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生 吳家棟
他有許多令人欽佩不已的榮耀:中國教育家協(xié)會會員、中學語文正高級教師、特級教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廣東省骨干教師、廣東省基礎(chǔ)教育“百千萬人才工程”教育專家、中學語文高級職稱評審委員、南粵優(yōu)秀教師……他,就是雷州一中退休不久的鄭如鵬老師。
欲成大器,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
鄭如鵬,1951年7月出生于??悼h白沙公社(今雷州市白沙鎮(zhèn))橋西村一個農(nóng)民家庭。讀小學一年級時,教他算術(shù)的陳老師第一節(jié)課所講的一席話使他終身受益。那天,為了教育學生早立大志,陳老師講了身邊一些出名的學生的事跡。從而,激起鄭如鵬的仰慕之情,他暗下決心要趕上甚至超越他們成為更加出色的人才。
1966年,鄭如鵬剛考入??悼h第二中學初中,不料父親鄭希炳因病去世。本來他的家庭很窮,父親的去世無疑是雪上加霜。此后,他與妹妹鄭華榮、弟弟鄭如振三人全靠母親蔡秀嬌撫養(yǎng)。當時走集體化道路,生產(chǎn)隊里的工錢雖然很低,但為了多掙些工分,多分些錢物,讓孩子不受饑餓和堅持上學,多苦多累的活母親都干。白天,她天天參加生產(chǎn)隊勞動,夜間,她每晚都堅持織蒲草,累得面黃肌瘦。
一天,母親參加生產(chǎn)隊勞動,挑糞為莊稼施肥。到了中午時分烈日如火,收工時,她是走在最后一個。由于體弱加上饑餓和勞累過度,她身子一斜,摔倒在路上昏了過去。蘇醒來時,她已被烈日暴曬了近半個小時。
此后,她的身體每況愈下,但她還是掙扎著勞動,子女們看著好不心酸。鄭如鵬流著淚水對母親說:“媽,您太累了,休息休息吧。不要把身體搞垮了?!蹦赣H說:“如鵬啊,你知道媽為什么要拖著這瘦弱的身體干活嗎?媽是為了不讓你兄弟和妹妹饑餓,讓你們有錢讀書呀。我記得古人有一句說:一個字勝九丘田。媽沒有條件讀書,但媽知道只有讀書才會出色。你一定要好好地讀,爭取將來做個出色的人??!”鄭如鵬聽著,心里在陣陣揪痛,說:“媽,您的意思我深深理解。我一定不會辜負您的期望!”
自此,鄭如鵬不但更加努力學習,為減輕母親的壓力,一有空他還主動幫助媽媽做家務,并參加生產(chǎn)隊勞動掙工分。那時,他15歲,個子不高,放學后或?qū)W校不上課的日子,他都為生產(chǎn)隊挑石挑番薯挑水稻……由于按重量記工分,他每次挑東西都不下120斤。這么小的年紀,挑120來斤重的東西,擔子可不輕哦,所以他每次都被壓得滿臉漲紅,走路東倒西斜的。尤其是,橋西村到雷城關(guān)部糧所有10多公里,他每次挑100多斤糧到糧所,已是滿頭大汗氣喘吁吁了,還要搬上谷倉,累得他連腰都伸不起來。
母親得知好生心疼,說;“如鵬啊,不要挑那么重。你年紀這么小,會被壓傷的,往后怎么長得大哦?!?/p>
鄭如鵬聽了總是說:“媽,沒事,沒事的?!蓖现鴦诶鄣纳碥|到學校,鄭如鵬很想在學校好好休息,但那個時代學校以勞動為主。他到??悼h第二中學報到時,按通知要求帶來鋤頭糞箕,到學校后被安排到大灣水庫參加修水庫勞動。接著,他又參加那南水庫建設(shè),一直干到農(nóng)歷年關(guān)將至才回家。除此外,他還參加了企水港堵海工程、湛江鴨乸港填海造田工程、南渡河工程建設(shè)等艱苦的勞動。想放松休息一天成為少年鄭如鵬的奢望!他跟許多人不同的是,在工地勞動之余,他一有空就看書學習。
1969年,鄭如鵬進入白沙中學讀高中,1971年畢業(yè)。說是高中畢業(yè),其實他在中學里從未上過幾節(jié)像樣的課。幸虧他善于自學:小學畢業(yè)前,他就自學完初中數(shù)理化。當時有些初中生做不出的題,他卻一下子解出。在讀高中階段,他就自學完1965屆高中數(shù)理化。
雄關(guān)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
