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部
菲菲的爸爸是個攝影師,他有一個特別的愛好——拍攝燈塔。為此,他常常滿世界地尋找燈塔,無論它們是建在孤島上,還是建在波濤洶涌的海岸。受爸爸的影響,菲菲也喜愛燈塔,經(jīng)常給好朋友介紹關(guān)于燈塔的知識。
燈塔由燈具和塔身兩個部分組成。燈具位于燈塔的上部,發(fā)光源通過聚光透鏡將光照射出去。
為了能讓遠處的船只看見,燈塔的塔身必須有足夠的高度??墒牵膊荒芴?,因為過高的塔身容易被云霧遮蔽。
燈塔建在海岸、港口和島礁上,為過往船只指引航行方向,或者指示危險區(qū)。
老式燈塔采用點燃明火和反射陽光的方式發(fā)出光芒,后來改用煤油燈和石油氣燈等發(fā)光設(shè)施;在現(xiàn)代自動化的燈塔里,常采用太陽能或者風能電燈。
燈塔除了可以護航照明,還具有地理坐標、軍事防御和宣示主權(quán)等作用。
根據(jù)燈光射程,將燈塔分為:
一級燈塔——射程≥22海里
二級燈塔——18海里≤射程<22海里
三級燈塔——15海里≤射程<18海里
注:1海里=1.852千米
公元前約270年,埃及法老托勒密二世派人在亞歷山大城邊的法羅斯島上,建造了世界上第一座燈塔——亞歷山大燈塔。
亞歷山大燈塔想象圖
據(jù)記載,亞歷山大燈塔高達135米, 燈塔上放置著一面巨大的鏡子,白天反射日光,晚上反射巨大火盆中點燃的燈火。亞歷山大燈塔是古代世界的七大奇觀之一,它巍然屹立了1500年,后來在地震中被摧毀。1480年,埃及國王為了抵抗外來侵略,使用燈塔遺留下來的石料在原址上建造了蓋貝依城堡,現(xiàn)在這座城堡更名為埃及航海博物館。
西班牙古城拉科魯尼亞,建于古羅馬時代,因兩面被大西洋包圍,被稱為“大西洋的陽臺”。就在這美麗的“陽臺”里,有一個閃耀的明星——赫拉克勒斯燈塔。它是世界上現(xiàn)存最古老的古羅馬燈塔,已經(jīng)運作1900多年了,至今仍在引導(dǎo)大西洋上的來往船只。
江心嶼,位于浙江省溫州市,高聳入云的東西雙塔就坐落在島嶼上。東塔建于唐,西塔建于宋。從宋代到清代,雙塔塔頂夜燈高照,成為引導(dǎo)船只往來溫州港的重要航標。北宋溫州太守楊蟠在詩中寫道:“孤嶼今才見,元來卻兩峰。塔燈相對影,夜夜照蛟龍。”
嶼,是指江河湖海中四面環(huán)水的小島。
中國歷史上大規(guī)模修建燈塔,是在鴉片戰(zhàn)爭爆發(fā)之后。入侵者為了讓炮艦和商船更加隨意地進出我國港口,強迫清政府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在我國沿海和長江流域建造了一系列航標,其中就有很多燈塔,如浙江花鳥山燈塔、廈門青嶼燈塔、海南臨高燈塔、遼寧老鐵山燈塔……
2015年以來,我國在南沙已建成五座大型現(xiàn)代化多功能綜合燈塔,這些燈塔成為南沙海域的平安守護者。
隨著科學(xué)技術(shù)的迅猛發(fā)展,雷達、GPS定位系統(tǒng)等導(dǎo)航設(shè)施越來越普及,燈塔的導(dǎo)航作用逐漸被弱化了。全世界仍在使用的燈塔還剩1500多個,即使許多燈塔已經(jīng)失去其原本的作用,但“燃燒自己,照亮他人”的燈塔精神,卻傳承了下來。
1883年,漁民葉來榮成為浙江白節(jié)島上的一名燈塔工。他的兒子叫葉阿岳,孫子叫葉中央,葉阿岳長大后也成為一名燈塔工。在葉中央5歲那年的一個晚上,海上突然刮起了大風,葉阿岳為了幫助一艘船進港躲避風浪,自己卻葬身大海。
父親去世后,葉中央就和爺爺生活在白節(jié)島上。葉中央從小就感覺到:對于航船,燈塔就是方向,就是希望。
20歲那年,爺爺說:“看燈塔吧!”葉中央也成了一名燈塔工。守塔工作很繁瑣,也很危險。每年七八月份,臺風頻繁登陸東部沿海。在惡劣的天氣里,守塔工作充滿了危險,越是這個時候,燈,越是不能滅。
1971年春節(jié)前夕,葉中央在島上滿心歡喜地等待著,因為他已經(jīng)一年沒有見到家人了。然而,他等來的卻是一個噩耗:家人在來島途中,船翻了,年僅29歲的妻子和5歲的小女兒雙雙遇難。
葉中央的兒子葉靜虎,原本在建筑公司跑運輸,后來在父親的勸說下,他接下父親的接力棒,也成為一名守塔人。除了辛苦和危險,守塔工作最難熬的是無邊無際的孤獨。剛上島時,葉靜虎熬不住,工作提不起精神。
“人在燈亮”是守塔人的天職。葉靜虎也慢慢讀懂了父親的心思。
2013年,葉靜虎的兒子葉超群,在爺爺和父親的支持下,登上了位于寧波鎮(zhèn)海的七里嶼燈塔,成為家族第五代守塔人。
新一代的燈塔工,生活不再像原來那樣艱苦。島上配備了電視機和電腦,連接了通信網(wǎng)絡(luò),安裝了電動旋轉(zhuǎn)機……葉超群認為,隨著科技的發(fā)展,燈塔的引航功能可能會弱化,但燈塔的內(nèi)涵會越來越沉淀,燈塔已經(jīng)成為珍貴的文化遺產(chǎ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