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晨明
工會加強自身能力建設是加強黨的能力建設的必然要求。黨的執(zhí)政能力建設涉及黨的各方面的工作。工會組織是黨領導的工人階級群眾組織,是黨聯系職工群眾的橋梁紐帶,圍繞黨的中心工作服務是職責所在。面對新的形勢和任務,工會組織要聚焦增強政治性、先進性、群眾性,進一步優(yōu)化工會的組織體制、運行機制、管理模式和工作方式,將工會改革進行到底。
如何加強工會自身建設,推動工會工作改革創(chuàng)新,這是擺在各級工會組織面前的一個新的課題,需要深入研究和探索。
一、關于工會自身建設的內容
工會自身建設內容主要應該包括組織建設、干部隊伍建設、制度建設和思想作風建設,這四項建設最終保證工會工作切實增強政治性、先進性、群眾性不斷提高工會工作科學化水平的方向。
組織建設是核心。四項建設內容從整體上看都很重要,但組織建設的好與壞,直接關系到能否圓滿完成黨賦予工會的歷史使命。所以,抓好工會組織建設,是工會自身建設的核心,也是一項嚴肅的政治任務。
干部隊伍建設是重點。事業(yè)興衰,關鍵靠人。工會干部是黨的干部隊伍中的一個組成部分,是切實履行工會“維護、建設、參與、教育”四項職能的具體組織者和實施者,是黨密切聯系群眾的“橋梁”與“紐帶”。從這個意義上講,抓好工會干部隊伍建設,是工會自身建設的重點,是充分發(fā)揮工會組織作用的關鍵點。
制度建設是基礎。俗話說“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要達到依法治會、規(guī)范有序地開展工會工作,除了依據國家、上級工會制定的相關政策法規(guī)運作以外,企業(yè)工會還應建立與自身情況相適應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辦法。這是一級工會組織依法治會、按章辦事、保持工作持續(xù)穩(wěn)定、健康發(fā)展的基礎。
思想作風建設是保證。工會工作者必須牢固樹立四個 意識、不斷增強四個自信,自覺做到四個服從、兩個維護。《工會法》明確強調,工會工作者必須堅定社會主義信念,必須熱愛黨的事業(yè),必須樹立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階級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這三個“必須”是衡量工會工作者敬業(yè)精神的標準,是工會組織堅定信念、貼近群眾和推進工運事業(yè)進步的重要保證。
以上四項建設內容,既相互關聯,又獨特地體現出工作層面,由此構成工會自身建設的完整性。我們要抓工會自身建設,還必須堅持“突出重點、統(tǒng)籌兼顧、協(xié)調發(fā)展”的原則,根據新形勢和實際需要,適時調整建設重點,實現協(xié)調發(fā)展之目的。
二、關于當前制約工會自身建設的因素
多年來工會組織自身建設與企業(yè)制度的發(fā)展狀況相對滯后,主要表現在思想上存在誤區(qū),認為“無須創(chuàng)新”“無新可創(chuàng)”“無力創(chuàng)新”“有新難創(chuàng)”等等。這些問題,需要我們認真思考、切實解決。
從我們企業(yè)工會來看,同樣存在一些具體問題,比如:培養(yǎng)造就一支講政治、懂經濟、通法律、會管理、善維護、密切聯系職工群眾、創(chuàng)造性開展工作的工會干部隊伍難度較大,直接影響到了工會工作的質量;參與事務性活動較多用于調查研究的時間較少,工會工作深入難,會多、活動多頭緒多成為日常的普遍現象;由于各種原因和人員編制客觀條件的限制,造成一些工會組織陷入忙于應付日常事務中,工會工作難以形成自我特色的拳頭“產品”,創(chuàng)造出自己獨特的“專利”,等等。
三、釆取得力措施,切實加強和改進工會自身建設
要適應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不斷提高工會自身建設科學化水平,各級工會必須以改革創(chuàng)新的精神,努力加強工會組織的思想建設、干部隊伍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和制度建設。
一是加強工會思想建設,努力做到在思想上有新解放。工會干部要做到解放思想必須強化四個方面意識:(1)強化政治意識。工會組織要把團結引導職工聽黨話、跟黨走作為重要政治責任,提升政治站位、加強理論武裝,深化學習教育、層層培訓宣講,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工會院校、進基層一線、進工會干部和廣大職工頭腦。各級工會干部和廣大職工要切實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高度認同,對習近平總書記作為黨的核心、軍隊統(tǒng)帥、人民領袖衷心擁護,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充滿信心,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2)強化責任意識。工會于部要樹立強烈的事業(yè)心,始終保持清醒頭腦,增強憂患意識,不斷提高政策理論水平和業(yè)務能力。(3)強化創(chuàng)新意識。要正確分析當今工會工作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進一步解放思想打破慣性思維,大膽開展工作。要始終保持昂揚向上、與時俱進的精神狀態(tài),謙虛謹慎,迎難而上,奮發(fā)有為,真抓實干,解放思想,大膽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工作。(4)強化服務群眾的意識。工會是工人階級的群眾組織,是黨與群眾聯系的橋梁與紐帶,因此各級工會要在黨委的領導下,勇于獨立自主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工作。
二是加強干部隊伍建設,努力做到在人才選拔上有新提高。工會干部隊伍建設是工會自身建設的重要內容。工會干部隊伍的素質如何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工會工作的成效。只有把干部隊伍建設好,盡快實現工會干部隊伍的年輕化、知識化、專業(yè)化,同時工會干部要真正做到不僅有擔當的寬肩膀,還得有成真本事的真本領,做到以政治家的標準講政治,以宣傳家的標準搞宣傳,以改革家的標準促創(chuàng)新,以實干家的標準抓落實,這樣才能開創(chuàng)工會工作新局面。
三是加強組織建設,努力做到在體制上有新創(chuàng)造。工會體制機制是工會工作的重要組織基礎。各級工會要把握市場經濟運行的規(guī)律,不斷推進體制機制創(chuàng)新,健全完善工會組織體制、機制運行,努力適應工會工作,更好地適應市場經濟發(fā)展的需要。按照組織健全、維權到位、工作規(guī)范、作用明顯、職工信賴的要求,深入推進建家活動,豐富建家內容、拓展建家領域,改進建家方式。在實際工作中,要善于突出工作重點,大膽破解難題,體現工會作為。要配強基層工會主席,把政治素質好,履職能力強,能夠為職工群眾說話辦事的人選拔到基層工會主席崗位上來。
四是加強工會作風建設,努力做到在作風上有新改進。堅決防止和克服工會組織機關化、行政化、貴族化、娛樂化傾向,就必須大興求真務實、敢于說真話、辦實事、出實招、求實效之鳳。各級工會領導機關要將工作重心下移,把重點工作放在基層,真正按照人往基層走、勁往基層使、事在基層辦、錢往基層用的工作思路開展工作,以職工是否滿意、基層是否有活力作為衡量工作的標準。要主動深入基層調查研究,抓住制約和影響工會工作發(fā)展的突出問題,摸清原因,尋找突破口,對癥下藥解決問題。
五是建立激勵機制,提高工會干部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要加強對工會工作的考核,根據年度工會工作目標,制定考核內容和評定標準。采取季度抽查、半年普查、年終綜合評定的方式對工會工作進行考核。檢查考核情況要和責任制掛鉤,從而保證各項工作有序推進。從我們工會來講,通過推行績效管理,目前形成了工會工作績效計劃、績效實施、績效改進、績效反饋的有效管理過程,有力地促進了整體工作的發(fā)展,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