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軍 劉志梅
人物簡介
王坤曉先生,北角居民協會青年會主席、北角居民協會副主席、旅港瀛洲同鄉(xiāng)會常務副會長、香港離島工商聯合會常務副會長、港臺青年創(chuàng)意聯會副主席、全港各區(qū)工商聯會董,創(chuàng)新裝修設計有限公司創(chuàng)辦人。做工程,他注重質量和口碑;做服務,他強調用心和用情,他細緻踏實、真誠付出的品質,在工作和服務中盡顯。
王坤曉先生為人踏實、忠厚、熱情,他把這種品質也帶到了工作和服務中。他熱衷做地區(qū)工作,正是因為地區(qū)工作“貼民心”“接地氣”,能實實在在幫助到有需要的人。他常思考的是“怎樣才能做得更好,讓所做的工作取得最大的成效”。因此,他做出了以家庭為單位開展青年工作的嘗試,將服務做到實處,並取得了不錯的反響。不求做大事,但求做實事,只要對社會有所貢獻,他都會覺得快樂而知足。
為居民營造一個溫馨的“家”
對王坤曉先生的採訪是在北角居民協會的會所進行的。當天,筆者見到不少年長些的女性在此跳舞,不禁有些疑惑:這裏說是會所,倒更像社區(qū)服務中心。
副主席王坤曉先生見此立馬笑著解釋:“會所不僅經常有居民來跳舞,還特別開設了瑜伽班、歌唱班,皆聘請專業(yè)老師前來授課,並且收費相當低,不為牟利,只為豐富居民生活。此外,會所除了本會使用,也經常開放給其他團體,例如和協康會一起舉辦講座,同周潔冰議員合辦一些活動等?!?/p>
可見,這裏每天應該都是“歌舞升平”,熱鬧而溫馨的。他補充道:“很多人都會選擇來這裏坐坐。我們的目的是將會所充分利用起來,希望這裏不僅是大家的‘落腳點,更希望這裏成為他們的一個‘家,更好地服務街坊?!?/p>
“服務社區(qū)居民、凝聚基層群眾人心”——這便是北角的愛國愛港人士於2003年創(chuàng)辦香港北角居民協會的初衷。吸引王坤曉先生加入其中的恰恰是地區(qū)服務工作的“接地氣”,以及所傳遞的那份溫情,一顆服務之心被徹底點燃。
“北角居民協會的服務不局限於北角,而是輻射到了整個香港。只要你是愛國愛港、愿意做地區(qū)工作的,都可以加入我們。”今年是王坤曉先生加入的第八個年頭,他衷心地希望協會越辦越好,也期望能拓展更多服務,特別是針對青年群體的服務。
2017年,北角居民協會率團到北京交流,並與北京市海淀區(qū)中關村街道東里南社區(qū)簽約組成結對交流社區(qū),開創(chuàng)了京港社區(qū)結對交流的先河。簽約會上,雙方都表示要進一步做好青年交流工作。此行給了王坤曉先生很大的觸動,並落實到行動中。於是,在他的帶頭推動下,北角居民協會青年會於2018年5月11日正式成立,他任創(chuàng)會主席。
雖然才創(chuàng)立一年多,但青年會會員人數已從成立之初的一百多人,發(fā)展到了現在的五百多人。這個成績,離不開王坤曉先生的用心付出。
以家庭為單位 做不一樣的青年服務
要將青年工作做好其實並不容易。北角居民協會青年會成立後,王坤曉先生便在思索:應該以怎樣的形式組織活動,才能讓青年真正參與進來,讓青年工作取得最佳效果?他希望將服務工作做出新意。
以“家庭”為單位組織開展青年工作,這是王坤曉先生別出心裁之舉。為什麼會有此想法?他解釋說,因為家庭是社會的細胞,是最基礎的組成單位,以家庭為單位開展活動,能讓更多居民參與進來,讓孩子更有參與感,對增進親子關係也大有幫助。
繼2017年與北京東里南社區(qū)結對後,今年4月20日至24日,北角居民協會再一次舉辦了“家在香港·心繫家園”京港青年家庭交流活動。50名香港青年家庭代表赴北京,同北京青年家庭代表結成小組互動交流,取得了圓滿成功。