由于當時取消高考,高中畢業(yè)那年8月,鄭如鵬到白沙公社橋東小學當民辦教師。一開始時,他不知道課該如何上才能教好。于是,他經(jīng)常搬著凳子去觀摩別人上課,認真總結(jié)別人的優(yōu)點和自己的不足。特別是公開課,他更不放過,每次都仔細傾聽別人的評課。第二年,在教辦組織的教案檢查中,教辦主任陳炳與所有參加檢查人員都認為他的教案寫得好,他被請去向公社全體中小學教師做“怎樣寫好教案”講用。他在教學上很用功,所教的班級成績每每居于全公社同年級前茅。
1977年12月恢復高考,鄭如鵬參加了“文革”后第一次全國高考,那時有10多屆高中畢業(yè)生參加這次高考,要被錄取好不容易哦,他卻考上了??祹煼?,且語文成績?nèi)h第一!在讀師范的時間里,每逢星期六與星期日,他一回家就參加生產(chǎn)隊勞動,晚上還主動幫助母親舂蒲草。
鄭如鵬的日記里有這樣兩句話:“磨練,使人難以忍受,使人步履維艱,但它能使強者站得更挺,走得更穩(wěn),產(chǎn)生更強的斗志?!薄袄щy與折磨對于人來說,是一把打向坯料的錘,打掉的應是脆弱的鐵屑,鍛成的將是鋒利的鋼刀?!边@兩句話用在鄭如鵬的身上是非常恰當?shù)摹I畹哪ゾ?,使他成為擁有無窮斗志的強者;困難的錘打,把他鍛成了鋒利的鋼刀。
在讀海康師范時,他考上雷州師范??茖W院函授中文班。1979年他師范畢業(yè),被分配到??悼h白沙中學教書。他從初一跟班到初三,所教班級的成績都名居全校前列??h教研室主任歐勵和教研員蔡碧盛聽了他的課都翹起拇指說:“講得非常好!”于是,將其當作典范向全縣推介。
1982年7月,他函授畢業(yè),被評為優(yōu)秀函授學員。
1985年9月,鄭老師進入廣東教育學院中文班攻讀本科。1987年6月,他以優(yōu)異的學業(yè)成績畢業(yè)。當年7月,他被調(diào)入??悼h第一中學。他把師德視作教師的生命,把教育事業(yè)當成人生的追求,默默地耕耘,無私地奉獻著。他教過的班級,每個學期的期終考試成績也居于全校前茅。他的積極肯干和卓越的教學成績,給他鋪上不斷上升的臺階,由語文副科組長、逐而提升為科組長、教導處副主任、教導處主任、學校工會主席。其實,他那種暗暗較勁的心理、吃苦耐勞的精神,加上他的聰明才智,不論在哪里工作學習,他都會成為優(yōu)秀一員。
鄭如鵬把吃苦耐勞的勞動精神演繹到學習和工作中去,這種精神推動他一步一步地向上攀登,使他從貧苦農(nóng)家的孩子走向中國教壇名師。
提起鄭如鵬,他的許多朋友、同事贊不絕口。確實,鄭如鵬在教育方面下了很多苦功夫。雷州市副市長何培烈和市委辦公室副主任呂金文著文介紹說:“鄭老師閱讀了大量的教育教學著作和刊物,在他的書柜中,僅學習筆錄就占去了四分之一。1994年仲春,鄭老師為湛江市語文高考備考現(xiàn)場研討會執(zhí)教《警察與贊美詩》一課,獨具匠心地用‘論辯訓練法來講授這篇自讀課文,教師只是從旁指點,授之以漁,學生通過對文中主人公數(shù)次荒誕行為的辯說完成預設(shè)的訓練題,一步步踏入知識殿堂。整堂課氣氛輕松活躍,學生興趣高漲,學習主動,真正成了課堂的主人,使不少縣(區(qū))的同行聽后都說大開眼界。他根據(jù)學生的不同特點,指導學生在課內(nèi)課外開展調(diào)查匯報、答記者問、實地采訪、新聞發(fā)布、辦手抄報、編演課本劇等形式多樣的活動,逐步提高他們的語文素質(zhì)。經(jīng)他輔導的學生,有數(shù)十人在各級報刊發(fā)表習作,并在全國性征文比賽中獲獎,其中莫宏偉、陳寶梁等人都成了南粵頗有名氣的青年詩人。多年來,他教的學生考上清華、南京、華工等名牌大學不計其數(shù)?!彪y怪經(jīng)常有學生給他寫信、來電或信息問候。每個節(jié)日也有不少學生帶著禮物前來與他一道回味過去的美好情景,感謝、感恩之情洋溢在交談中。有位叫何拔的學生剛從加拿大回來,就立即請他全家人到園中園酒家聚餐共敘師生溫情,臨去時還給他發(fā)來紅包,可見學生對他的栽培之恩念念不忘!
