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愛國
摘 要:聚丙烯(PP)由于其成本水平低、性能優(yōu)等方面的優(yōu)勢之處,引起其得到了較為廣泛地應用。為了滿足產品的特殊性能,上個世紀四十年代,隨著纖維增強塑料復合材料的產生,玻纖增強PP復合材料得到非常廣泛地應用,尤其是被應用于工程領域。由于GF增強的PP在性價比方面,要比其他常見的工程塑料更加優(yōu)越。所以說,對玻纖增強PP復合材料的研究也是現階段增強樹脂復合材料非?;钴S的一個重要內容。因將玻璃纖維引入其中,勢必會對PP材料性能產生較大的影響,尤其是在力學性能方面產生的影響非常之大。本研究通過試驗的方法,著重探討了工藝條件對高粘度增強PP材料性能產生的影響,旨在為優(yōu)化高粘度增強PP材料性能提供切實可行的依據與參考。
關鍵詞:工藝條件;超高粘度增強聚丙烯材料;性能;影響
PP作為一種十分常見的塑料材料,具備很多方面的優(yōu)勢之處,諸如:密度水平低、力學性能佳、耐熱性好、價格低廉以及加工性能好等方面的優(yōu)點,常常被用于汽車、電器、化工以及建筑等方面的行業(yè)。然而,也存在成型收縮率達、熱變形溫度低以及低溫脆性等方面的不足之處。近年來,對玻纖增強PP材料有非常多和深入的研究。隨著工程、電器以及汽車等行業(yè)的不斷發(fā)展,對PP的各項性能提出了全新的、更高的要求。然而,若要優(yōu)化其性能,那么就應該選擇一種合適的工藝條件。本研究著重探討了工藝條件對超高粘度增強PP材料的基本性能所產生的影響進行分析。
1 試驗部分
1.1主要原材料
PP:PPH-Z30S,由中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提供;馬來酸酐接枝聚丙烯(PP-g-MAH):KT-1,均購自于沈陽科通塑膠有限公司;短切紗(ECS305K-3)、直接紗(ER4305PM-1200):均購自于重慶國際復合材料有限公司。
1.2 儀器設備
(1)低速混合儀(泰升塑料機械有限公司生產,型號為SHR-200型);(2)同向雙螺桿擠出機(南京鴻銘擠出設備有限公司生產,型號為:SHJ-36B型);(3)塑料注塑成型機(寧波市海達塑料機械有限公司生產,型號為:HDX-50型);(4)掃描電子顯微鏡(SEM)(日本電子株式會社生產,型號為:JSM-6460LV);(5)塑料擺錘沖擊試驗機(型號為:ZBC1400-B型);(6)微機控制電子萬能試驗機(型號為:CMT-4204型)。
1.3 試樣
主要包括:(1)PP-30G1:PP共65份、PP-g-MAH共5份、短切紗共30份,工藝為直接擠出;(2)PP-30G2:PP共65份,PP-g-MAH共5份、短切紗共30份,工藝為側喂料擠出;(3)PP-30G3:PP共65份,PP-g-MAH共5份、直接紗共30份,工藝為長纖擠出;(4)PP-30G4:PP共65份,PP-g-MAH共5份、直接紗共30份,工藝為包覆法。
2 結果與討論
2.1 工藝條件對超高粘度增強PP材料的翹曲程度的影響
經注塑成型的方形試片在室溫條件下,靜置24小時之后,出現如下圖所示的變形情況,具體翹曲度變化情況見下右表所示:
已有相關研究結果顯示:導致超高粘度增強PP注塑品地翹曲度發(fā)生變形的一個非常常見的因素為成型收縮度不均勻。實際生產過程當中,因各個方向上不同的收縮會導致制品產生翹曲。從左圖可以看出,純PP試片基本上沒有任何翹曲度,其他試片均存在顯著的翹曲變形。因玻纖等方面因素的影響,導致超高強度增強PP材料會在不同方向出現不同的收縮度。結合上表中的相關數據,可以得知:PP-30G1的翹曲度水平最大,翹曲度水平最小為PP-30G4。
2.2 超高粘度增強PP材料力學性能的影響分析
經試驗研究,得出如下結果:PP-30G1、PP-30G2、PP-30G3以及PP-30G4的MFR值分別降低15.25%、38.29%、29.38%以及50.09%。根據上述數據可以看出:在玻璃纖維含量保持不變的條件下,玻璃纖維長度越長,增強PP材料就具有更差的流動性。反之,其流動性則更佳。流動性最大的是PP-30G1、最差的是PP-30G4。
3 結論
根據上述研究結果,可得出如下兩個方面的研究結論:(1)與側喂擠出材料PP-30G2比較,直接擠出材料PP-30G1中玻纖經過的螺桿長度以及剪切等方面的作用較強,PP材料中玻纖長度較小;而長纖擠出材料PP-30G3中的玻纖經過的螺桿長度與剪切作用,與PP-30G2比較接近,而包覆蓋法玻纖材料PP-30G4長度最大。(2)超高粘度增強PP材料的翹曲度要顯著大于原材料樹脂,材料的翹曲度與玻纖長度存在一定的關系,當玻纖含量一定時,玻纖長度越小,翹曲度水平則越大;反之,則翹曲度水平越小。
參考文獻:
[1]侯菊紅.聚丙烯注塑制品翹曲變形的研究[J].家電科技,2009(11):52-53.
[2]胡帥領,白時兵,王琪,等.玻纖增強共聚聚丙烯高性能化的研究[J].塑料工業(yè),2011,39(3):56-63.
[3]汪克風,呂家杰,劉珍元,等.玻纖增強PP復合材料的研究[J].廣東化工,2013,40(3):1-8.
[4]張勇,鄧益民.薄殼注塑件翹曲變形的優(yōu)化[J].輕工機械,2009,27(4):18-22.
[5]張寧,李忠恒,陶宇,等.長玻纖增強聚丙烯復合材料的研究[J].塑料工業(yè),2006,34(12):2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