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秋鳳
摘要:大學生普遍存在英語筆頭功夫高于口頭功夫,語音不準確,音素、重音、連讀、同化、弱讀、節(jié)奏和語調方面的問題。這就導致學生說的英語外國人聽不懂,外國人說英語學生也聽不懂的尷尬局面。本文對大學生英語語音學習中的常見問題舉隅分析,以期在語音的教與學過程中起到提示作用。
關鍵詞:語音;問題;舉隅;提示
一、引言
語言作為人們交流與文化傳播的媒介,首先是一種語音形式,語音是語言得以實現(xiàn)和發(fā)展的基礎。因此,學好語音是學好英語的基礎。我國英語語音教學半個多世紀以來,經(jīng)歷了從科學前的語音教學,到開始有科學的語音教學,再到以有效交際為目的的語音教學三個階段(王桂珍,2011)。我們認為,英語語音教學應注重學生語音水平的提高,有效交際能力的提高,能用較為地道的英語進行溝通和跨文化交流與傳播。但目前許多教師還是比較注重知識傳授,學生在課堂上并沒能得到足夠的訓練(莊淑娟,2017),能力培養(yǎng)也沒有得到充分的體現(xiàn)。課程學習完畢,學生仍存在這樣或那樣的語音問題。下文將對大學生英語語音學習存在的普遍問題分析一二,與老師和同學們共同探討。
二、問題舉隅
1.受母語影響和十多年來固化的英語語音習慣,學生對清輔音結尾的單詞會不由自主地拖重或拉長尾音,如把sit/sit/讀成/sito/,把hope/haup/讀成/haupu/;把某些音素的發(fā)音等同于漢語拼音,如把fish/fij7讀成/fish/,把she/ri:/讀成/xi:/;近似音混淆,如把very與wary混淆,think與sink混淆,house與horse混淆;高頻出錯音/3/,/η/在bourgeois,smger中經(jīng)常產生誤讀;長短音不分等各種基礎問題。所以,對語音的學習不能滿足于似是而非或一知半解,必須夯實基本功。首先應下大功夫標準各音素的發(fā)音,咬準舌位、口型,多聽多練多思考,不斷模仿、對比、矯正。下得狠功夫,打得好基礎,才能為后續(xù)的高階學習鋪好路子。
2.連讀、同化、弱讀等語音技巧和規(guī)律掌握不到位,限制了語言表達的準確性和流暢性。學生對英語中五大連讀規(guī)律掌握的往往不盡如人意,尤其是元音連讀和/r/連讀問題頻出,甚至不曾意識到連讀技巧的運用;同化、弱讀現(xiàn)象是英語極為顯著的特色,僅失去爆破就有五種情況。學生對爆破音+爆破音產生的同化掌握較好,但對爆破音+摩擦音/破擦音產生的失去爆破,以及兩音相互影響生成第三個音的同化情況辨識度較低;鼻腔爆破與舌側爆破技術要求高、難度大,可以說是重災區(qū),相當一部分學生做不到,等等。這些語音技巧遍布于日常英語的各種場合,學生對技巧的認識應上升到規(guī)律,實踐中應做到靈活運用,否則將極大影響語言的流暢性,亦不符合英語表達的習慣,令人聽著生硬且怪異。
3.重音不準,節(jié)奏感不強,語音缺乏美感。重音問題體現(xiàn)在單詞重音和句子重音兩個層面。單詞重音的問題集中表現(xiàn)為對多音節(jié)詞的重音把握不準,比如把comfortable讀成com'fortable,把industry讀成in'dustry,把dictionary讀成dic 'tionary,把mnovatlve讀成1nno'vatlve等。受母語影響,學生朗讀句子時往往不分輕重,缺乏英語的節(jié)奏感。漢語是音節(jié)計時,而英語是重音計時。若英語句子之間重音組的數(shù)目相同,那么讀完這幾個句子的用時應大致相等,不可按漢語的習慣逐字沿讀。實詞重讀、虛詞弱讀的一般規(guī)律(有例外)學生在理論上能夠掌握,但實踐上卻不能運用自如,常常心知卻讀不明,句子輕重起伏不明顯,拉不開層次,也就體現(xiàn)不出節(jié)奏感,語音美感無從談起。
4.語調一降到底,漢味濃重,少有洋腔洋調。語調是英語語音的一個重要部分。語調不能表達詞句的字面含義,但卻可以傳遞講話人的態(tài)度、言外之意等語用含義。英語降調、升調、降升調三種基本調型,包括升降調和平調雖沒有前三種使用頻繁,但也是英語語調普遍存在的現(xiàn)象,學生應對各語調的作用、使用場合以及特殊情況予以充分認識并靈活運用。
三、結語
上述問題,教師課堂上反復糾正,但仍然會出現(xiàn)高頻錯誤。習慣一旦養(yǎng)成并非朝夕間便能改正的,語音學習過程中應不斷比對,養(yǎng)成良好的語音習慣,打好基本功。充分發(fā)揮多媒體和現(xiàn)代科學技術的作用,加強跟讀模仿和課后練習,勤讀多背培養(yǎng)語感,對良好英語語音的習得意義重大。
參考文獻:
[1]王桂珍英語語音語調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