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繼紅
師范畢業(yè)后,我一直工作在農(nóng)村教學第一線。19個春秋,19年的班主任,在偏僻的鄉(xiāng)間,默默地守候那份簡單而執(zhí)著的人生信念。
一、扎根農(nóng)村,無怨無悔
19年來,我所任教的學校,一個比一個偏僻,一個比一個貧窮。朋友和同事總是打趣說:“人家都是往繁華的城里走,你卻往蕭條的窮鄉(xiāng)僻壤動,腦子進水了吧!”這時,我總是微微一笑回復。黨的教育事業(yè),三尺講臺,哪里需要就去哪里,貧窮的地方更需要教育!2000年,畢業(yè)的第一年,不到20歲的我,學會了用土磚搭爐子,然后用泥巴抹好,孩子們冬天取暖全靠它,那是村里還沒有暖氣,離家遠的孩子也靠它來熱午飯。每天起早趕到學校,把爐子生好,等學生來到學校的時候屋子里暖烘烘的。每年冬天來臨之際,用塑料把漏風的窗戶糊上;玻璃碎了,自己找到工具釘好;板凳、桌子壞了,自己找工具修好......每一件事情都要親力親為。勞累過后,哭過,抱怨過,但沒有退縮過,因為心中那份執(zhí)著,因為鄉(xiāng)村教育更需要我。
二、用愛去教育每一個學生,不放棄任何一個學生
在班主任工作方面,我用“心”去愛學生,把愛奉獻給每一個學生,讓每個學生都有進步。對于后進生,給他們更多的關(guān)注和投入,用“愛”精心營造一種平等、和諧、友愛的氣氛,讓他們體驗到溫暖和同學的友誼,讓他們感受到自己在班上有一席之地。對于優(yōu)等生,我嚴格要求。優(yōu)等生的缺點往往容易被忽視、掩蓋,被原諒、袒護,但小的缺點也會造成大的隱患。對這類學生,我從不遷就他們,時時提醒他們“學會求知,學會做人”,做一個正直的人,善良的人、向上的人。中等生往往是一個班中容易忽略的群體,他們有比較穩(wěn)定的心理狀態(tài),他們既不像優(yōu)等生那樣產(chǎn)生優(yōu)越感,也不像后進生那樣自暴自棄。我根據(jù)他們不同的心理特點,采用不同的方法,調(diào)動他們的內(nèi)在因素,始終如一的尊重、理解、信任他們。
用更多的愛心、耐心和責任心去面對特殊學生。幾年前我接手的一年級學生中,一個腦癱不會走路,一個智障。一年級本來就難教,何況這樣的學生。記不得有多少次,殘疾的星星把大便拉在褲子里邊,令人欲嘔的臭氣,糞便順著他的褲腿一次次向下直淌,我由剛開始的慌亂到能夠獨自從容鎮(zhèn)定的處理。就是這樣,每天的上廁所打理,每天的走路練習,我已經(jīng)習慣了。兩年中,我不知道汗水濕透過多少件衣服,淚水流過多少次?!胺艞壦?,你就是付出再多,也不會有收獲”“為他傾注這么多的心血,他的心智也不會提高到正常水平”別的家長和朋友經(jīng)常這樣勸說我,可我心里就是放不下:教育就要愛每一個學生,不放棄任何一個學生。如果沒有愛,怎能在殘缺的肢體上播種健康的靈魂?一名特殊兒童,有幸地來到這個世界,又不幸地被剝奪了正常人的快樂與幸福,而我們現(xiàn)在所能給予他們的,只是一點一滴的康復訓練,一筆一畫的知識學習,輕輕松松的快樂體驗,雖然永遠不能有點石成金的效果,誰又不希望有奇跡的發(fā)生呢?兩年的付出,兩年的訓練,孩子已經(jīng)能夠獨立行走,雖然有時摔倒;會說簡單的詞語,雖然不夠清晰。是的,我對他辛勤的耕耘,不會換來豐收碩果,不能讓他像正常孩子那樣走進大學,但他會從一個家庭、社會的負擔轉(zhuǎn)變?yōu)閷W有所成、自食其力的有用之才,會成為適應(yīng)社會生活的人。
