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小玲
400038陸軍軍醫(yī)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婦產科,重慶
導尿管相關性尿路感染(CA-UTI)屬于臨床中十分常見的一類感染疾病,在院內全部感染患者中約40%屬于尿路感染,且其中80%患者是留置尿管后引發(fā)。特別是婦產科患者CA-UTI感染發(fā)生風險較高,這與女性尿道特殊構造有關,并且女性的尿道相對較短且較為開闊,與外生殖器的位置較為接近,因而更容易出現細菌滋生及殘留情況,在留置導尿管后容易誘發(fā)CA-UTI,將對母嬰健康產生較大威脅,因而需采取科學的護理措施加以預防[1]。本文旨在分析集束化護理干預應用于婦產科中對于降低患者CA-UTI的應用效果。
選取2018年1月-2019年2月收入我院的術后留置尿管患者84 例,采用隨機抽樣的方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隨機分為兩組,各42例。觀察組年齡21~54歲,平均(37.6±1.2)歲。對照組年齡20~57歲,平均(37.4±1.6)歲。兩組患者基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留置尿管2d 以上者;患者依從性好,能配合治療護理者。排除標準:其他感染合并尿路感染者;精神疾病患者;合并嚴重全身疾病的患者;依從性差,不配合治療和檢查的患者。
方法:對照組于治療期間開展常規(guī)護理,主要負責對患者的環(huán)境護理、用藥指導及病情觀察等。觀察組則在治療期間開展集束化護理:①在科室內成立患者的集束化護理服務小組,組內成員應包括高年資和低年資的護理人員,并由護士長擔任組長,并主要負責小組工作的組織協(xié)調及護理措施的監(jiān)督。由高年資護士針對婦產科患者病情予以評估,并對患者進行區(qū)分記憶,發(fā)生尿路感染者、未發(fā)生尿路感染者和有可能尿路感染者。由護理人員結合患者情況,根據制定的護理計劃為患者提供護理服務。②明確問題:由小組成員共同討論,結合婦產科患者的年齡、疾病特點以及既往發(fā)生CA-UTI的情況,制定本次護理干預的具體目的和重點關注問題。消除婦產科患者的CA-UTI,并在護理中針對可能引起CA-UTI的相關危險因素進行預防性護理干預。③資料收集:由小組長牽頭,并由全體小組成員共同參與,通過文獻檢索、查閱相關書籍以及在知網和萬方等數據庫中查閱資料,搜集婦產科患者CA-UTI發(fā)生的相關危險因素以及護理對策,在此基礎上結合臨床工作經驗并進行院內專家咨詢等,為本次護理干預方案的制定與實施收集循證醫(yī)學支持。④集束化護理方案的制定與評估:由小組成員共同參與就所收集的循證資料,并結合本科室的具體特點及患者需求等情況,制定詳細的集束化護理方案。通過咨詢院內專家及??漆t(yī)生等對護理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進行評估,對護理方案予以優(yōu)化和修正,并在患者的護理中嚴格依據護理方案開展各項護理工作。⑤集束化護理方案的實施:a.患者入院后首先需要搜集其相關臨床資料,包括年齡、病情、既往感染史以及受教育水平等。在此基礎上對患者進行科學的健康教育,向其講解治療期間可能發(fā)生的CA-UTI情況,以及有效的預防和護理措施,使患者能夠做好心理準備。同時向患者講解集束化護理的目的、實施方法和效果等,提高患者的認知并提升其依從性,確保相關護理工作能夠有序開展;b.針對患者CA-UTI的具體發(fā)生情況對其進行分類,針對已經出現CA-UTI患者需要每日對其會陰部進行強化護理,每日對會陰清潔2 次,并嚴格遵醫(yī)囑應用相關抗生素進行抗感染治療。針對有可能發(fā)生CA-UTI 的患者,則需要詳細告知其治療期間會陰部保護以及衛(wèi)生情況,并每日定時以清水對其會陰部進行嚴格擦洗。針對尚未出現CA-UTI情況的患者,則需要為患者制定針對性的飲食計劃來幫助其提高機體營養(yǎng)水平,同時在治療期間叮囑患者注意保持會陰部清潔與衛(wèi)生,在患者身體功能允許的基礎上可鼓勵其多參與運動鍛煉。
表1 兩組患者CA-UTI發(fā)生率比較
表2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n(%)]
評估標準:①統(tǒng)計兩組住院治療期間內出現CA-UTI 情況,并統(tǒng)計各組CA-UTI發(fā)生率。②利用問卷調查表對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情況予以評估,包括護理態(tài)度、感染預防、責任心、病房管理及操作水平等,分為非常滿意、滿意、不滿意。
統(tǒng)計學方法:數據采用SPSS17.0 軟件分析;計數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CA-UTI發(fā)生率比較:觀察組CA-UTI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觀察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大部分婦產科患者在其治療期間需要進行導尿,然而由于患者自身疾病因素以及機體免疫力和抵抗力下降,再加上生殖系統(tǒng)相關疾病的影響,患者在治療期間容易出現CA-UTI,這不利于患者的疾病治療與康復,因此加強護理干預具有重要意義[2-3]。
集束化護理是臨床中的科學護理模式,是通過將一系列具有循證醫(yī)學基礎的護理措施進行集合,對臨床患者進行護理干預,該護理模式旨在幫助臨床醫(yī)護人員進一步優(yōu)化患者的醫(yī)護服務質量,并改善護理結局。通過采取集束化護理,組建患者的護理干預小組收集循證依據,并針對性地制定護理干預措施,有助于確保護理工作的系統(tǒng)化和科學性[4-5]。從本次對比結果來看,觀察組CA-UTI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并且總體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這也進一步證實,在婦產科內實施集束化護理干預的臨床應用價值較高,可顯著控制患者CA-UTI發(fā)生率。
綜上所述,婦產科內開展集束化護理干預,可降低患者CA-UTI的發(fā)生風險并提升護理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