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 劉海濤
加拿大華人作家孫博以起手不凡的微型小說創(chuàng)作,給世界華文微型小說界的作家和讀者奉獻出一批題材新穎、立意精深、人物鮮明、手法嫻熟的可供賞析、可做研究的微文學新作。
孫博在20世紀90年代就移居加拿大,近三十年的移民生活和長期從事媒體工作的經歷,使他對移居海外的僑民,從外表到本質都有著與別人不同的深刻體驗和文學表達。在他的獲獎作品《歸去來兮》中,陸嘉良一家兩代人應是“新移民”中的成功者——老一代很快在當地找到得心應手的媒體工作;而年輕一代又成長為融入科技時代的新潮兒??墒?,這個能讓很多人羨慕的成功的移民家庭,卻突然遭遇了時代轉型和工作生活的“突變”——陸嘉良引以為豪的《城市日報》最終抵御不了互聯(lián)網與新媒體的沖擊而停辦;依靠著自己在香港發(fā)展的小舅子,陸嘉良夫婦才重新獲得“回香港再發(fā)展”的機會。這篇作品很老到地使用微文學“斜升反轉”的情節(jié)方法,在一個故事場面中敘述陸嘉良一家六口人聚餐時發(fā)生了一正一反的事件“突變”——陸嘉良接到了自己供職報社“休刊關門”的壞消息,而小舅子憑其詩文當即就在香港為他謀得了新的工作職位。這個“斜升反轉”的微型小說故事非常富有概括性,一是概括了高科技時代對“新移民”家庭的正面和負面的雙向沖擊;二是概括了這一代“新移民”回香港回祖國重新開始新生活的趨勢。這兩個概括使得海外新移民作家的微型小說故事題材展現了一種新視野、新發(fā)現和新體驗。
孫博在題材新穎的創(chuàng)作中更值得肯定的是,他的微型小說在新發(fā)現和新體驗中又常常蘊含著“新移民”生活中東西文化相沖突與能共容的深刻一面?!稅鄣拇鷥r》是寫在深圳成功經商的娟子爸爸,把中考成績不理想的十五歲女兒娟子送到加拿大做小留學生,十五歲的娟子雖然住在價值五百萬加元的小別墅,但長期缺乏監(jiān)管和真正的父愛母愛,再加上加國的文化氛圍,還未成年的娟子竟和本校十七歲的黑人同學同居以至生下了孩子。這篇作品結尾有一句借娟子父親的口點破作品創(chuàng)意的“文本金句”:“送孩子出國,肯定是我人生的最大敗筆?!本曜拥谋瘎嶋H上已觸及中西教育文化的沖突內涵,孫博不僅僅是寫一個“小移民”人生的失敗,實際上是把娟子留學失敗的根源指向了中西不同的教育文化。
除了在“新移民故事”中寫出不同的文化沖突外,孫博微型小說的文學創(chuàng)意還有一個難得的新亮點——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精華仍然在加國“新移民”生活中閃耀光彩?!都艏埻酢分械拇蠖W生牛犇在剪紙大賽中因加入了中國“年年有余”等民俗文化元素而獲得冠軍;但他也遇到了另一個參賽者提出的“作弊的質疑”;此刻牛犇爺爺的“救場”使牛犇和爺爺的“中國剪紙藝術”再次贏得評委和觀眾的贊賞。這篇有著“多重反轉”結構的微型小說,最后突出描寫的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在海外的被認可和被發(fā)揚。而《賭王》寫到的兩家中國人——廣東的劉家、北京的陳家在加拿大和睦相處,就是在“賭”漢字“德”字的正確寫法上,兩家八口人打起了“口水仗”,最后餐館的總經理對中國漢字的趣味解說,使得中國傳統(tǒng)文化在新移民的日常生活中趣味橫生。兩代新移民在新環(huán)境中創(chuàng)業(yè),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精華能夠成為新移民們日常生活中的精神支柱,這樣的微型小說創(chuàng)意是深刻的,烙上了一種“文化自信”的靚麗色彩。
