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已是大眾旅游時代,旅游已成為人們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創(chuàng)新基于旅游的中華文化傳播之路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一、彰顯文化特色,提升文化旅游傳播的核心競爭力。中華文明是四大文明古國中唯一延綿五千載而未被中斷的大文明體系。作為文化資源大省的河南,中華文化是旅游的核心吸引力和競爭力。歷史上的河南是中華文明重要的發(fā)源地。這里出土的甲骨文,是中國最古老的象形文字;這里的少林功夫,展示著中國人“以戈止武”的和平理念。河南在文明的起源、發(fā)展和繁榮中居功至偉,河南提出的“中華源”旅游主題定位正是對河南華夏根文化的高度凝練。
二、運用科技手段,強化文化有形展示和創(chuàng)意。如何使人們更好地在旅游過程中體驗中華文化的內涵和魅力,強化文化旅游項目的競爭力,需將文化與科技高效對接,著力打造兼具視覺、聽覺、嗅覺、觸覺、味覺五維感知功能的立體型文化旅游產(chǎn)品。例如洛陽龍門石窟新開發(fā)的智慧旅游體驗項目,讓“龍門的文物會說話”,使人耳目一新。人工智能“刷臉入園”,不需等待即可實現(xiàn)快速入園。游客還可通過“龍門幸運漂流瓶”“與佛同萌”“心語心愿”等智慧旅游體驗活動,了解文物背后的歷史文化,豐富游覽體驗。
三、打造旅游線路,將文化珍珠“串”起來成為產(chǎn)品。要提高文化軟實力,就要將散落在我國大地上的無數(shù)文化珍珠串起來,針對游客需求打造成多元化的旅游精品線路。特別是在文化旅游產(chǎn)品的打造上,要將吃住行游購娛的旅游元素經(jīng)過創(chuàng)意拓展,轉化為游客可以感知的、喜聞樂見的文創(chuàng)產(chǎn)品。河南編制的《“中華源”河南精品線路提升專案》,重點打造了中國功夫體驗旅游線、中國古都文化旅游線、黃河—絲路文明旅游線等特色鮮明,在全國和海外有較大競爭吸引力的精品文化旅游線。
四、借助新媒體和平臺,提高文化傳播的實效性。越來越多的游客,特別是年輕群體,更習慣于通過新媒體獲取信息。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廳很重視運用現(xiàn)代科技和新興傳媒創(chuàng)新文化旅游產(chǎn)品營銷,在國內運用微博、微信、手機客戶端等平臺,與同程、去哪兒網(wǎng)開展深度合作等多種方式,持續(xù)形成影響力。在境外積極探索在“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下市場營銷推廣工作的新方式,率先在韓國、東南亞、北美、歐洲德語區(qū)4個主要入境游市場設立河南旅游海外全媒體推廣中心,運用電視、報紙、戶外及機場廣告、社交平臺等全媒體組合手段營銷推廣河南旅游產(chǎn)品,大大提升了境外游客對河南的認知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