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洪民
【摘? 要】目的: 對心血管介入和手術后食管賁門黏膜撕裂的臨床特點進行探究分析。方法:選取了2019年3月—2020年2月在我院就診治療的34例患者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在接受心血管介入手術治療后,均出現(xiàn)了食管賁門黏膜撕裂(MWS),于患者出現(xiàn)嘔血癥狀或其胃管內部能夠抽出暗紅色血時對患者進行保守治療,在保守治療干預病情未好轉的情況下對患者進行急診胃鏡檢查治療,分析檢查治療結果。結果:患者Chung分級Ⅳ級患者共有5例(14.71%);Ⅲ級共有4例(11.76%);Ⅱ級共有21例(61.76%);Ⅰ級共有4例(11.76%),其撕裂部位多集中于賁門或左側壁,主要以單處撕裂為主,共有29例患者于止血夾夾閉治療的基礎上聯(lián)合凝血酶噴灑以及黏膜下注射腎上腺素生理鹽水治療方案進行止血,所有患者均成功止血,后續(xù)恢復情況良好,無反復病癥出現(xiàn)。結論:在心血管介入手術中或術后若患者出現(xiàn)嘔血癥狀或其胃管內部能夠抽出暗紅色血時,需考慮患者是否出現(xiàn)MWS,并及時通過胃鏡檢查止血操作來改善患者病情。
【關鍵詞】心血管介入;手術后食管賁門黏膜撕裂;臨床特點
【中圖分類號】R5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20)09-0133-02
食管賁門黏膜撕裂綜合征(Mallory-Weiss syndrome,MWS)在臨床中是導致患者消化道出血的因素之一[1]。在過往臨床中MWS的發(fā)現(xiàn)診斷率較低,容易出現(xiàn)漏診、誤診情況,而近些年來由于急診內鏡的普及以及內鏡檢查的應用,MWS在臨床中的診斷率逐漸上升,發(fā)生率也明顯上漲,同時因為MWS致死的患者人數(shù)也在不斷增加[2]。目前臨床上MWS在消化道出血病因中所占的比例大約在4%到7%之間,其主要發(fā)病人群為中年男性群體,年齡段主要集中于30歲到50歲之間,男性群體的發(fā)病概率要遠高于女性群體,臨床主要癥狀表現(xiàn)包括嘔吐、嘔血、干嘔等[3]。本次研究主要對心血管介入和手術后食管賁門黏膜撕裂的臨床特點進行探究分析,詳情如下。
1.臨床患者資料與方法
1.1臨床患者資料? 選取了2019年3月—2020年2月在我院就診治療的34例患者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在接受心血管介入手術治療后,均出現(xiàn)了MWS。所有患者的男女比例為24/10;年齡36~71歲,平均(53.74±6.59)歲。其中18例患者接受心血管手術,具體包括心臟瓣膜置換+升主動脈置換+冠狀動脈旁 路移植手術3例,升主動脈置換+冠狀動脈旁路移植手術12例,心臟瓣膜置換手術1例,升主動脈置換手術2例,在術后共有5例患者接受華法林抗凝治療,13例患者接受肝素抗凝治療,并均轉入ICU病房,接受呼吸機輔助呼吸治療;另外16例患者接受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且在術后均接受替格瑞洛、阿司匹林以及氯吡格雷等抗血小板藥物治療。共有25例患者在術后12小時至96小時之間出現(xiàn)MWS,其余9例患者在PCI手術進行過程中或手術結束1小時內出現(xiàn)MWS,在發(fā)病前患者均表現(xiàn)出嚴重的嘔吐癥狀,并進一步表現(xiàn)出嘔血癥狀,同時還有28例患者伴有黑便情況。血紅蛋白水平檢查:在18例心血管手術患者中共有13例患者存在中度貧血癥狀,其血紅蛋白水平在60g/L到90g/L之間,5例患者存在重度貧血癥狀,其血紅蛋白水平均低于60g/L;在16例PCI手術患者中共有12例患者存在輕度貧血癥狀,其血紅蛋白水平在90g/L到130g/L之間,4例患者不存在貧血癥狀,其血紅蛋白水平高于130g/L。本次研究通過本院倫理標準委員會的批準,所有患者知情且同意參與本次研究。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經(jīng)診斷患者病情均符合MWS的相關診斷標準。排除標準:溝通功能缺陷患者,認知功能障礙患者。
1.3 方法