鄭老師在國家級、省級報刊上發(fā)表了130多篇論文。許多人得知后,都感嘆他發(fā)表論文像下餃子一樣容易。其實,他開始走這條路時,也走得非常艱難。鄭老師對筆者說:“初時,我向有關(guān)報刊投了近百篇論文稿都不被采用。但我還是不斷地反思,不斷地寫,不斷地投,像愚公移山感動上帝一樣感動了編輯——《廣東教育》終于開始發(fā)表了我的文稿。僅在90年代,我就有100多篇論文發(fā)表?!蹦莻€時代,凡是他知道地址的且發(fā)表語文論文的報刊都登有他的論文,如:他在中學語文教學研究會會刊《語文教學通訊》上發(fā)表《開展素質(zhì)教育“一用”“二改”“三面向”》等;在《廣東教育》上發(fā)表《中學語文隱形思想教育》等;在上海市《語文學習》刊物上發(fā)表《結(jié)合語境 善于比較——<孔乙己>詞語教學例談》等。尤其是《廣東教育》每隔二三期就出現(xiàn)他的論文。雷州市教研室對這種井噴現(xiàn)象感到震驚,故讓他連續(xù)擔任雷州中學語文研究會副會長?,F(xiàn)在回想起來,他也感到驚訝。那個時候,他除了干好雷州一中的工作外,還要到黨校和市工會給高考復習班上課,工作雖然繁重,但他的教學工作都干得很好,論文也寫得很出色!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在教育工作上,鄭如鵬為何取得這么成功?他對筆者說:“我認為自己能取得這些成就,主要有兩個重要因素。一是爭分奪秒:90年代的那些年,我一有空,都想早點回到書桌前讀書——寫作——讀書——寫作,真的一分鐘也舍不得浪費。二是認認真真地堅持做一件事——教學。有些人總想在各方面都有所發(fā)展,棋琴書畫詩詞歌賦樣樣精通,但我認為,人在一定階段,還是專攻一方面為好。我日日夜夜撲在教學上,早上6點鐘起床,晚上11點多或者更晚才休息。在旁人看來,覺得很辛苦,但我認為樂比苦大。”
他治學嚴謹,發(fā)現(xiàn)1992年高考一道病句題出錯了。該題要求選出正確一項,官方提供的答案是A項:“我本想這次能在家鄉(xiāng)同你見面,回家后才知道由于你正忙著搞科研,不回來了。”他認為這項也是病句:“由于”應放到“正”字前,試卷上的四個選項沒有一項是正確的。他把他的發(fā)現(xiàn)寫成論文《一道高考題之我見》,此文發(fā)表于同年11期《語文月刊》,在教育界引起較大轟動。
除了論文多且好外,鄭如鵬的教學效果也顯著。他的教學作風嚴謹踏實,教學方法靈活實用,教學理念先進超前,能化抽象為形象,化晦澀難懂為通俗易懂,而且妙語連珠,讓學生越聽越想聽。他的課堂教學活潑輕松,學生躍躍欲試,積極參與。他有一種神奇的魔力,能夠使那些討厭語文的學生變成喜歡語文,并喜歡上他。許多學生都說:“鄭老師知識淵博,對教學認真負責,是我們最敬佩的老師!”他自1990年任教高三語文后,基本上年年教高三,幾乎年年語文高考成績都名列全校、全縣榜首,并多次奪取雷州市語文單科第一名。如1994年高考,他任教的高三(3)、高三(4)兩個班,包攬了雷州市單科前三名,語文700分以上人數(shù)占全校11個班9個學科700分以上人數(shù)的四分之一,平均分602.8分,比僅次于這兩個班的班高52.3分。2009年他所教的高三(7)班,語文120分以上的有3人,其中黃小燕123分(雷州市語文單科狀元),馮秋麗121分,屬雷州市語文前三名。2010年,鄭老師教的高三(25)班(復讀班)高考語文成績110分以上有19人,100分以上有51人。為此,雷州市電視臺特地采訪了他。
