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基于寧夏大學新華學院積極響應時代新的教學改革和新的教學理念,對傳統(tǒng)公共基礎課程進行實踐探索研究,通過查閱資料和課堂初步實踐,在嘗試翻轉課堂視域下進行導學案實踐,發(fā)現(xiàn)學生的“學”和老師的“教”有效地得到了整合,極大地改變了傳統(tǒng)模式,激發(fā)了學生的能動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目標。
關鍵詞:翻轉課堂;導學案;課堂實踐;教學模式
文章基于寧夏大學新華學院積極響應時代新的教學改革和新的教學理念,在辦學中始終堅持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以求“學院始終把發(fā)展作為第一要務,把提高人才培養(yǎng)質(zhì)量作為根本使命,辦學方式新”的理念下做的實踐研究。這一教學模式探究為提高寧夏大學新華學院學生的學習探究能力和有效的知識獲取提供了有利地條件和引導。
自寧夏大學新華學院2016年7月被寧夏教育廳確定為自治區(qū)整體轉型5所試點高校之一,加入了“全國應用型課程建設聯(lián)盟”,成為寧夏唯一的會員單位,并以“一體、兩翼、三道路、四融合、五構建”[1]思路為轉型體系,加強應用型課堂教學和課程改革的步伐,使得自2016至2018年寧夏大學新華學院在21個專業(yè)中遴選出的100門應用性強的課程進行了應用型課程改革,論者在學校的支持下對傳統(tǒng)公共基礎課程進行實踐改革創(chuàng)新,在轉型發(fā)展方面做出了應有的探索研究。在嘗試翻轉課堂視域下進行導學案實踐中,學生的“學”和老師的“教”有效地得到了整合。
導學案與翻轉課堂二者融合得到了有效地實踐。由于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習慣養(yǎng)成,使得學生被動學習,再加上網(wǎng)絡各種信息的復雜沖擊,學生很難長時間、有效地保持學習的積極性和效率。導學案與翻轉課堂的融合,成為論者進行教學研究學習的模式,并以素質(zhì)教育為契機,對學院2015級漢語言1班(54人)、漢語言2班(26人)和漢語言3班(47人)、2016級漢語言1班(63人)、漢語言2班(64人)、漢語言3班(59人)和化學工程與工藝新華班(33人)、2017級漢語言1班(59人)、漢語言2班(54人)、漢語言3班(54人)、漢語言4班(54人)、漢語言5班(53人)、漢語言6班(58人)、電子信息工程新華1班(28人)和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新華1班(38人)、2018級土木工程新華1班(59人)和財務管理新華5班(48人)共851名學生為主體研究,引導學生自主合作、參與探究、主動學習、優(yōu)化課堂設計。通過實踐發(fā)現(xiàn),大部分學生特別適應、喜歡翻轉課堂和導學案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模式,部分同學的積極主動性還不是很好,依然按照傳統(tǒng)的模式,等待老師講授為主。美國心理學家和教育家杰羅姆·布魯納在《教育過程》一書中曾說:“知識的獲得是一個主動的過程。學習者不應是信息的被動接受者,而應該是知識獲得的主動參與者?!闭n堂實踐過程中,學生不僅積極準備知識,概括總結問題,尋找方法、規(guī)律,有自己的思考,和老師一起解答疑問。通過期末考試和整體學習成績及效果顯示,90%多的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效率很高,成績優(yōu)秀。顯然,通過翻轉課堂和導學案的實踐,有效地改變了傳統(tǒng)模式,激發(fā)了學生的能動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目標,打造高校課堂。
通過查閱國內(nèi)外資料和課堂初步實踐,發(fā)現(xiàn)導學案實踐教學和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自十幾年的發(fā)展推廣,于國內(nèi)外很多學校得到應用實踐,并取得良好的效果。借助國外翻轉課堂的模式即主要在課下讓學生主動積極學習查閱知識,課上學生扮演老師的角色互相討論研究進行消化鞏固,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進行答疑、整合、引導,這一模式打破了傳統(tǒng)課堂的一言堂的形式,成為國內(nèi)外很受歡迎的新興模式。而導學案實踐也已經(jīng)在我國國內(nèi)很多學校得以實踐,所以基于翻轉課堂實踐下的導學案模式,符合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學習、獲取知識的途徑。在教學實踐過程中,通過轉變師生角色,翻轉課堂情景,以學生“學”為主,“教”為輔,以此為手段督促學生與老師、學生與學生之間互相溝通、交流,解決問題而導學案則是側重于引導,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斯賓塞也主張,“給他們講的應該盡量少些,而引導他們?nèi)グl(fā)現(xiàn)的應該盡量多些”。[2]指導學生課前自學,課中引導,促進學生可以很好的整理所學知識。如此,導學案的實踐有了支撐,在導學案的實踐過程中,通過翻轉課堂可以很好地調(diào)控課堂,從而有利于更好、更高地提高課堂效率。