當患者出現(xiàn)嘔血癥狀或其胃管內部能夠抽出暗紅色血時,以保守治療方案對患者進行干預,干預內容包括禁飲食、凝血酶口服、抗栓治療暫停以及質子泵抑制劑靜脈輸注,此外還有12例患者接受生長抑素治療。在通過保守治療干預后,若患者依然存在活動性出血情況,則需由臨床醫(yī)師共同對內鏡操作風險進行評估,于患者病情穩(wěn)定情況下,在患者出血后的8到24小時內對患者進行急診胃鏡檢查治療,其中13例患者在心電監(jiān)測及吸氧輔助的情況下于胃鏡室內接受普通胃鏡檢查,另外21例患者在氣管插管麻醉的情況下于手術室內接受胃鏡檢查。通過胃鏡對患者黏膜撕裂的情況進行觀察,按照Chung的分級標準對患者黏膜的撕裂情況進行分級,分別為:V 級,基底潔凈;Ⅳ級,滲出物附著或血凝塊;Ⅲ級,血管裸露;Ⅱ級,滲出性出血;Ⅰ級,動脈噴射性出血。治療方案主要包括有凝血酶噴灑、止血夾夾閉以及黏膜下注射腎上腺素生理鹽水,若止血方案無效,則需對患者進行腹主動脈和腹腔干造影聯(lián)合彈簧圈胃左動脈栓塞手術。
2.結果
2.1胃鏡觀察結果? 在胃鏡觀察結果中,根據(jù)Chung的分級標準,Ⅳ級共有5例(14.71%);Ⅲ級共有4例(11.76%);Ⅱ級共有21例(61.76%);Ⅰ級共有4例(11.76%)。患者黏膜撕裂部位主要包括有:食管-賁門6例(17.65%),食管10例(29.41%),賁門18例(52.94%)。依照四壁定位法進行劃分,主要分為前壁、后壁、左側壁及右側壁,分別為5例(14.71%),11例(32.35%),14例(41.18%)以及4例(11.76%)。其黏膜撕裂情況多為單處撕裂,共26例(76.47%),多次撕裂情況共有8例(23.53%),而撕裂部位長度最短不小于10mm,最長未超過60mm,寬度則在4mm左右。其中共有29例患者接受止血夾夾閉治療,而在此基礎上接受黏膜下注射腎上腺素生理鹽水治療的患者共有6例(20.69%),其余23例(79.31%)患者接受凝血酶噴灑治療,而Chung分級為Ⅳ級的5例患者無需接受止血治療。29例患者在接受止血治療后恢復情況良好,在患者出血情況停止后的24小時到72小時內恢復抗栓治療,患者出院最短時間為5天,最長未超過10天,于出院后未出現(xiàn)病癥復發(fā)情況。
3.討論
患者黏膜下層、賁門或食管遠端黏膜撕裂,并由此導致大出血情況出現(xiàn)是患者出現(xiàn)MWS的主要病理原因,而導致患者黏膜撕裂的主要因素則包括有腹內壓驟然增加、患者劇烈嘔吐、干嘔等[4]。
賁門周邊黏膜組織的伸展性不強,組織結構較為薄弱,并且未有其他組織對其給予支撐固定,故而極其容易受到影響導致黏膜撕裂情況發(fā)生[5]。據(jù)有關研究結果表明,MWS的主要誘病因素包括有消化性潰瘍病史、高齡、非甾體類抗炎藥使用、男性以及抗凝治療[6]。在本次研究中,34例患者臨床表現(xiàn)多以嘔血為主,其中Chung分級Ⅳ級患者共有5例(14.71%);Ⅲ級共有4例(11.76%);Ⅱ級共有21例(61.76%);Ⅰ級共有4例(11.76%),多以活動性出血患者為主,其撕裂部位多集中于賁門或左側壁,主要以單處撕裂為主,該情況與賁門的黏膜組織結構特點相符,共有29例患者于止血夾夾閉治療的基礎上聯(lián)合凝血酶噴灑以及黏膜下注射腎上腺素生理鹽水治療方案進行止血,所有患者均成功止血,單獨止血夾夾閉治療無法有效對患者進行止血,需與其他止血方案聯(lián)合,才可以有效起到止血作用。
綜上所述,在心血管介入手術后患者的臨床治療中需積極對患者進行止吐治療,若患者出現(xiàn)嘔血或胃管出現(xiàn)出血情況時,需考慮患者是否出現(xiàn)MWS,并在評估后及時給予胃鏡檢查治療,為保證患者止血效果應使用聯(lián)合止血方案進行治療。
參考文獻
[1]吳海燕.食管賁門黏膜撕裂綜合征的臨床特點[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 2018,34(19):63,65.
[2]石進,張杰,高峰, 等.心血管介入和手術后食管賁門黏膜撕裂的臨床及內鏡特點[J].中國微創(chuàng)外科雜志,2019,19(9):790-793.
[3]婁重陽,李德宇,王連才, 等.食管-賁門黏膜撕裂綜合征診斷與治療[J].中華實用診斷與治療雜志,2016,30(6):604-605.
[4]劉兵團,劉鵬飛,葉武.消化性潰瘍出血合并賁門黏膜撕裂綜合征10例臨床診治分析[J].心理醫(yī)生,2016,22(18):71-72.
[5]Andrioli E R , Furtado G H C , Medeiros E A . Catheter-associated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after cardiovascular surgery: Impact of a multifaceted intervention[J]. American Journal of Infection Control, 2016, 44(3):289-293.
[6]李陽,劉梅,汲書生.鈦夾治療食管賁門黏膜撕裂綜合征的臨床療效[J].世界華人消化雜志,2016,24(11):1714-1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