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曉軼
213200常州江南醫(yī)院,江蘇常州
門診輸液室是門診重要治療場所,患者需要在輸液室維持較長時間的治療,因此護理質量的高低會直接影響患者的舒適度及依從性。臨床發(fā)現,門診輸液室患者不僅對治療效果有要求[1],對精神、心理等方面同樣有需求,而常規(guī)護理干預較為系統(tǒng)化,無法完全滿足每位患者個體要求。隨著護理模式的不斷轉變,當前已經由以疾病為中心轉變?yōu)橐曰颊邽橹行腫2],人性化護理模式受到廣泛認可,該護理模式在提高護理質量的同時,還能讓患者充分感受到人文關懷,對患者治療有明顯促進作用。本次研究為提高門診輸液室的護理質量提供更多可靠依據,選取門診輸液室患者88例,分別采用常規(guī)護理干預與個性化護理干預,并將護理效果進行對比分析,現報告如下。
2019年5月-2019年11月選取門診輸液室輸液患者88 例,隨機分為兩組,各44 例。觀察組男24 例,女20 例;年齡16~68 歲,平均(42.5±5.9)歲;輸液時間在2~11 d 之間,平均輸液時間為(4.5±3.4)d;文化程度為初中及以下學歷18例,高中12例,大專及以上14例;對照組男26 例,女18 例;年齡15~62歲,平均(43.3±5.5)歲;輸液時間在2~12 d 之間,平均輸液時間為(4.7±3.6)d;文化程度為初中及以下學歷19 例,高中10例,大專及以上15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對照組患者給予輸液前資料核對、關注患者輸液室的反應、合理調整輸液速度、及時拔針等常規(guī)護理干預。觀察組患者在常規(guī)護理干預基礎上給予人性化護理干預,具體措施:①提高護理隊伍的服務素質:門診應對護理人員的禮儀、業(yè)務、服務態(tài)度進行專業(yè)培訓,要求護理人員在開展護理時保持儀表端莊、大方、整潔,規(guī)范語言禮貌,耐心為患者解答遇到的問題。同時加強護理人員的倫理學、心理學、人文科學學習,以良好的服務理念、專業(yè)的護理知識、恰當的溝通技巧及規(guī)范的操作為患者提供優(yōu)質服務。②加強護患之間的溝通關系:護理人員應根據患者個體文化程度、年齡、性格等不同,采取適宜的溝通方式,交流時應做到語言簡潔、清晰、準確,多給予患者關懷與鼓勵,增加患者的治療安全感,同時為患者提供個性化健康宣教,提高患者對健康知識的知曉率與掌握率。③創(chuàng)造舒適的輸液環(huán)境:應保持門診輸液室通風良好,保持室內空氣新鮮,可擺放綠色盆栽幫助患者緩解不適感,同時可在輸液室添置電視機,通過轉移注意力幫助患者緩解不適。④加強患者輸液前后護理:輸液前應加強患者的檢查工作,根據藥敏試驗及相應病情給予有效藥物治療,輸液時護理人員應對治療藥物進行嚴格核對,同時告知患者輸液時的注意事項;拔針時護理人員應規(guī)范操作流程,順應毛孔方向將膠布揭開,反折針頭連接管后拔除針頭,拔針頭時要快速、準確,從而減輕疼痛感,拔出后及時使用棉簽對穿刺點按壓,時間為3 min左右。
表1 兩組患者的護理質量評分比較(±s,分)
表1 兩組患者的護理質量評分比較(±s,分)
組別 n 護理評分 環(huán)境評分 服務評分觀察組 44 91.4±2.5 90.8±1.9 92.8±2.0對照組 44 73.9±2.2 75.6±1.5 71.1±1.7 t 6.174 8.229 6.313 P<0.05 <0.05 <0.05
表2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n)
表3 兩組患者投訴情況比較
觀察指標[3]:采用自制護理質量評分表對兩組護理質量進行判定,滿分100分,共3個評分項目,分別是護理評分、環(huán)境評分及服務評分,分數越高表示護理質量越高。采用自制滿意度調查問卷對兩組患者滿意率進行調查,調查項目包括滿意、一般、不滿意,滿意率=(滿意患者數+一般患者數)/總患者數×100%。
統(tǒng)計學方法:數據采用SPSS 20.0 軟件分析;計數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護理質量評分比較:觀察組護理評分、環(huán)境評分、服務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兩組患者投訴情況比較:觀察組投訴情況明顯好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門診是醫(yī)院對外服務的主要窗口,其護理質量的高低直接代表醫(yī)院護理水平[4],而門診輸液室作為門診的重要治療場所,提高其護理質量具有重要意義。臨床表明,門診輸液室具有人流量大、環(huán)境復雜等特點[5],導致醫(yī)療糾紛發(fā)生率增高,近些年隨著人們對護理需求的增加,致使常規(guī)護理措施已無法滿足患者的需要。
為進一步提高對患者的護理質量及護理服務水平,人性化護理模式受到臨床廣泛關注,該護理模式是通過尊重患者人格,根據患者身心具體需求[6],而采取的有針對性的護理干預措施,讓患者身心在治療時保持在舒適狀態(tài)。本次研究發(fā)現,觀察組的護理評分、環(huán)境評分、服務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觀察組患者護理的滿意率高于對照組;觀察組患者的投訴情況明顯好于對照組患者,結果證實個性化護理的應用能明顯提高門診輸液室的護理質量、提高患者滿意度,同時降低醫(yī)療糾紛發(fā)生率。其原因是個性化護理的應用通過改善輸液環(huán)境、規(guī)范護理服務、加強溝通交流等方式,極大減少患者在輸液期間的不良情緒,減少護理差錯,提高舒適度。
綜上所述,門診輸液室實施人性化護理可顯著改善護理環(huán)境,提高護理質量,為患者創(chuàng)造舒適的治療環(huán)境,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