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敏
摘 要 在經濟以及科技高速發(fā)展的時代背景下,我國建筑行業(yè)得到了蓬勃的發(fā)展,尤其是施工技術以及原料的使用更加安全、科學。其中鋼筋混凝土是目前我國建筑工程施工中主要的原材料,高效利用鋼筋混凝土技術可以提升整個建筑施工的質量,從而推動我國城市化建設的進程。本文從建筑施工中鋼筋混凝技術應用的特點出發(fā),探討了建筑施工中鋼筋混凝土技術的應用,以便推動我國建筑行業(yè)的發(fā)展。
關鍵詞 建筑施工;鋼筋混凝土;技術;應用
在社會的不斷發(fā)展與變革之下,人們對建筑的安全性以及穩(wěn)定性的要求越來越高,鋼筋混凝土技術已經成為我國建筑施工環(huán)節(jié)中必不可少的技術應用。在建筑施工的過程中,通過應用鋼筋混凝土技術可以有效的增強施工結構的牢固性以及承重能力,同時還能提高建筑結構的強度,保證建筑物的質量。因此在進行鋼筋混凝土技術施工時,一定要嚴格遵守相關規(guī)定,選擇高質量的鋼筋、混凝土材料,并不斷優(yōu)化技術,這樣才能提高建筑物的穩(wěn)定性與安全性。
1鋼筋混凝土技術的特點
1.1 鋼筋混凝土技術施工具有復雜性
相比較其他的施工技術,鋼筋混凝土施工技術具有一定的復雜性,通常情況下,建筑工程施工包括三個階段:施工前的準備,施工中,施工后,鋼筋混凝土施工實際需要從模板的安裝直到混凝土的澆筑,再通過養(yǎng)護與最后的脫模,才能完成整個技術應用環(huán)節(jié)。如果在施工環(huán)節(jié)中對步驟進行改變,就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施工質量,使得鋼筋混凝土技術難以有效應用,此外還會影響后半部分的施工工作[1]。
1.2 鋼筋混凝土施工技術具有脆弱性
鋼筋混凝土施工對技術的要求比較高,如果在施工環(huán)節(jié)中使用的方法不正確,或者技術應用不專業(yè)就很有可能導致建筑物出現裂縫,使得整個鋼筋混凝土結構的性能受到極大的影響。此外,鋼筋混凝土施工技術還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在施工中要對承重系統(tǒng)以及混凝土建筑結構進行支撐,同時直沖結構會受到其他因素的變化產生影響,使得施工步驟發(fā)生改變。由于施工的步驟不相同,所需要的施工材料以及技術也會不一樣,因此就會在施工中出現更換軸承系統(tǒng)的情況,使得鋼筋混凝土建筑結構出現不確定性。
1.3 鋼筋混凝土技術具有碳化性
鋼筋混凝土技術在施工中常常需要較多的混凝土,但是混凝土會受到空氣中二氧化碳的影響,產生一定的化學反應,從而引發(fā)混凝土材料出現碳化的現象。如果出現碳化,那么使用鋼筋混凝土技術施工就很有可能出現裂縫,此外還會時混凝土自身的堿性有所降低,混凝土使用中的穩(wěn)定性就會受到影響。因此,混凝土材料在施工環(huán)節(jié)中的存放很重要,要盡可能將碳化性降到最低,這樣才能提高鋼筋混凝土施工技術的有效性。
2鋼筋混凝土施工技術的應用
2.1 鋼筋綁扎技術
在鋼筋混凝土施工技術應用的過程中,鋼筋綁扎的質量對整個技術的應用具有重要影響,尤其對于鋼筋混凝土建筑結構的抗壓能力以及穩(wěn)定性具有直接的影響。在進行綁扎施工之前,施工人員要嚴格按照施工設計圖紙,對配料進行詳細的檢查。同時鋼筋的質量以及規(guī)格也必須嚴格的進行檢查,然后再使用鋼筋綁扎技術的操作流程施工。施工時要對鋼筋的受拉部分彎鉤處應用一級鋼筋綁扎的接頭尾部,通過借助鐵絲將整個鋼筋搭接位置扎牢固,同時還要根據圖紙設計的要求,合理選擇受力的鋼筋混凝土保護厚度以及綁扎出的搭接長度等等,從而保證鋼筋綁扎的質量[2]。
2.2 后澆帶技術
在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建筑中,溫度對其影響很大,對整個工程的質量會產生嚴重的影響。通常在施工的過程中,利用后澆帶技術設置在廣泛的高層建筑結構中,并保留一段時間,將混凝土進行澆筑、覆蓋,讓建筑成為一個不間斷的整體。但是在后澆筑施工技術運用的過程中也會出現一些問題,比如鋼筋分布不太均勻、截斷面大等情況。因此,在施工的過程中要提高后澆筑技術水平,發(fā)揮后澆筑施工技術的最大優(yōu)勢與作用,提高整個工程的施工質量。
首先在建筑施工的設計環(huán)節(jié),就需要有效防止后澆帶施工后主體結構出現斷面的現象。一定要確保斷面的設計與施工過程中混凝土斷面相一致,有效的緩解主體結構承受的壓力,減小變形出現的概率,預防超高層以及高層建筑施工中可能出現的直縫情況。后澆帶斷面一般分為三種主要的類型:首先是平直縫,在設計主體墻版面厚度時,要控制在0.3米之內。其次是階梯縫,墻體版面的厚度要保持在0.3米到0.6米之間。此外是企口縫,墻體版面的厚度要大于0.6米。
后澆帶施工技術運用后,還要做好連接面的沖洗以及處理工作,從而增強混凝土之間的結合度,卡控的力度也要有所提高,通常情況下,高層混凝土施工大致需要兩個月左右的時間,后澆帶施工技術就需要穿插在其中,所以在進行后澆帶施工時要有效控制時間。
2.3 模板施工技術
模板施工技術會對鋼筋混凝土技術的精準程度造成直接的影響,模板施工技術也可分為:柱模施工以及底模施工兩種形式。在應用此技術施工時,施工單位要對配筋以及模板有全面的認識與了解,在施工圖紙的設計環(huán)節(jié)就應該綜合考慮模板施工技術的應用,繪制出相應的施工圖紙。在施工中要先立模板,然后搭建出腳手架,同時要使腳手架與圖紙保持一致。此外,腳手架的承受能力必須要嚴格的控制,確保施工安全,同時做好模板施工過程的平整性以及穩(wěn)定性,避免出現跑模的情況[3]。
3結束語
隨著科技的進步以及經濟水平的提高,我國的建筑行業(yè)有了極大的發(fā)展,但是人們對建筑質量以及建筑工藝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鋼筋混凝土技術是建筑工程中使用最為廣泛的技術,在應用鋼筋混凝土施工技術時,施工人員一定要明確認識其主要的特點,并嚴格按照我國對鋼筋混凝土施工技術材料選用的標準進行施工。同時還要高效應用鋼筋綁扎技術、后澆帶技術以及模板技術等,提高建筑施工的質量,保證建筑結構的安全性以及穩(wěn)定性,不斷借助新技術以及新方式,從而推動我國建筑行業(yè)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李笑磊.房屋建筑施工中鋼筋混凝土結構施工技術探究[J].科學技術創(chuàng)新,2019,(19):124-125.
[2] 王元平.建筑工程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施工技術分析[J].河南建材,2019,(03):187-188.
[3] 魏竣延.建筑施工中鋼筋混凝土結構技術工藝分析[J].建材與裝飾,2019,(14):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