更難能可貴的是,孫博在微型小說故事中展現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精華,是用現代視角、現代意識而做出的一種新思考和新升華?!蹲耘耐酢分械呐魅斯淦涓裨谥袊奈镎褂[館因埋頭自拍而不小心損壞了展品,正當她一籌莫展地要面臨處罰時,歐陽教授和吳館長的細心關懷和友好協(xié)商,反而使其其格找到了一份體面的工作,解決了她海外生活中的重大難題,不但生動地演繹了“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的古語,也講述了一個熱愛中國文物、熱愛自己的專業(yè)而終得“善有善報”的勵志故事?!逗鲇仆酢穼懛郊依蠣斪訛榱俗寖鹤臃叫∶骰丶幽么髸r走得放心和愉快,他極力假裝自己愿意住進養(yǎng)老院,方家老爺子實際上是將對子女的愛,用另一種體現現代生活情趣的方式做了感人的表現?!端芡酢分欣贤醢l(fā)現他的客戶是“百名紅通人員”,立刻向中國領事館舉報。對國家的忠,對貪腐的恨,對職業(yè)的敬,通過這個于加國生活了二十年的老水管工進行了最生動最有情趣的體現。
獲得世界華文微型小說大獎賽二等獎的作品《蹭飯王》是一篇最能代表孫博微型小說創(chuàng)作實力和水平的精品之作,也是一篇對上述論述孫博微型小說題材新穎,創(chuàng)意深刻,人物描寫既有鮮明個性也體現較強的現代意識等觀點的一個形象詮釋。在微型小說的藝術形式上,先來拆解、辨析作品的情節(jié)結構:
《蹭飯王》的故事內核是:研究人工智能的大學教授石奇峰想到二樓中餐廳吃一頓“北大加拿大楓城校友會”的中餐,被接待人員燕子認定是蹭飯吃的人渣,也被會長認定是北大的家屬而特批入會,但演講AI 研究動態(tài)的吳鑫博士卻說:石奇峰以及他的研究團隊才是這個領域的真正專家?!安滹埖摹笔娣遄詈笮季栀泝扇f加元給剛成立的“青少年人工智能促進會”。故事情節(jié)是典型的斜升反轉:石想吃飯→被認定為蹭飯吃→被批準吃飯→最后反而捐兩萬加元給主辦方。這個意外結局才把石奇峰是個真正的富有愛心的科學家的形象給樹立起來。這樣的人物描寫符合微型小說文體抓住人物性格的一個元素,在一個場景的單一事件中經過反轉而樹立人物形象的描寫規(guī)律。
類似《蹭飯王》這種微型小說的經典寫法,還有《并不平靜的平安夜》《自拍王》《煙王》等一批作品,它們都是嚴格地遵循微型小說創(chuàng)作的“單一律”和“變化律”的基本規(guī)律:所有的故事主體事件均設置在一個故事場面里——在故事場面的單一事件中制造藝術突變——這個藝術突變后將形成或反轉或斜升或曲轉的意外結局——于是在“一個場面中的有變化的單一事件”確立后才完整地給體現個性特色的“新移民”形象賦形,它的深刻的、富有啟發(fā)意義的文學創(chuàng)意就在其中浮現了。
