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飯局:講究最多
中國人的飯局講究最多,在這個世界上沒有哪一個國家能夠比肩。從座位的安排到上菜的順序,從誰先動筷到什么時候可以離席,都有明確規(guī)定,把“中國是禮儀之邦”這個概念詮釋得淋漓盡致。
在中國人的飯局上,靠里面正中間的位置要給最尊貴的人坐,上菜時依照先涼后熱,先簡后繁的順序。吃飯時,須等坐正中間位置的人動第一筷后,眾人才能跟著動筷。
中國歷來都是無酒不成席,勸酒是中國飯局最有特色的部分。不但主人要勸酒,客人之間也要勸酒。吃完飯后,人們并不是馬上散去,往往還要聊上一會,以增進(jìn)感情。
俄羅斯飯局:酒的代名詞
伏特加是俄羅斯的名酒,俄羅斯人干脆把伏特加當(dāng)成了飯局的代名詞,因?yàn)闊o論誰設(shè)的飯局,席上都少不了伏特加酒。
俄羅斯人在飯局上一般不勸酒,有多少量喝多少酒。因?yàn)樵诙砹_斯人看來,不喝酒的男人就不是真正的男子漢。俄羅斯大街上隨處可見踉踉蹌蹌?wù)也恢议T的醉漢。俄羅斯男人常把伏特加比喻成自己的“第一個妻子”。
日本飯局:吃不飽的飯局
日本人的飲食一貫樸實(shí)簡單,飯局上也是如此,常讓人有一種吃不飽的感覺。
日本飯局上的氣氛相對來說和諧且輕松。吃飯前都相互為對方倒酒,他們喜歡喝的酒是啤酒、清酒、威士忌、紅酒和燒酒。第一杯一起飲過后,大家就可以隨便開吃了。
日本人自稱為“徹底的食魚民族”,每年人均吃魚一百多公斤,超過大米消耗量。在日本人的飯局上,生魚片象征著最高禮節(jié)。開宴時,從魚缸里現(xiàn)撈現(xiàn)殺,剝皮去刺,切成透明如紙的薄片,端上餐桌,蘸著佐料細(xì)細(xì)咀嚼,滋味美不可言。但是客人不能放開肚皮吃,因?yàn)椴说臄?shù)量極少。
新加坡飯局:最謹(jǐn)慎的飯局
新加坡人對飯局持非常謹(jǐn)慎的態(tài)度,他們一般不會邀請初次見面的客人吃飯,須等主人對客人有所了解后,才可能設(shè)飯局來款待。
新加坡人喜歡清淡,愛微甜味道,飯局上的主食以米飯為主,常有炸板蝦、香酥雞、番茄白菜卷、雞絲豌豆、手抓羊肉等風(fēng)味菜肴。
德國飯局:肉、啤酒的天下
德國人吃得比較簡單,只有赴飯局時,餐桌上才相對豐盛一點(diǎn)。德國人在飯局上主要是喝啤酒,數(shù)量達(dá)到驚人的地步,平均每人每年飲啤酒138升。
德國人的飯局是名副其實(shí)的“大塊吃肉,大碗喝酒”。德國人每人每年的豬肉消耗量為65千克,居世界首位。飯局上的菜大部分是豬肉制品,最有名的一道菜是“黑森林火腿”,它可以切得和紙一樣薄,味道奇香無比。
美國飯局:最單調(diào)的飯局
美國人是世界上最“自由”的民族,吃飯也不例外,一件T恤衫,一條破牛仔褲就能輕輕松松地去赴飯局。
美國人吃飯最簡單,即使設(shè)飯局請客吃飯,也無非是咖啡、牛奶、可樂、漢堡包、煎牛排之類。在飯局開始時,美國人通常要喝點(diǎn)湯,然后是一盤沙拉,接著才開始吃一道主菜牛排或牛肉餅。
主菜吃完后吃些水果,不飽的話,再吃塊甜點(diǎn)。一貫開放的美國人把個性的自由帶到了飯局上,雖說少了許多利益的束縛,但吃的卻是全世界最單調(diào)的飯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