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燕
關鍵詞:閱讀教學;有效性;策略
小學生對新鮮知識的學習持有較強的好奇心和探知欲,同時這一時期也是學生成長發(fā)展的黃金階段,因此,教師要注重在這一發(fā)展階段培養(yǎng)學生能力。小學語文教學是學生打下良好基礎的核心科目,其中閱讀教學更是語文學科的重要內容,既符合新課改背景下素質教育中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目標,也對學生表達能力的提升具有促進作用。在小學階段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能為學生未來發(fā)展奠定良好基礎。在教學中教師應注重提高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采取相應方法和策略,幫助學生學會閱讀,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和發(fā)展。由此可知,在實際教學中,為從根源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教師應該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制定科學的教學方案,在實踐中總結經驗教訓,以達成學生語文教學過程中閱讀能力的提升目標。
一、小學閱讀教學有效性中存在的問題
小學生精力充沛,對新鮮事物抱有強烈的探知欲,因此,在這一階段對學生的相關能力進行培養(yǎng)往往成效顯著,對學生未來的發(fā)展影響深遠。小學是學生習慣養(yǎng)成的黃金階段,也是學生成長的重要階段,教師應該對這一階段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加以重視。不過,實際教學中尚存在一些問題需要我們解決。
1閱讀教學內容刻板、單一
受傳統教學觀念影響,現階段部分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仍按照常規(guī)教學方式開展課堂教學,教學內容陳舊,僅僅按照書本傳授知識,在教學中缺乏目標和針對性。學生的學習壓力過大,占據較多課后時間才能完成學習,課余時間嚴重不足。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應引導學生學習,在掌握文章中心思想和整體內容的基礎上,幫助學生學會閱讀,理解作者的真實情感,代入自身想法體會文章內容與生活中滲透的實踐意義,從而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讓學生真正愛上閱讀。事與愿違,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很多不足,如:脫離時代發(fā)展潮流、陳舊的教學方法,僅依照書本記憶知識點完成教學,單一教學內容不能幫助學生有效學習和記憶,阻礙學生領悟文章思想,不能激發(fā)學生的閱讀熱情,學生會因失去信心而對閱讀產生抵觸心理。不但成為了學生閱讀能力培養(yǎng)的障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語文學科的教學質量。
2小學生的閱讀缺乏主動性
小學階段的學生身心發(fā)展迅速,容易被外界影響,缺乏自我控制和約束能力,學習閱讀的出發(fā)點也通常由于附屬意識的驅動而產生偏差,僅為達到教師、家長預期而學習。調查研究顯示,現階段語文閱讀教學中,部分學生存在學習問題,具體表現為:對語文閱讀缺乏興趣,在課堂互動中反應不積極,這種現象在一定程度上也讓教師的教學熱情受到了影響。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應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在明確主體意識的基礎上參與到閱讀教學中,不應以旁觀姿態(tài)對待學習,甚至對語文閱讀教學產生抵觸心理。
二、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1拓展并延伸閱讀教學內容
針對小學生求知欲強的普遍特征,教師可以將學生的這一特點帶入語文閱讀教學中,以正確把握教學方向和文章語言特征為基礎,適當應用創(chuàng)新內容開展教學活動,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從根源上改變學生消極的學習態(tài)度,在提高學生寫作能力和閱讀能力的同時,實現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提升。例如,在完成課堂教學后,教師可以根據下一節(jié)課的內容將問題融入預習作業(yè)中,讓學生帶入問題完成閱讀,既能提高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主動去閱讀,又能在思考中讓學生的思維能力得以培養(yǎng)。另外,教師還可以在課堂教學中采取課堂討論的方式幫助學生閱讀。這一過程既能增進師生之間的互動與了解,消除學生對閱讀的恐懼心理,又能充分調動學生注意力,讓學生在注意力集中的狀態(tài)下高效完成語文的閱讀學習。
2創(chuàng)設閱讀教學環(huán)境
常規(guī)教學的環(huán)境單一,僅在課堂完成教學,由于小學生穩(wěn)定性不高又充滿好奇心,長期在傳統課堂環(huán)境進行教學,不符合小學生的性格特征,會消磨學生的學習熱情。針對這一問題,教師可以從教學環(huán)境的創(chuàng)新層面入手解決。多媒體教學以及課堂教學活動通過感官刺激,能實現學生眼、耳、口、腦多感官協調應用,讓學生在實踐和環(huán)境創(chuàng)新中積極參與到課堂語文閱讀教學中。另外,基于教學環(huán)境與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聯系緊密,教師還可以采用情境教學方法,引導學生進行閱讀學習。設計教案時,教師應該從實際情況出發(fā),針對學生學習能力和教學資源,科學、合理地布設教學方案。例如,在教室一角布置閱讀區(qū),增加一些課外書籍供給學生閱讀,在完成閱讀后,在閱讀區(qū)的筆記本上記錄自身想法和讀后感受,互相交流與學習。在學到與環(huán)境相關的文章時,教師還可以突破課堂傳統觀念限制,帶領學生在校園內實地觀察周圍環(huán)境與大自然,通過實際生活體驗更深入理解文章內容和主旨,在切身體會中達成與作者在思想層面的交流。
3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小學語文教學中汲取知識的重要途徑就是閱讀,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在語文學習體系中占據重要地位。興趣的培養(yǎng)有助于學習效率的提升,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充分調動學生的閱讀熱情,從學生角度出發(fā),嘗試運用創(chuàng)新的教學方法,基于實際教學內容,變換形式予以呈現。根據學生好奇心旺盛的特點進行分析,學生閱讀興趣的激發(fā),能幫助學生集中注意力去探索和學習,在興趣的催化下,讓學生能夠主動地去完成閱讀學習,同時也能實現學生語文閱讀素養(yǎng)的提升。
結束語
總之,小學語文教學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就是閱讀教學。基于閱讀教學對學生未來發(fā)展的重要意義,教師要在明確其重要性的基礎上,對教學中存在的相關問題加以解決。教師應該不斷更新教學方法,完善教學方案,拓展教學環(huán)境,激發(fā)學生閱讀熱情,讓學生真正地愛上語文閱讀。語文教學中,要結合實際豐富教學內容,采取激發(fā)閱讀策略,為學生營造良好學習氛圍,以達成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提升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