孫博的閃小說創(chuàng)作在更精粹的六百字的小說篇幅里,充分地發(fā)揮和實現著他的微型小說文體意識與創(chuàng)作目標。《彼得王》在一個故事場面里,敘述者不用挾帶主觀情緒的講述,卻把中西方作家的文化沖突寫得淋漓盡致、力透紙背:中國作家A 和加拿大華裔作家彼得王在中加作家對談會上,有著如下精辟而不露痕跡的對話——A 說:“下回去北京找我,我請你去全聚德?!北说猛跽f:“多倫多也有分店,烤鴨不錯。”A 說:“那我?guī)闳ヌ旖?,吃正宗的狗不理?!北说猛跽f:“不用坐飛機,太花錢了,多倫多也有分店,包子的味道好極了。”A 說:“那我請你去高級酒店,有三陪的?!北说猛趼柫寺柤纾瑳]有任何表態(tài)。當記者問彼得王是否是同性戀時,彼得王說:“是,去年還找到了同性伴侶,還到中國領養(yǎng)了一個孩子?!倍骷褹 聽懂后,卻不由自主地垂下了頭。作家A 與彼得王這一場好像是雞與鴨的對話,首先客觀地顯現了:同是華人著名作家,一個是在中國出生,另一個是海外第三代移民,他們的意識觀念以及拿到桌面上討論的飲食男女等問題,雙方的距離已經拉開,并不能正常對話了,而這個問題的背后,卻是中西兩種文化價值觀的截然不同。孫博用微型小說的藝術感知方式,發(fā)現了這一個對話場面的核心問題,而實際上卻不動聲色地展開了兩種文化的矛盾沖突。這就使得孫博的閃小說承載了一個厚重的文化創(chuàng)意。
孫博的閃小說在更精粹的藝術篇幅里把微型小說的“變化率”與“留白律”發(fā)揮到了極致。閃小說文體情趣就是在于它要在比微型小說更為短小的篇幅中(六百字),完美地完成小說情節(jié)的變化乃至“突變”的故事形態(tài),而在如此精短的篇幅里完成“突變”的全過程時,還能讓讀者領悟和感受到“突變”的合理性和真實性;閃小說的讀寫特征和規(guī)律,恰恰在于讓讀者領悟了“突變”的合理性后,能夠認同和接受“突變”的合理性里所包蘊的生活哲理與文學創(chuàng)意。孫博已發(fā)表的八篇閃小說,每一篇都能生動完美地演繹閃小說基本的審美過程和創(chuàng)作規(guī)律。
《超速》的“突變”是老劉在去宣誓入籍的路上駕車超速,被美女警官攔下準備處罰,沒想到女警官聽說他趕路是要參加入籍宣誓,于是立刻“突變”——不僅放他一馬,而且還給他亮紅燈開道。女警官為什么會“突變”,作家不寫,給了一個“閃小說的全留白”。但這個“突變”的合理性,帶給我們的啟發(fā)是:人家對入籍宣誓儀式是如此的重視,我們的愛國主義教育能不能也學到經驗,達到如此的效果呢?
《重生》的情節(jié)“突變”是:錢太太去看望入獄的丈夫,錢會計堅持要離婚,可是當錢太太說已經懷孕兩個月了,錢會計此刻給孩子起名為“重生”,一語雙關地宣示了“不離婚”“重新做人和重新生活”的決定。一個隱喻的語言細節(jié),卻為我們認識錢會計、理解錢太太留下了一個很有“藝術張力”的“半破式詩化立意”。
獲獎的閃小說《還你一個吻》,在一個生活小細節(jié)里寫出了青年愛情生活中的美趣。農民出身的魯明從不喜歡用牙線,雅雯與他有了親吻后發(fā)現有異味,魯明從此開始治療牙周炎,用牙線棒了。作品的最后一句話是魯明對雅雯的回答:“為了還你一個干干凈凈的吻,這點算啥?!睆囊粋€小細節(jié)的變化中,足見愛情改變人的巨大力量。這種從日常生活中發(fā)現生活“突變”,從閃小說文本中迅捷地完整完美地敘述這種藝術“突變”,并通過一句或半點破或半暗示的“閃小說文本金句”“突變”中能被讀者認可這種“因果邏輯”,就是閃小說作家用閃小說的方式感知生活、表達生活、描寫人物、釀制創(chuàng)意的一種主要方法。