90年代,許多與他相識的領(lǐng)導和好友曾到學校來,要求他將自己的兒子安排在他的班就讀,他推不了只好說:“你們找陳頂三校長吧。只要他答應,我就接收?!彼麄兟犃硕既フ谊愋iL。學生安排在哪個班,是全校統(tǒng)籌的,怎么能誰來要求安排去哪個班就安排?陳校長不答應,他們就跟著糾纏不休。陳校長安排不了,那些家長就叫他們的子女在上課時拿著課本、搬著凳子到鄭如鵬所教的班里聽課。其他同學見了也照樣到他的教室來,一下子把原本一個安靜的教室都給鬧翻了。優(yōu)秀教師鄭如鵬的教學水平出名,雖然給本校的校長帶來許多煩惱,但他卻成為雷州乃至湛江教育的靚麗名片。
鄭老師曾撰過一聯(lián):“春暖校園,心血澆開桃李艷;情溫苗圃,肩頭架起棟梁堅?!贝寺?lián)就是他的真實寫照!1998年,鄭老師被評為特級教師后,珠江三角洲的那些名校不斷來信,欲把鄭老師調(diào)進他們的學校,年薪最少的有10多萬元,最多的50萬元;2002年至2005年他在省教育專家班參加培訓,同班的學員絕大多數(shù)是廣州、深圳那些名校的校長,他們都懇請鄭老師調(diào)進自己的學校。可是,鄭老師有一顆感恩父老、回報家鄉(xiāng)、決心為家鄉(xiāng)教育做貢獻的赤子紅心,都一一謝絕。2005年,他腰椎間盤突出癥復發(fā),小腿不斷抽筋,痛得要命。他被迫住院留醫(yī),既打針又服中藥,既用針灸又做牽引,折磨了一個多月才慢慢地好些。但這一個多月里,他仍像往常一樣,上課,開會,批改作業(yè),輔導學生,從不缺過一節(jié)課,住院期間也只是換課,回來后又補上。
在40多年的教學中,鄭老師牢固樹立科學發(fā)展觀,堅定不移地走“向教研要質(zhì)量”的道路,務本求實,積極探索,銳意改革,成果豐碩。他形成了以“優(yōu)化課堂教學結(jié)構(gòu),教以規(guī)律,授以學法,學為主體,練為主線,面向全體,發(fā)展個性,培養(yǎng)能力,提高素質(zhì)”為內(nèi)涵的教學特色;形成了以“預習課、范例課、講讀課、比較課、自讀課、賞析課、測練課、寫作課”構(gòu)成的語文閱讀課八課型單元教法(此成果曾獲省創(chuàng)新成果獎、“黃華杯”獎,在《廣東教育》雜志上發(fā)表推廣);形成了中學語文隱形思想教育法,同時也形成了以由“形象思維——邏輯思維——創(chuàng)新思維”組成的思維流程、“聽課閱讀——記憶理解——鑒別賞析”組成的學法流程,以及“求知——尋理——審美——運用”組成的學習流程等三條流程融為一體的中學語文思維與學法一體化教學法,于2000年2月15日被確定為廣東省“九五”普教科研規(guī)劃課題,省教廳撥款1萬元作為啟動資金:2002年3月被評為湛江市“九五”普教科研規(guī)劃項目,并撥款2000元。階段成果發(fā)表在許多報刊上,多項成果獲獎。結(jié)題成果于2010年獲得第七屆廣東省普通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獲得獎金5000元。
他出版教研專著4本:《中學語文思維與學法一體化教學研究》《中學語文金口木舌》《課題實驗與研究》《中學語文學思一體教學法》。其中后者為鄭如鵬主持的廣東省“九五”規(guī)劃課題,由教育部師范教育司組織編寫、教育部課程教材研究所組織評審,教育部師范教育司、人民教育出版社寫《前言》,教育部副部長、國家總督學王湛作序,編入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育部特級教師計劃?中國特級教師文庫》第四輯,是國家重點圖書出版規(guī)劃項目、教育家成長系列、全國中小學教師繼續(xù)教育用書。
