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素質教育要求我們要面向全體學生,使每位學生都得到全面發(fā)展。但在目前中學物理教學過程中存在著一定數(shù)量的學困生,如何成功實現(xiàn)學困生的有效轉化,是每位物理教師渴望解決的難題。本文對中學物理學困生的成因進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了一些轉化策略,以期為廣大物理教師提供借鑒和幫助。
關鍵詞:中學物理;學困生;素質教育
中圖分類號:G63? ?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27-0035-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27.028
經濟在發(fā)展,時代在進步,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權利,人人也都需要接受教育,教育平等的觀念已逐步形成共識。但是智力與非智力方面的差異以及環(huán)境條件等差異總是客觀存在的,學困生也是客觀存在的。學習困難問題在中小學學生中普遍存在,它阻礙了學生健康、全面發(fā)展,困擾著各國教育,影響教育的效益。如果這一“弱勢群體”在學習和生活中不能與其他同學享有同等的待遇,將嚴重挫傷他們的身心健康,影響他們將來的學業(yè)和事業(yè),也給家庭、學校、社會帶來了很多不安定的因素。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應該努力幫助他們完善人格,促進人格完善,讓他們健康全面地發(fā)展成才。
1.大多數(shù)都是基礎薄弱的學生,以及進城務工的子女,大多數(shù)學生怕學、教師難教。
2.多數(shù)學生對物理課感覺難的原因:他們的數(shù)學基礎差,出現(xiàn)計算困擾;語文基礎較差,理解能力跟不上。
3.學生課前不預習,課后不復習鞏固,基礎的知識點沒有記住,隨著內容的增加,學習越來越吃力。
4.學習習慣不好,上課精力不集中,易開小差,學生自己沒有參與進來,課堂互動少;無論上課如何想辦法調動積極性,但感覺效果不明顯;學生課外不看書,不主動做題和復習。
1.教師要提高自身素養(yǎng),樹立大教育觀。轉變教師的教育觀念和教學行為,牢固樹立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本和為學生奠定終身學習必備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大教育觀?!皩W困生”是一個可發(fā)展、可造就的“活動人”,是一個可開采、可挖掘的“資源人”。對于學困生自身不太發(fā)達的某一智能,可以通過后天的開發(fā)使其得到發(fā)展。作為教師,我們要與時俱進,刻苦鉆研,善于學習,勤于總結和發(fā)現(xiàn)。同時,物理教師之間要加強教學研討,注重課堂教學改革,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增強物理課堂的趣味性,使更多的學生喜歡學習物理。
2.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物理是初中生接觸的一門新課,它比較抽象、深奧,給學生的學習增添了難度。為了讓學生深入學習物理知識,教師要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努力激發(fā)學生學習物理的熱情,使其積極主動地投入其中,自由探索,獲取新知。我們知道,初中生由于年齡的關系,他們的抽象思維還沒有完全形成,再加上物理科學性、復雜性較強,又沒有語文、數(shù)學等學科那么生動有趣,因此缺乏學習的動力。要想提高初中物理課堂的教學效率,教師首先要在學生興趣上下工夫,讓學生參與課堂教學活動,并在興趣的帶動下,促使學生對問題進行思考,培養(yǎng)學生主動學習的動機和意識,從而保證學生學習質量和課堂教學效率。
毋庸置疑,沒有興趣的學生,不但在課堂上心不在焉,聽不進去,而且遇到物理難題不是彎著走就是繞著走,反正不思考,不解決,導致問題越堆越多,學習困難越來越多,影響課堂教學效率不說,也大大制約了學生多方面的發(fā)展。心理學家經過研究指明,學生在興趣盎然的狀態(tài)下進行學習,他們觀察力不但敏銳,記憶力增強,想象力豐富,而且會充滿熱情,輕松愉快地主動去學習,發(fā)揮其個體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所以,新課程改革理念的首要任務,就要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有效方法,就是激發(fā)學生興趣,促進學生身心發(fā)展,努力在教學中采用靈活多變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終身學習的愿望和能力。
1.創(chuàng)建和諧的氣氛。創(chuàng)建積極的課堂環(huán)境和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快樂的課堂中集中精力,認真學習,從而提高學生課堂學習的效率。
2.善于鼓勵激發(fā)學生。學困生的教育過程就是樹立信心的過程。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態(tài)度,樹立他們學習的自信心,從而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動手能力以及邏輯思維能力等。
3.加強家校溝通。教師要平時多和學生交流,了解學生的動態(tài),注意觀察學生情緒,及時了解學生的思想變化,做好心理輔導,教師通過對學生的深入了解,與學生的親密接觸,重新建構了新型的師生關系。教師要多和學生家長聯(lián)絡,全方位了解學生,使學困生的轉化得到家庭的配合,創(chuàng)造為他們變得越來越好的環(huán)境。
總之,作為物理教師,我們要心存大愛,不放棄班上每一位學生,努力創(chuàng)設和諧的學習環(huán)境,通過對學困生的關愛,讓他們也來關愛社會,感恩社會。教師還要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使學困生在學校、家庭以及社會的關注下,學會學習、實踐、創(chuàng)造,為終身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李艷.初中物理學困生的成因及其對策研究[J].中學物理(初中版),2014(6).
[2]孫澤文,路華清.課堂互動中學生學習障礙的類型與成因分析[J].教學月刊·中學版(語文教學),2010(10).
[責任編輯 杜建立]
作者簡介: 田曉霞(1973.7— ),女,漢族,甘肅禮縣人,中學一級,研究方向:中學物理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