特別需要注意“閃小說文本金句結尾法”。這是閃小說創(chuàng)作最容易給讀者提供閱讀情趣的方法之一。先看《總領事駕到》:加拿大Q 市來了一位中國女總領事司徒,機場有二百多人接機,有一百多個團體代表要求大合影之后再來單獨合影。作品的最后一段:“80 多個團體拍完合影,足足用了一個小時。筋疲力盡的司徒問:‘還有多少?’歐陽答:‘大約20來個,快了?!蹅僎 市的華人真熱情……’司徒還沒有說完,暈倒在地?!?/p>
這最后一句“咱們Q 市的華人真熱情”,是典型的用“反諷式敘述金句”來結束全文。這屬于“用人物語言來做反諷敘述”而構成“閃小說文本金句”。反諷式的人物語言,即是對全文故事情節(jié)“突變”的結尾,保證了閃小說文本在人物和情節(jié)敘述中形成完整的因果有機鏈,同時也是通過矛盾的反諷敘述而構成“創(chuàng)意的張力”,形成耐人咀嚼的多層意蘊。就《總領事駕到》而言,從一句“反諷式敘述金句”展開聯(lián)想,是諷刺華人圈子太過于注重形式的外表,還是批評某些華人領導太關注自己的聲名,而不愿顧及別人的感受?這就是用人物自己的語言完成“閃小說金句”的敘述表達。
還可用“敘述人語言”來補足、補敘前面的跳移式省略敘述留下的情節(jié)空白,這樣的補足情節(jié)敘述也將形成解開謎底、完成閃小說的故事敘述和立意的“文本金句”??础渡襻t(yī)祈福》:一個胖女人在公園向王婆婆介紹司徒神醫(yī),而司徒神醫(yī)在給王婆婆看病時能準確地說出王婆婆的家中情景和求醫(yī)項目,王婆婆真的相信司徒神醫(yī)而將自己的全部存款和首飾拱手給了他。作品結尾的最后一段是這樣的:“數十名便衣民警蜂擁而上,一網將他們打盡。經審訊,他們均屬于‘祈福黨’成員,胖女人供認早晨與王婆婆交談時開啟電話,讓遠程的司徒掌握信息。”這最后一句敘述人的補敘,屬于“閃小說的跳移敘述”,當閃小說只寫一個故事場面,只對一個場面的單一事件做線性敘述,到了中間某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時,敘述人故意跳移過去,留下故事情節(jié)的空白,而這個情節(jié)空白正是這篇閃小說主體反常事件的原因,當把這個省略了的情節(jié)原因環(huán)節(jié)跳移到作品文本的最后才快速補出時,故事的謎底及真相才突然揭開,讀者能正確地、完整地認同“反常敘述”的情節(jié)合理性。在《神醫(yī)祈?!防?,反常事件是:王婆婆相信司徒神醫(yī)是因為這個神醫(yī)一見王婆婆就能準確無誤地說出王婆婆的家庭信息和病癥情況,這是為什么呢?閃小說的敘述人此時不講,讓讀者感到新奇,而到了結尾的最后一句,通過故事敘述人補充前面應該講而又未講的核心緣由:司徒之所以能夠說準王婆婆的信息,原來是早晨胖女人與王婆婆對話時,司徒已通過胖女人開啟的電話,如數掌握了王婆婆的全部信息。這就叫“閃小說的跳移敘述”,就是通過結尾敘述人補充前面的空白情節(jié)而構成讓讀者恍然大悟的“閃小說文本金句”。
短小篇幅的閃小說敘述,就是要特別講究這兩種打造“閃小說文本金句”的方法,從而使閃小說的閱讀充滿了小說的魅力和情趣。孫博的閃小說創(chuàng)作深諳此道。期待他在今后閃小說、微型小說的創(chuàng)作中,繼續(xù)創(chuàng)新,為世界華文閃小說、微型小說創(chuàng)作提供有價值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