他還在20多種書里當編委或副主編或主編。如任編委的有《教你會讀——全國優(yōu)秀語文教師談閱讀》等;任副主編的有《文言自讀津梁》等;任主編的有《語文應考分類指導與綜合檢測》等。他在1991年2月被《作文成功之路》雜志社聘為特約通聯(lián)員,1991年4月10日被《基礎(chǔ)教育研究》編輯部聘為特約研究員,1992年2月被《中學生之舟》編輯部聘為特約編輯等。
他的教研成果獲獎近80篇(項)。如《寫作教學心理散論》《談語文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和提高》《穩(wěn)中有變,主次分明》分別獲得中南中學教學研究會舉辦的1991年、1992年、1993年全國中學語文教研論文評選一等獎。其論文發(fā)表或獲獎之多不勝枚舉!
他被評為各級各類先進稱號40多次,除上面介紹的外,他還被評為湛江市青年教改積極分子、教書育人優(yōu)秀教師、創(chuàng)爭活動優(yōu)秀組織者:雷州市專業(yè)技術(shù)拔尖人才、高考先進教師、高考先進工作者、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等。另外,他還獲得省級或國級行政部門、省級或國級團體學會等授予許多榮譽稱號。為此,2002年9月10日,雷州市委書記孫亞帝帶隊上門慰問了他;2013年9月9日,湛江市委常委、湛江市常務副市長趙志輝和雷州市委書記江毅分別帶領(lǐng)湛江和雷州兩級領(lǐng)導到校來慰問他。
蘇東坡說,古之成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鄭如鵬能成大事,應該說,在很大程度上是歸功于他的堅忍不拔、吃苦耐勞的。
老牛亦解韶光貴,不待揚鞭自奮蹄
2011年7月,鄭如鵬老師光榮退休。但他退而不休,雷州一中舍不得浪費這絕好的資源,聘請他專門指導語文青年教師的教學,讓他奉獻余熱。他每年都為七八位剛剛上講臺的新教師作指導,培養(yǎng)他們都具有聽課仔細,評課認真,責任心強的個性,并給以傾心傳授看家本領(lǐng)。在指導中,鄭老師發(fā)現(xiàn)所輔導的新老師,他們雖是中文本科畢業(yè),但語文基礎(chǔ)知識不夠扎實,就鼓勵年青老師們繼續(xù)學好語文知識。開始時,那些年青老師有點不服。鄭老師為了讓他們心服口服,就請他們幫助解答一些簡單問題。如:“我不想去”與“我想不去”有什么異同?怎樣確定對聯(lián)的上下聯(lián)?問題雖簡單,但他們都解答不好,有的甚至不會回答。這時他們感到有點不好意思,表示要認真、虛心學習了。鄭老師便乘機給他們補講許多實用的語文知識。
鄭老師在聽他們上課時,發(fā)現(xiàn)他們上課細節(jié)注意不夠,如,不重視板書設(shè)計,就帶他們?nèi)ヂ犚晃恍吕蠋熒险n。聽課后,鄭老師問他們:“在聽課中,你們覺得容易記錄嗎?”他們都搖搖頭說:“記不下來?!编嵗蠋熃又鴨枺骸盀槭裁??”他們答不出。此時,鄭老師便說:“要知道,不容易記錄的原因很多,其中一個是板書不好,況且連文章的題目都不板書,讓人聽了半節(jié)課還不知道上哪個內(nèi)容。你們是不是也有此不足?如有,希望謹記改正哦?!睆拇耍鹆怂麄兊淖⒁?。后來鄭老師發(fā)現(xiàn)他們上課時,非常注意細節(jié)了。
