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業(yè)勤
摘 要 巖溶地區(qū)超大直徑樁基的施工難度大,施工時間長,本文結合工程實例和現場經驗,針對超大直徑樁基施工的方法和出現的問題處理措施進行分析,為同類型樁基的施工提供借鑒。
關鍵詞 巖溶地區(qū);超大直徑樁基;沖擊鉆成孔;問題處理
1工程概況
資江三橋位于湖南省新化縣境內,為平原丘陵地貌。橋長808米,寬18.5米,橋型為10*30mT梁+(50+80+80+50)連續(xù)梁+8*30mT梁,基礎均為鉆孔灌注樁。主跨11#、12#、13#樁基為排架樁設計,位于河道中,均采用超大直徑,達到3.5m,鉆孔樁長度為22.5m。根據設計地勘資料顯示,48個橋勘孔中有11孔揭露溶蝕洞隙發(fā)育,為確保質量,對全橋樁基進行逐樁探明溶洞分布情況。本例以13-2#樁基為例,對在施工過程中出現的主要問題及處理措施進行分析[1]。
2鉆孔大直徑樁巖溶區(qū)鉆進處理
根據13-2#樁基單樁探溶報告顯示,覆蓋層厚度薄,且自河床頂以下8m處,均存在巖溶發(fā)育。
成孔機具的選擇:因覆蓋層厚度薄,施工平臺搭設難度較大,且全橋總共有6根超大直徑樁基,采用大型回旋鉆機的費用較高,本項目施工采用沖擊鉆成孔,采用氣舉反循環(huán)清孔,既可以同步進行施工,加快工程進度,同時降低工程成本。樁基成孔采用直徑3.0m的5爪錘頭,在爪頭處加焊,滿足成孔直徑達到設計要求錘頭重量達到13.5T。
在施工過程中,因溶洞存在和樁徑過大,多次出現沖擊錘傾斜現象,無法正常鉆進。對沖擊錘出現的傾斜等情況,根據現場實際情況,采取了針對措施,主要采用的處理方法有:
2.1 一般溶洞的處理
對照補勘地質報告,當鉆至溶洞頂板1m左右時,減小沖程,控制在1~1.5m,通過短沖程、快頻率沖擊的方法逐漸擊穿溶洞,溶洞一旦擊穿,護筒內水頭迅速下降。這時立即向孔內補充泥漿,同時提鉆至孔口,并向孔內拋填片石、粘土,填充溶洞,當護筒內水頭穩(wěn)定后,用測繩測量回填厚度,應使回填頂面高于溶洞頂1m,反復沖填,使在溶洞范圍形成護壁后,再繼續(xù)施工。每出現溶洞處,均按補勘資料及現場情況,拋填片石和粘土,一般按1:1的比例進行反復沖鉆,以兩次為宜。對溶洞高度大于1m的,增加溶洞處拋填次數,以確保溶洞填充密實。
2.2 低淺溶洞的處理
在溶洞較淺,但占比較大時,回填片石不能夠形成有效平面,容易出現沖擊錘傾斜,不能夠正常鉆進。針對此種情況,采用清孔后,灌注水下混凝土,混凝土強度不低于C30。灌注混凝土頂面高度比孔底巖層最高處高20~50cm,待強度達到80%后,再用小沖程鉆進。
2.3 孔壁傾斜的處理
因樁徑為3.5m,沖擊錘爪頭面積占比較小,回填混凝土強度比巖體強度低時,進行反復沖填后,沖擊錘傾斜鉆進,形成孔壁傾斜,樁基成孔豎直度不能夠滿足規(guī)范要求。采用了直徑1.0m的小直徑錘進行削補,沿樁身內切圓多點鉆進,形成整體成孔。
2.4 梅花樁的處理
因樁基直徑大,沖擊錘自重也大,鉆進過程中沖擊錘自轉緩慢,在溶洞區(qū)域內鉆進時,出現梅花樁。主要表現為在近孔壁處,部分巖層未削除,侵入孔徑內。在鉆進過程中,需要每鉆進1m左右,必須在沖擊錘頭焊接鋼筋,連接錘頭5個爪頭,形成圓周,進行成孔直徑的檢測[2]。
3大直徑樁孔底壓漿處理
本橋主墩13-2#樁基采用的直徑為3.5m,采用氣舉反循環(huán)清孔,清孔后泥漿相對密度嚴格控制在1.01~1.05之間,反復進行清孔。成樁后,經檢測單位進行超聲波檢測,在樁底兩相鄰檢測管之間存在波速、波幅小于臨界值。經分析如下:①樁基混凝土灌注過程正常,首盤混凝土埋管深度滿足要求。②在灌注過程中,混凝土頂面高度與灌注混凝土成正比,在穿過溶洞發(fā)育層時,沒有出現大的異常,說明溶洞處護壁穩(wěn)固。③樁基直徑達到3.5m,在孔壁附件可能存在泥沙沉淀情況。④混凝土灌注時,首盤混凝土在導管底部擴散,也存在不能夠將孔底近孔壁處泥沙反推至孔頂,致使在孔底近孔壁處存在泥沙夾層。
樁底夾層的處理方案:經綜合分析后,在樁底通過高壓泵清洗,將泥沙等軟弱夾層全部沖刷出,回充水泥漿,固結后在樁底與樁體形成整體。充分體現了孔底壓漿設備簡單,處理費用低的優(yōu)勢。決定采取孔底壓漿進行處理。在成樁直徑3.0m圓處5等分,采用地質鉆機鉆進成孔,成孔直徑為75mm,深度超過孔底20cm。在鉆進過程中,需要經常檢測鉆孔的豎直度。采用ZX-6水泥注漿泵進行孔底清洗,壓力達到3MPa,孔道清洗通暢后,逐孔封堵,直至無泥沙冒出。
壓漿漿液采用壓漿劑配置,強度達到M50,當各孔均流濃漿時,逐孔封閉完成壓漿。經處理后,重新進行超聲波檢測,各檢測值滿足要求。
4結束語
(1)在巖溶發(fā)育地域超大直徑樁基在成孔鉆進時,因巖溶發(fā)育,鉆進施工難度大,在溶洞位置需要反復沖填,確保溶洞處護壁密實。
(2)鉆進過程中出現沖擊錘傾斜情況,必須馬上停機,檢查機具和樁基成孔情況,進行回填片石處置。同時加大對現場孔徑的檢測頻率,避免出現梅花孔。
(3)超大直徑樁基的清孔質量要嚴格控制,因孔底面積大,孔壁附近沉渣不能夠全部清除,應優(yōu)先采用埋置壓漿管。成樁后及時清洗預埋壓漿管,在樁基混凝土齡期達到7天后可進行壓漿,以確保樁底質量。
(4)超大直徑樁基的鉆孔機具選擇受作業(yè)平臺以及樁基長度總數的影響,施工時不會選擇正反循環(huán)回旋鉆機進行施工,導致在鉆孔過程中沖擊錘傾斜頻繁出現,單樁施工時間長,基本均在6個月以上。建議在同類型橋梁中樁基,設計時采用小直徑群樁。
參考文獻
[1] 楊文淵,徐犇.灌注樁施工故障處理[M].北京:橋梁施工工程師手冊(第2版)(精),2003:139-140.
[2] 史佩棟.深基礎工程特殊技術問題[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349-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