通過近兩年的課堂實踐,思考傳統(tǒng)授課問題和新的導學案實踐整合,不斷地進行對比、考察研究,根據(jù)實踐過程中出現(xiàn)的一些不足和問題,結合研究對象的學習、考試結果,得出,從研究內(nèi)容、方法到實踐,翻轉課堂視域下的導學案實踐,使得老師的備課形式豐富多樣化,很大程度上促進了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創(chuàng)新了學生獲取知識和能力的方法,使更多學生受益。所以,翻轉課堂視域下的導學案實踐對于寧夏大學新華學院的轉型實踐創(chuàng)新和對學生的能力提升有很大地促進作用,這分別從課堂目標、內(nèi)容知識和學習方法和實踐得知。
實踐內(nèi)容
實踐結果學習目標學習方法學習內(nèi)容學習實踐
一般的導學案實踐傳統(tǒng)的知識目標學習傳統(tǒng)的教與學教師自身掌握重難點學生機械記憶重難點,效率不高
翻轉課堂視域下的導學案實踐以學生掌握知識為目標學生主動學習,教師引導,互換角色學生學習探究,生成重難點和問題學生理解、識記、能力提高
在翻轉課堂的支撐下,導學案的實踐極大地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效率,優(yōu)化了課堂設計,有力地踐行了學校轉型改革。
基于翻轉課堂視域下的導學案實踐在促進了課堂資源的豐富的同時,也進一步增強了教師對教學的理解和啟發(fā)。從教與學的角度來看,這一教學模式很好的踐行了課堂教學活動,此時在傳統(tǒng)備知識的基礎上,也更好的備學生,將學生的問題知識和所學知識有效地結合,貫穿整個教學過程,強化引導作用。因為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互相思想的探究沖突,往往會帶來很多與課堂知識相關聯(lián)的資源,有利于啟發(fā)老師和學生。這些隨即產(chǎn)生的教學內(nèi)容,也需要教師做更高要求的引導、啟發(fā),互相消化,進而生成更為自然、自由的課堂學習氛圍。當然,這一模式還會啟發(fā)師生自我評估,喚醒學生內(nèi)在真實的想法,更容易進一步完善自己,得到好的發(fā)揮和體現(xiàn)“課堂教學隱藏著的生命活力”,潛移默化的實現(xiàn)了教學翻轉,幫助老師和學生一起成長。
這一過程中,教師依靠的不再是自我知識的專業(yè)性,重要的是教師參與的“導”的能力,能很好的運用學生給予的反饋,生成重要的知識引導和實踐指導。弗萊雷說:“教師不能替學生思考,也不能把自己的思考強加給學生?!盵3]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老師應最大程度的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將“導”與“學”很好的體現(xiàn)出來,才能真正促進課堂的“導”與“學”。通過課中、課后,教師不斷的理解、啟發(fā)反思,生成有效地評價方法和課前的“案”,在備教案和備學生的共同導向之下,探索實施?!皩А?、“學”和“案”三者的有機結合,給予了老師和學生更大的目標參與,從而能更快、更高效協(xié)作配合,期間老師也更能捕捉學生的知識點和問題所在,很好的優(yōu)化設計課堂調(diào)控。
基于課堂翻轉視域下的導學實踐研究,無疑讓學生獲得了一定的新鮮血液,通過多媒體技術和導學案的設計,強化了老師和學生共同探究的能力和效率,但是從目前看,這一模式依然是一個需要不斷完善的過程,需要不斷的探索研究,直到成為真正更好的適合高校老師和學生高校學習的模式,以期對寧夏大學新華學院的課程教學改革和轉型實踐起到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寧夏大學新華學院.2018年教學工作會議材料14頁,2018.
[2]斯賓塞.教育論著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3]弗萊雷.被壓迫者教育學[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4]付海燕.關于學案教學的一點思考[J].山西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
[5]王益輝.“導學案”的設計與實施[J].教育科學論壇,2010.
[6]賀杰.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變式實踐與啟示——基于高職大學英語教學的實證研究[J].職業(yè)技術教育,2016.
[7]金陵.“翻轉課堂”:翻轉了什么?[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2.
[8]汪曉東.“翻轉課堂”在大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現(xiàn)代教育術,2013.
[9]王永花.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學習評價研究[J].教學與管理,2015.
[10]虎雅斐.探索翻轉課堂視域下的導學案實踐研究——以寧夏大學新華學院文學理論課為例[J].文教資料,2017.
作者簡介:虎雅斐(1987-),女,回族,寧夏吳忠人,碩士,助教,寧夏大學新華學院專職教師,研究方向: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