于是,這些老師進步極快,一兩年時間都成為教師隊伍中的佼佼者。例如,第一年指導的梁曉紅老師,年年被評為優(yōu)秀教師、先進班主任,第三年就擔任高三班主任,工作十分出色,全校開學典禮大會時作為教師代表上臺發(fā)言。第三年培養(yǎng)了高一年級七位新老師,效果同樣十分驚人。高一第二學期起,就有朱小鳳、符紅清兩位新老師擔任了特尖班(高一年級文理科各有一個)的班主任和語文課,學生個個滿意。上了高二后,這兩位老師繼續(xù)擔任特尖班的班主任和語文課。在雷州一中舉行的全校性高效課堂教學比賽中,朱小鳳老師獲文科一等獎(只設(shè)一個)。鄭老師所帶的這7位老師,教學績效個個一等獎。
鄭老師不僅在教學和論文寫作上是雷州的一位拔尖人才,在詩詞和楹聯(lián)創(chuàng)作方面也是一位高手 。早在1997年,他就利用業(yè)余時間創(chuàng)作出了許多詩詞、楹聯(lián)。1997年加入湛江詩社,1998年參加雷州市楹聯(lián)學會。但為了教學,他當時只是偶爾“玩玩”。
現(xiàn)在,鄭老師退休了,終于有時間“玩”他感興趣的東西了。他把專攻教學改為重點研究寫作詩詞、對聯(lián)。至今,他先后在《湛江日報》、《湛海詩詞》、廣州《詩詞》等報刊發(fā)表詩詞近200首,在《楹聯(lián)家》、《中國楹聯(lián)報》等報刊上發(fā)表楹聯(lián)作品約300副,其中有的作品被收入《中華國粹?當代百家律詩精選》《人民藝術(shù)家精品典藏》《中國楹聯(lián)家大辭典》《中國古今楹聯(lián)選集》《中華愛國文典》《雷州古今詩詞楹聯(lián)大觀》等。筆者曾統(tǒng)計過,從2014年3月起到2015年1月止,鄭老師僅在《中國楹聯(lián)報》上發(fā)表的楹聯(lián)就有52副。像他這樣能在《中國楹聯(lián)報》上發(fā)表作品數(shù)量之多,頻率之密是少見的。這種井噴現(xiàn)象也體現(xiàn)了鄭老師一貫的作風:認定一件事,就全力以赴去把這件事做精致!
筆者問,鄭老師,您是一個優(yōu)秀教師,為什么退休后,卻對詩詞楹聯(lián)這么喜愛?他說,詩詞楹聯(lián)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文化,是不可或缺的國粹,我們必須傳承發(fā)揚!由于對詩詞楹聯(lián)的用功鉆研,因而他也常有獲獎,如2011年7月1日參加北京文碩圖書編著中心、全球漢詩研究協(xié)會、世界華文詩詞藝術(shù)研究協(xié)會舉辦的“黨旗頌”——慶祝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90周年全球華人詩文大賽獲特等獎;2011年8月在中國國學文化研究會、國際漢學研究會、北京環(huán)宇圖書編著中心舉辦的第二屆“孔子杯”中華國學文化藝術(shù)大賽中榮獲金獎等,獲獎項目近30項。
2016年,鄭老師的詩詞、對聯(lián)集《畫聲琴趣桃符集》由中國詩詞楹聯(lián)出版社出版。鑒于鄭老師詩聯(lián)方面的成就,2017年他被推舉為雷州市詩詞學會會長和雷州市楹聯(lián)學會副會長。2018年后,他因要到深圳帶孫子便辭去以上職務。
鄭如鵬老師這些沉甸甸的成果告訴我們,他不愧是一名學問廣博的學者和優(yōu)秀的教育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