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躍宏
陪伴是孩子健康成長的第一助力,這一點已得到大多數家長的認同。如何正確陪伴,幫助孩子度過成長關鍵期,我總結了三句話:
第一句話:與孩子一起成長。家長常犯的錯是忽視孩子的心智是由“最近發(fā)展區(qū)”一步一步地發(fā)展而來的事實。其實,與孩子一起成長大有學問。我認識一位父親,他是公務員。孩子喜歡籃球,他不喜歡,但他陪孩子一起打籃球?;@球技術,父子共同進步;情感交流,父子和諧有余。這是興趣愛好的共同成長。還有一位當公務員的父親為陪孩子讀書,自購初中教材,與孩子同步學習:互相出題,一起做試卷,交換評分。孩子學業(yè)成績穩(wěn)步上升,這是學業(yè)的共同成長。比上述更重要的是品德與價值觀的共同成長。家長既要重視認知,又要注重體驗。比方說,教孩子不亂扔垃圾,家長要親自示范,一以貫之,這樣孩子才能養(yǎng)成好習慣。還有一些事情,比如做錯事要道歉、說話要算數、不撒謊、不打架、抵制黃賭毒等,就更需要共同體驗,正確引導。這才是真正的陪伴。
第二句話:與孩子成為朋友。與孩子相處是有方式方法的。有位家長,他的孩子小升初沒考上重點初中,選擇我所在的學校就寢。我們學校是寄宿制學校,有晚自習。每天晚上,他都準時來校接孩子回家,一接三年,風雨無阻?;丶衣飞希缸訜o所不聊,情感交融。孩子學業(yè)成績穩(wěn)步上升,從全年級一百多名升到五十多名,再到前十名。初中畢業(yè),孩子順利上了重點高中。高中階段他還是這樣做,一路前行,孩子輕輕松松上了一所“985”名校。這位父親與孩子是一種朋友式的親子關系,核心是尊重與平等。相反,叱喝與拳頭培養(yǎng)不出優(yōu)秀的孩子。有一個學生,最愛玩手機游戲,家長處理方法簡單,發(fā)現一次暴打一次。家長武力鎮(zhèn)壓之后,孩子就離家出走,消失七八天。家長急得不行,好不容易找回來,孩子仍然玩游戲,家長只好聽之任之,孩子就這樣被耽誤了。
第三句話:告訴孩子“你行的”。家長一定要把“你行的”變?yōu)槿粘5目陬^禪,為孩子的正能量行為提供無盡動能。“天才指揮家”舟舟的故事也許能給家長們一些啟示。舟舟一路走得艱辛,所幸的是他有一位欣賞他的母親。面對風言冷語,母親為舟舟撐起了穩(wěn)定的心靈綠陰;面對艱難困苦,母親始終堅信舟舟是最棒的。舟舟就這樣走向人生舞臺的中央。舟舟的成功也許是個案,但其母親教育孩子的道理卻可借鑒?!疤焐也谋赜杏谩!焙⒆佣加虚L處,家長要發(fā)現它,強化它,這樣孩子就會越變越好。孩子當然有不足,家長要彌補它、幫助孩子揚長避短。家長最不可取的做法是拿孩子的短處與別人的長處比?!澳憧茨衬扯鄡?yōu)秀,你怎么這么差!”“你是豬腦子,教了三遍還不會,你看某某一遍就會了?!边@一比,孩子的信心與動力就沒了。家長另一種不可取的做法,是在“你行的”口號下,自欺欺人地要求孩子達成遠超其自身能力的目標。我認識一位家長,他對孩子期望極高,竭盡所能送孩子到長沙某名校,并且陪讀,可事與愿違,孩子扛不住壓力,不得不放棄,精神還出了問題。嘆惜之余,我要提醒家長,“你行的”的底線是要鼓勵孩子摘那些跳一跳即可及的“桃子”,而不是好高騖遠。只有不斷樹立適度的目標,才能讓孩子積小步成大步,走得好,走得遠。
(作者單位:湖南省郴州蘇仙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