王坤曉先生介紹說,此次北京之行行程安排得特別豐富——親身體驗首都居民的日常生活;近距離接觸非物質文化遺產,體驗非遺技藝;造訪清華大學,感受“雙一流”高校濃厚的學術氛圍和自由的學術精神;參觀故宮、長城、什剎海、後海、南鑼鼓巷等著名歷史人文景區(qū);在圓明園舉辦“著漢服、行漢禮、誦孝經”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傳承活動;在天安門集體觀看升旗儀式、高唱國歌……活動中,京港家庭親密互動,就連表演節(jié)目也是各出演員,共同完成。因而,結成小組的家庭之後仍一直保持著密切聯繫。
當然收穫也是特別豐富的——通過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活動,香港家庭代表不僅客觀真切了解了祖國首都翻天覆地的變化,還深刻領略和體驗到了祖國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更重要的是,進一步增強了國家自豪感和自信心,增進了祖國認同、民族認同和文化認同。
最讓王坤曉先生自豪的還是以家庭為單位組織活動帶來的社會反響?!安簧偕鐓^(qū)曾到我們會裏參觀,交流經驗。”京港社區(qū)結對交流的模式成為了一個典型,在全國范圍內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已經有社區(qū)在效仿了。
“讓家庭參與進來”的理念在生日會的活動中也得到了很好的體現。北角居民協會每個季度都會舉辦一次生日會,並且每次參與者都達100人以上?!拔覀児膭顣T帶孩子一起參與,融入這個大家庭。”據王曉坤先生回憶,2018年12月就與“明愛”舉辦了一次200多人的生日會,帶領會員家庭同“明愛”沒有回家的智障兒童一起度過了一個溫馨的圣誕。無需多言,孩子在參與中已獲得了最好的教育。
生意靠口碑 服務需用心
王坤曉先生的本職工作從事的是裝修行業(yè),已經做了十幾二十年了,經驗豐富。他此前是和朋友合開裝修公司,2016年自己創(chuàng)辦了創(chuàng)新裝修設計有限公司。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審美水平的變化,大眾在裝修風格的設計和裝修材料的選擇上,每個時期都有不同的變化。在從業(yè)這麼些年,王坤曉先生對行業(yè)的改變看在眼裏,但他也始終強調,作為服務提供方,有些東西是永遠不能變的,那就是服務質量。
“我對他們說,做裝修同做廚師其實是一個道理,當自己做出來的飯菜得到顧客的認可和夸讚,內心就非常有成就感?!彼苊靼追召|量是口碑形成的關鍵因素,因此,他常常同施工工人強調這一點,“生意要想做得長久,口碑非常重要??蛻舻囊痪浜迷u,頂過我們上百句自夸。”
在王坤曉先生看來,服務也同樣需要建立口碑。而這個口碑的建立則需要用心、用情。大家為了共同的目標出錢出力,這是非常難得的,因此他倡議節(jié)儉辦慶典,而將每一分款項都用在最需要的地方。例如,他在旅港瀛洲同鄉(xiāng)會就建議成立教育基金;對於8月底舉辦的香港離島工商聯合會舉辦的就職典禮,作為聯會發(fā)起人之一的他就曾提出“節(jié)儉”的建議。
王坤曉先生介紹說:“我們的義工都是純義工,是沒有任何補貼的,但他們依然樂此不疲,正是因為有‘情,把這裏當成了一個‘家?!惫ぷ鲃諏嵍嬲\,團隊團結而和睦,這就是北角居民協會吸引大家的地方。
談及“理想”,王坤曉先生表示,其實心愿很簡單,只想多做一些愛國愛港的實事。他憧憬說:“如果條件成熟了,我想創(chuàng)立一個協會,吸納一班志同道合的朋友,專門幫助社區(qū)內的老人維修家具?!辈磺笞龃笫?,但求做實事,只要能對社會有所貢獻,於他而言,那就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