殘疾孩子、智障孩子、正常孩子在一個班級,不能用統(tǒng)一的方式來教育他們。為了所有的孩子都有進步,我把學生分為幾個互助小組,互相幫助??陕闊┯謥砹?,沒人愿意和殘疾孩子、智障孩子一個小組,有的家長甚至找到學校大吵大鬧,說這些特殊孩子影響自家孩子學習,決不能和這些孩子在一個小組,說這些孩子本來就應(yīng)該上特教學校。我只好耐心的向家長一遍又一遍的講道理,進行愛心教育。慢慢地,家長理解了,學生懂事了,班內(nèi)時時刻刻充滿了愛意。
三、恪盡職守,任勞任怨,不斷鉆研,終身學習
19年來,無論刮風下雨,還是冰天雪地,我都奔波在鄉(xiāng)間的小路上,按時到達學校。不管接手一個什么樣的班級,任勞任怨,埋頭苦干。同事常掛在嘴巴的一句話就是:“把最不好干的班級交給你,調(diào)教好了再轉(zhuǎn)讓給我們?!辈还苁裁礃拥膶W生我都愿意接受,這是我的職業(yè)。為了做好教師這項神圣的工作,我始終堅持不斷地學習,堅持閱讀有關(guān)教育學、心理學方面的書籍和教育教學刊物,虛心學習老教師的教育教學經(jīng)驗,向年輕教師學習怎樣制作課件、怎樣熟練操作電腦等現(xiàn)代教學手段,努力做一名高品位的合格的人民教師。我深知沒有堅實、厚重的業(yè)務(wù)功底,沒有準確的知識結(jié)構(gòu),沒有先進的教育思想,就無法勝任太陽底下最光輝的教師這一職業(yè)。在教學中力爭做到有清晰透徹的思路,耐心尋味的啟發(fā),深入淺出的講解,使每一節(jié)課都成為精雕細琢的示范課。
四、以興趣為基礎(chǔ),開啟輕松活躍的教學模式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特別是對于小學低年級的學生。我認真學習新課標,刻苦鉆研教材,合理制定課時計劃,按要求認真?zhèn)湔n,并根據(jù)兒童年齡特征的不同,因材施教,遵循科學創(chuàng)新的教育原則精心設(shè)計每一節(jié)課,力求使教學方法做到新穎。并注重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充分利用課堂時間,引導學生主動去探究,恰到好處的激發(fā)學生討論的欲望,及時挖掘?qū)W生的思維潛力,使學生變成學習的主人翁,改變教師講,學生聽的單調(diào)教學方式,變“要我學”為“我要學”。課堂練習中加強習題訓練的有效性和針對性,逐漸形成了自己的教學特色。對教學的不斷探索研究,使我我所帶的班級成績總是有很大的飛躍。
五、關(guān)注學生的心理健康,進行敬畏生命教育。
當今社會,自殺、暴力、抑郁的孩子越來越多,對孩子進行心理教育是我始終堅持也是最看重的。心中充滿陽光,世界就會絢麗多彩!強大的內(nèi)心,讓孩子們不會因一句批評就惱羞成怒,不會因成績下降而怨天尤人。“老師,我同學跳海自殺了,高三的學習壓力太大了”一個我曾經(jīng)的學生偶遇時對我談起,“我覺得壓力也挺大,但我從來沒有想過放棄自己的生命,就像您當初教導我們的,生命不只屬于自己,它還屬于父母和家人,屬于社會,屬于自然界。死都不怕,壓力算什么?”敬畏生命的教育,讓孩子們學會了珍惜自己的生命,正確對待挫折。社會更需要一個愛生活,愛學習,擁有愛心充滿正能量的強者,而不是心理脆弱的人。
我所處的鄉(xiāng)村是貧窮的,工資也是微薄的。如果用金錢來衡量我,我并不富有,但正如事物的價值有時并不在于事物本身一樣,我的價值也不在于我本身。我付出的不僅僅是智慧,還有情感,收獲的是學生的愛心,家長的支持和孩子的點滴進步。我愿用慈母般的愛永遠播撒學生的心田!我愿我的“三尺講臺”永遠扎根鄉(xiāng)村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