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學困生是班級里客觀存在的一個群體,他們由于學習動力不足,學習方法不正確,學習習慣不科學等原因,學習成績總是居于下游,這就需要教師整理思路,尋找原因,想方設法幫助學困生提高學習興趣,從而提高總體素質(zhì)。
關鍵詞:高中生;學困生;甘南藏區(qū)
中圖分類號:G63? ?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28-0064-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28.059
高中生中的學困生群體不得不引起教師的關注,尤其是在甘南藏區(qū),由于情況復雜,學困生群體更是居高不下。為了有針對性地轉(zhuǎn)化學困生,我們就必須對學困生的現(xiàn)狀與形成原因進行分析和探究。
我所在的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第一中學,學生的入學成績普遍較低,學困生比例大大提高,而且班內(nèi)的學習氛圍也比較淡薄。面對高中的學業(yè)負擔和高考壓力,不少學生出現(xiàn)學習上的不適應和心理上的困擾。進入高中后,學習成績滯后的學生,慢慢開始態(tài)度消極、興趣淡薄、缺乏對學習的信心。在教學中,可以發(fā)現(xiàn),班內(nèi)的學困生大多學習情緒低落,甚至有很多學困生產(chǎn)生了自暴自棄的心理。還有一些班級,由于優(yōu)秀生較少,學困生較多,導致整體學習氛圍不濃厚,從而成為了學習困難班級。如此大規(guī)模、大范圍的學困生情況,不得不引起我們的重視。學困生數(shù)量大,形成原因各不相同,因此,學困生的困境亟須解決。
學困生能否轉(zhuǎn)化,是一所學校一個班級一個教師能否大面積提高教育教學質(zhì)量的重要方面。根據(jù)成功教育理論的觀點分析,非智力因素是學困生大量存在和難以轉(zhuǎn)化的主要原因。甘南藏區(qū)高中學困生學習困難的原因各不相同,但是總結起來,其形成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一)性格原因
一些學困生性格中存在著一些缺陷,比如有些學困生自卑、孤僻、悲觀,他們認為自己很笨,無法坦然面對高考的壓力,認為自己不可能考到好的成績,所以索性不學。有的學困生脾氣暴躁、愛沖動,與教師有矛盾,會帶著情緒聽課,拒絕學這門學科。還有些學生叛逆,唯我獨尊,不喜歡遵守紀律,總是打斷課堂等。雖然并不是所有學困生都可能會有以上的性格缺陷,但是縱觀學困生群體,可以發(fā)現(xiàn)不少學生存在以上傾向,導致他們無法安心、快樂地學習。
(二)家庭環(huán)境原因
家庭環(huán)境對于學生的成長來說,可謂是最為關鍵的因素之一。很多家長對于學生的學習也不重視,更不用提營造學習型家庭環(huán)境了。家長不重視學習,學生自然認為學習是一件無足輕重的事,即便自己沒有考上大學,也是無所謂的。這樣的家庭環(huán)境和心態(tài),使學困生無法產(chǎn)生強烈的學習動機,學習只能越來越差。比如,有個學生,原本高一的時候成績排在班級中上游,但是到了高二,卻下降到了中下游,高三時,學習成績開始倒數(shù)。而導致該生成績不斷下滑的原因,就是其家長灌輸?shù)摹白x書無用論”的思想在他腦海中慢慢起到了作用,使他認為學習并沒有那么重要。
(三)學習主動性與學習習慣原因
縱觀班里的學困生,多數(shù)學習主動性較弱,學習習慣不科學。比如,班里有一名學困生,從來不聽課,不記筆記,上課時經(jīng)常神情游離,精神渙散。而且對于教師布置的作業(yè),從來都沒有認真完成過。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知識的系統(tǒng)性導致他基礎薄弱,想要提升成績可謂是難上加難。加之他缺乏學習的主動性,沒有想改變這一切,安于現(xiàn)狀,所以學習成績總是無法提高。我曾私下與他溝通過,他認為學習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如果不是父母堅持,他早就輟學了。這名學困生是典型的缺乏學習動力和學習主動性,加之學習習慣不良,所以經(jīng)常在考試時不及格,在班里也總是倒數(shù)第一。對于這類學生,教師需要用科學的學習習慣加以引導,首先讓他們認真聽課,認真記筆記,督促他們完成作業(yè),之后再多對其進行鼓勵和肯定,讓他們?nèi)计饘W習的興趣,強化學習的主動性。只有這樣,才能逐漸地改善他們的學習情況。
(四)學習方法的原因
有些學困生具有一定的學習主動性,基礎也并不薄弱,家庭氛圍也非常好,他們熱愛學習,想要通過高考考上一個好的大學,有良好的學習動機,但是他們由于缺乏科學的學習方法,所以無論有多么努力,卻依然徘徊在班級下游。每個班級里都有這類學生,這類學生有學習的主動性,學習習慣也并沒有什么缺陷,只是缺乏良好的、科學的、高效的學習習慣。對于這類學生,教師需要多加指導,要用正確的、科學的、高效的方法來指導他們,點撥他們。
轉(zhuǎn)化學困生是一個長期而艱難的工作,沒有特定的方法,也沒有固定的模式。這都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斷學習、借鑒、探討,正確認識學困生的存在,承認差別性,承認過程,學困生才可以轉(zhuǎn)化,教學才能在學困生這一問題上邁出堅定的一步。
參考文獻:
[1]王旭升.高中學困生成因分析及轉(zhuǎn)化策略[J].西部素質(zhì)教育,2017(9).
[2]湯克梅.高中階段學困生成因及轉(zhuǎn)化的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
[3]茍斌.新課程標準下高中數(shù)學學困生成因及轉(zhuǎn)化策略研究[J].新課程學習(中),2015(2).
[責任編輯 薛曉靜]
作者簡介: 馬玉林(1986.12— ),男,回族,甘肅臨潭人,中學一級,研究方向:班主任管理。
課題項目: 本文系2018年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立項課題,課題名稱《班主任視角下甘南藏區(qū)高中學困生成因分析及轉(zhuǎn)化策略研究——以甘南州合作一中為例》,課題立項號 GS[2018]GHB4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