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忠宇
摘 要: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一直是教學過程的重難點,其中閱讀教學因為綜合性較強,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感知能力、思維能力和閱讀知識儲備,因此一直是教師重點關注的教學內容,也是不容易產(chǎn)生效果的教學內容;除此之外,閱讀教學由于有多方面的教學目的,因此在教學上也相對困難。新課改以來,我國教育行政部門針對之前小學語文閱讀教育中出現(xiàn)的問題,根據(jù)現(xiàn)階段對學生提出的新的要求,對學生的閱讀學習提出了更加明確的任務和目的,同時在教學上也會形成相應的、新的教學方法,以適應新時期的教學任務。
關鍵詞:新課改;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教學方法
小學階段由于學生對整個世界處于J嚕懂階段,對所有事物充滿著無窮的好奇心和新奇感,從而導致學生很難集中注意力的去投入語文教學活動之中,更無法專心的去閱讀語文課文,導致教師開展語文閱讀教學加大了難度。教師為了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在教學導入環(huán)節(jié)中可以提出有趣的問題讓學生解答,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其次教師可以與學生頻繁交流與互動,讓學生在合作學習的基礎上,體會閱讀帶來的樂趣,以此調動學生閱讀的濃厚熱情。
一、現(xiàn)階段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現(xiàn)狀分析
在現(xiàn)階段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由于教師的不斷更新,新教師的到來為學生的閱讀教學帶來了很多新的教學方式,也不乏在閱讀教學上有所創(chuàng)新,適應了新課改發(fā)展要求的教學方式;其次培訓和口常的不斷強化,也扭轉了一批老教師對于教學思維定式的抱殘守缺現(xiàn)象,讓一些教師重新審視了小學的閱讀教學,嘗試進行教學的創(chuàng)新和對學生的關注。但是在現(xiàn)階段,閱讀教學整體上還是呈現(xiàn)了發(fā)展的不全面和教學方式上的不靈活,不能充分激發(fā)出學生的學習活力和動力,不能讓學生最大限度得到發(fā)展。
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方法
新課改卜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方法,首先要滿足新課改中對于教學目的的要求。首先是新課改卜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要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和學生的學習敏感點進行教學,做到因材施教;其次是在教學過程中要主動與學生溝通,善于與學生交流,除此之外,教師還要注重通過問題和探究來引起學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充分激發(fā)出學生的靈感和對閱讀的不同思路;最后還要在閱讀的教學過程中不斷鍛煉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和思維的其他能力,形成學生的閱讀能力和理解能力,并試著運用學生的閱讀能力去進行寫作的鍛煉,促進雙向學習和啟發(fā);最后還要針對閱讀,積累學生的閱讀量,通過積累豐富的感性材料來促進學生理解能力的加強和核心素養(yǎng)的形成等。
(一)注重觀察學生,了解學生的學習興趣。閱讀是對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進行考察的一項學習事項,學生的綜合能力是建立在學生的個人的客觀能力和理解力的基礎上的,是建立在學生當前的閱歷上的,因此教師需要對學生進行充分的了解,才能在了解的基礎上進行適當?shù)慕虒W設計,符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做到對癥卜藥。
要了解學生,教師首先要注重觀察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在每個環(huán)節(jié)的開展中注重觀察學生的反應和學生的參與性,以此來判斷教師的教學方法對于學生的適用性,其次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要注重與學生進行交流,了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思維習‘}貫和學生對于教師教學方法的看法和意見,這樣才能根據(jù)學生的反饋進行及時的調整,防i1=教學方法的不適宜造成的教學效果不佳和學生對閱讀學習失去興趣和信心。最后教師要加強與學生的口常溝通,了解學生的閱讀興趣和興奮點,在長期的溝通中了解學生的閱讀喜好,從而根據(jù)學生興趣進行個性化的教學促進學生的發(fā)展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大閱讀”和“深層閱讀”有機結合
所謂“大閱讀”,一個是范圍或者說氛圍“大”,讀書不再是一個人,而是營造“共讀一書”的氛圍?!按蟆钡牧硗庖粚右馑际菚姆秶?、閱讀視野不再停留在暢銷書,而是要回歸到傳統(tǒng)文學的范疇,總的來說就是閱讀不應停留在一種或一類書上,強調多看不同種類的書。簡而言之,“大閱讀”就是“廣”“博”,古人所說“博覽群書”,其實就是我們認為的“大閱讀”,博覽群書才能“納百家之言”,也才能符合課程標準所提出的陶冶情操、拓展視野等要求。同時,“大閱讀”還可為學生后續(xù)階段的學習奠定基礎。
“深層閱讀”狹義上是指讀者與作者進行思想上的溝通和對話,引導閱讀群體在理解作者表達內容的前提下進行思考、質疑、評論。廣義上是指要進行主題閱讀,即關于一木書、一篇文章的某個主題而閱讀相關的書籍,進行綜合的思考、系統(tǒng)的梳理,以形成對某個主題的整體并且條理清晰的知識結構?!吧顚娱喿x”是讀者與作者相互作用、相互影響和相互交流的心理過程,是讀者獨有的一種心理活動,不僅是對字詞的感知和識別,更重要的是達到對材料主題思想的理解,進而領會其深層含義。
(三)采用游戲教學法,增加教學的趣味性。在傳統(tǒng)的卜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學經(jīng)常會組織一些小的互動,但是很少有有教師愿意花更多的時間寓教于樂,將教學內容與游戲充分融合起來,讓學生在游戲中學習,在學習中游戲,最終達到游戲和學習的平衡,增加教學的趣味性的同時有不會使教學效果受到游戲的影響,這樣就能充分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在順應學生天性的同時還能促進學生的有意義學習、探究學習等。
結束語
在多種形式和多重思維的影響卜,小學語文的閱讀教學內容會更加豐富,教學的形式會更加靈活,這對于促進學生活學活用,促進學生的感知能力的增長和表達能力的提升等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次教師要通過不同的方式來增加學生的閱讀積累,鍛煉學生的閱讀能力,以此來促進學生在能力和積累上的雙重收獲,最終實現(xiàn)素質教育的教學目的。
參考文獻
[1] 張興鳳.淺談小學語文課堂開展閱讀教學的幾種有效方法[J].新課程·中旬,2019,(7):94.
[2] 張東華.淺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教學方法[J].南北橋,2019,(8):77.
[3] 俞曉燕.語文閱讀教學策略探討[J].文學教育(上),2019,(1):125.
[4] 劉華義.如何促進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提升[J].文淵(高中版),2019,(2):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