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中的語文學習中,詩歌鑒賞占重要一部分,由于詩歌本身的語言特點,詩歌鑒賞也是學生學習的一個主要難點。那么,如何學好詩歌鑒賞,本文將進行簡單的探究:首先,我們都知道詩歌中有很多文言文的元素,而且本身具有抽象性,所以,要想做好詩歌鑒賞,就要讀懂詩歌,這就要求打好文言文基礎;其次,學生要走進詩歌描繪的意境,這就要求學生具有一定的文學素養(yǎng);最后,學生要加強自主學習,多讀多看,培養(yǎng)一定的詩歌鑒賞能力。
關鍵詞:詩歌鑒賞;文學素養(yǎng);自我學習
中圖分類號:G63? ?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27-0117-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27.110
高中階段學習的詩歌,無論是思想上,還是教育意義上,更加有深度。所以這個階段的詩歌的鑒賞有著一定的難度系數(shù),要學好這塊,教師要加強引導,用正確的方法讓學生掌握詩歌學習的技巧,從而對詩歌學習產生興趣,主動去學習,而不是被動接受。如何學好詩歌鑒賞,本文將從以下三點著手探究,希望對學生詩歌鑒賞能力的提高有所幫助,也幫助他們形成自己的文學素養(yǎng)。
中國詩歌史有著悠久的歷史,從西周的開始出現(xiàn)到今天。中國詩歌指的是漢族地區(qū)的漢字詩,沒有把少數(shù)民族的包含進來。詩歌數(shù)量上來看浩如煙海,廣為流傳的佳作也不在少數(shù),詩歌的特點在于文辭優(yōu)美,音韻也是朗朗上口,詩歌還有個特點就是篇幅短小,但是語言表達準確,而且思想意境也有著很高的高度。鑒于詩歌的這些特點,詩歌的學習有著一定的難度,首先要能做到讀懂,才能談上對詩歌的深入理解。要能讀懂,就要加強基礎知識教學。讓學生有扎實的詩歌基礎,是提高語文詩歌教學質量的一個重要保證,也是日常教學容易忽視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基礎知識教學包含很多內容,主要有以下幾部分:首先注重對詞匯的教育,因為詩歌中很多詞在很多詩歌中有著相同的意思,要加強對這些詞匯的記憶,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教師要注重對這些詞匯的講解和對比,在不同的詩歌中,總結相同的用法,不同的用法。其次就是對詩歌整體的講解,詩歌整體分析講解,是讓學生對詩歌整體把握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起初學生對詩歌的把握很難到位,這時候,教師要加強課堂教學,對詩歌進行精細的講解,這樣的課堂引導,學生會在逐漸學會怎樣學習詩歌,對詩歌的學習方法有一定的了解。最后就要加強對詩歌的品讀,多讀才能掌握詩歌的語感,對通篇理解有著潛移默化的作用。教師要對學生的發(fā)音進行糾正,正音正字,并安排早自習時間,讓學生多讀,課本上的遠遠不夠,教師要找和教學相關的或者教師認為有必要的詩歌讓學生多讀,這樣長期堅持,學生的詩歌鑒賞能力才會得到提高。
文學素養(yǎng),就不僅是對文章詩歌字面的理解,而是要求更深層次地理解作者的思想,這就不僅要從詩歌本身出發(fā),而是結合詩人的一些生平經歷和創(chuàng)造這首詩的背景。接下來,就是結合教材注釋,對文本本身的理解。同一首詩歌,不同人有不同的看法,這時候需要查閱網絡資料,了解不同人對這首詩的不同理解,最后綜合別人的思想,提出自己的看法,這才是詩歌的正確學習方式,既要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還要提高他們的創(chuàng)新能力,通過思考,讓他們形成他們的文學素養(yǎng)。
詩歌具有獨特的韻律美和情境美。因此要重視學生的情境審美教學,讓學生朗讀,在朗讀的過程中,深入到作者描繪的意境,進而感受作者的情懷。在詩歌的教學中,教師要通過引導,首先理解詩詞含義,然后要能體會到詩人描繪的環(huán)境,以詩詞中人物的身份,去把握詩詞所傳達的情感。總之,語文課詩歌教學模塊就是以動人的情節(jié)、感人的環(huán)境、富有韻味的語言使學生在感情上與詩人達成共鳴,從而在心靈上進行自我的教育。學習詩人的情懷,學習詩人的精神品質,將這種價值觀念進而轉化為自己的價值觀念,實現(xiàn)自我教育。
教師的教育,是讓學生知道方法,真正的教育是自我的教育,因此,教師在教會學生詩歌的學習方法后,還要教會他們去自我學習。學生也要以自主性學習為基礎,加強詩詞鑒賞自主理解,怎樣自我學習,可以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小組內,學生在掌握詩歌學習方式后,對不同的詩歌進行,然后小組內進行交流,探討作者的思想和對詩歌本身的一些理解和思考。自主學習過程中,教師要多組織交流活動,打破傳統(tǒng)的一言堂的教學模式,去聽學生的想法,讓學生去表達,有問題了進行相應的點評跟指導。古典詩歌作為一種的高雅藝術形式,有著豐富的想象,然后用凝練的語言進行表達。學生只有通過不斷地閱讀,不斷地學習,才能真正掌握。
詩歌是祖先留下來的精神財富,包含著古人的智慧思想,這一塊的學習,是對傳統(tǒng)文化的繼承,也是我們了解歷史的一種渠道。高中生,不久就會成為這個時代的新生代力量,要加強對他們傳統(tǒng)文化的教育。因此,高中階段的詩歌教育顯得尤為重要。教師要用正確的途徑,讓學生學會詩歌,愛學詩歌,從而提高自身文學素養(yǎng),成為符合新時代人才標準的四有新人。
參考文獻:
[1]曹靜.讓學生讀出古文的真滋味:新課程背景下文言文誦讀教學淺探[J].中學教學參考,2010(7).
[2]韓賢克,崔宏偉.古典詩歌教學的有效方法[J].文學教育(下),2011(6).
[責任編輯 萬淑蕊]
作者簡介: 王永勝(1980.8— ),男,漢族,一級教師,校長,研究方向:學校管理、中學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