情以及情感去感染學生,使德育可以滲透到學生的心靈當中,促進學生的道德水平在“潤物無聲”中得到提高。
2.2 充分結合教材開展德育教育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一般都是依托小學語文教材而進行的,所以教師需要對教材有充分的了解,并可以挖掘教材中所涉及的德育知識。尤其是在教育教學改革的推進中,小學語文教材中所包含的德育教育內容更多,教師需要在教學中對此有著科學的分析、解讀和把握,要在備課的過程中深刻研讀語文課文。教師還應該積極探索與延伸與語文教材相關的一些知識,不僅有利于拓寬學生的視野,也使得德育教育的內容更加完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教師在選擇德育教育的內容時要有針對性,避免成人化或者兒童化的德育教育,減少理論知識的灌輸。
2.3 拓寬德育教育的途徑
小學語文教學中所滲透的德育教學內容,一般主要涉及學生的生活與學習,所以教師在進行德育教育的過程中不要將其局限于語文教材,要結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和身心特點擴寬德育教育的途徑,特別是注重與學生生活實際的聯(lián)系,這樣才能讓德育教育完全滲透到學生的生活和學習中。具體來講,教師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可以通過組織一些活動來完善德育理論教學,這樣既能激發(fā)出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可以促使學生在實踐活動中深刻理解所學的內容,這樣可以大幅度提升學生的道德水平。另外,教師可以鼓勵和要求學生多進行課外閱讀,組織學生進行定期的閱讀分享以及知識競賽等,使學生可以在這樣的活動中對德育有深入的理解,體會其中的文化,從而可以將他們所學的知識內化為德育知識,促進學生的全面健康成長。
2.4 以學生為主,重視階段性
新課改中明確要求了教師應該注重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在教學中應該遵循“以人為本、因材施教”的原則。所以,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知識時,要根據(jù)不同的層次和年齡段的學生選擇合適的德育教學內容。例如,對于低年級的學生一般主要是進行初步的感知教育,通過組織學生認識和接觸實際事物來完成教學,如利用多媒體設備向學生展示和呈現(xiàn)關于德育教育的素材,使他們可以初步認識德育是什么,應該怎么做。對于中年級的學生則需要培養(yǎng)他們的德育理念,通過合理的教學方式來培養(yǎng)他們的德育觀,使其可以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面對高年級的學生,教師可以通過組織他們去參加一些實踐活動,或者相關的知識競賽等方式,對此德育水平進行深化,以此來促進學生道德水平的提升。
3 結束語
總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既是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也有助于促進學生的全面健康發(fā)展。因此,教師要讓學生充分認識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并通過對學生的了解來優(yōu)化和創(chuàng)新德育滲透的方式,改變傳統(tǒng)的理論說教模式,使學生可以在小學語文的學習過程中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最終實現(xiàn)學生語文知識水平與思想道德水平共同提升的目的。
(作者單位:蘇州工業(yè)園區(qū)唯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