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燦
[摘 ? ? ? ? ? 要] ?2019年3月5日上午,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政府工作報告中多次提及“職業(yè)教育”。要求改革高職院校辦學體制,提高辦學質量。目前,社會對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要求也越來越高,學生家長對教師的實踐經驗也更為看重。以四川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汽車工程系一新能源電動鋼管車制作實踐為例,從師生共同實踐的角度出發(fā),闡述高職院校以項目為載體,提高師生共同實踐能力的探索實踐。
[關 ? ?鍵 ? 詞] ?實踐能力培養(yǎng);鋼管車;高職院校;教育
[中圖分類號] ?G712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17-0048-02
近年來,在國家的重視和推動下,我國職業(yè)教育事業(yè)快速發(fā)展,職業(yè)教育體系建設穩(wěn)步推進,培養(yǎng)培訓了大批中高級技術技能型人才,為提高勞動者素質、推動經濟社會發(fā)展和促進就業(yè)作出了重要貢獻。但隨著經濟的發(fā)展,新時期“獨生子女”學生的入學,社會對職業(yè)教育有著更高的要求。而當前職業(yè)教育還不能完全適應社會發(fā)展的需要,人才培養(yǎng)質量有待提高,師資力量也有待提高。
一、高職院校實踐方面存在的問題與現(xiàn)狀
(一)學生現(xiàn)狀
1.自我約束能力較差
由于高職院校的管理方式和高中存在較大差別,除了上課之外的時間,學生習慣了高中強制安排規(guī)劃的模式,主動權突然出現(xiàn)在自己手上,對學習、時間的掌控很茫然,不知道該干什么,毫無目標和動力。大部分學生不能合理地支配和利用自己充裕的課余時間,游戲已成為大多數(shù)學生消遣大學時光的主要手段。
2.討厭理論課,喜歡實踐
大多學生討厭理論課,學習動力不足,學習主動性不夠強,基本上是被動上課;課后以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為主,基本上不涉及預習、復習;厭惡在教室的課堂學習,而更喜歡動手操作,且大多動手能力較強。
(二)教師現(xiàn)狀——實踐經驗欠豐富
隨著部分真正有實踐經驗的老教師退休,部分年輕高職教師的動手實踐水平達不到現(xiàn)代高職教育的要求。目前大部分青年高職教師的直接來源是普通高校,理論知識較為完備,有一定的科研能力,但專業(yè)實踐知識較為缺乏,且入職后對其實踐能力培養(yǎng)的機會又不多,造成高職教師實踐教學的經驗和能力不足,致使高職的教育教學方式和人才培養(yǎng)方式的“職業(yè)”特色和“高教”特色不突出,進而導致學生職業(yè)能力不強。
二、解決途徑——項目為載體,師生共同參與
為了增強學生的自我約束能力,將空余時間利用起來的同時,提高教師和學生的實踐能力,根據(jù)學生喜歡實踐而討厭理論的心理,四川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汽車工程系部決定探索以青年教師科研課題為載體,學生課余時間參與其中,將教學知識融入課題,在實踐中理解理論,極大地增強了學生的學習動力與積極性。
實踐項目共分為三個小團隊:車身及底盤設計及焊接,轉向系統(tǒng)設計及裝配,制動系統(tǒng)設計及裝配,各團隊由青年教師1名負責指導、5名學生(大三年級兩人,大二年級兩人,大一年級1人)構成,高職稱教師負責項目整體進度及技術解決,另外1名教師負責工具及材料采購。
任務流程如下圖所示,教師負責課題申報,申報時注意有實際意義,認真構思,將教學知識融入項目,準備好相應培訓資料設計,會議討論通過后進行項目申請。項目立項后,教師負責材料和工具采購,同時進行學生團隊選拔、完成項目目標明確、進行相關知識培訓,全程指導焊接裝配過程,最后完成調試,撰寫結題報告(教師)和畢業(yè)設計說明書(學生)。
學生團隊的選拔以大三年級為主,大二年級為輔,大三年級將鋼管車設計和焊接裝配中自己負責的部分進行整理總結,當作畢業(yè)論文和畢業(yè)設計。在團隊選拔時,尤其注意學生的興趣!興趣是堅持下去的動力。注意隊伍間互補和配合,考慮到學生的知識能力和特長,然后進行分組。
團隊管理:由于選拔的都是自身興趣較為濃厚的學生,團隊成員以團隊的形式相互約束,教師掌控進度,大方向上布置任務,具體細節(jié)由學生自己團隊內部商討決定。整個過程不讓學生感覺壓力太大,但任務的驅動及團隊意識讓每一位學生形成了自我約束。
指導過程:遇到問題,先以團隊共同攻克,形成意見后報指導教師,教師根據(jù)意見,定奪最終方案。教師在進行問題總結時,依次聽取每個方案的意見,了解其為什么選取此方案,查閱哪些資料,明確優(yōu)點和不足。指導過程中,重在讓學生自己在探索的過程發(fā)現(xiàn)問題,從而學會和理解知識點。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鼓勵學生多問“為什么”,清楚“為什么”。
由于只是實踐探索,覆蓋面還不是很廣,目前只有部分學生和教師參與,如果項目時間獲得成功,將進行推廣。
三、項目實踐收獲
本次實踐探索已經圓滿完成了新能源電動鋼管車的焊接、裝配、調試和測試工作,探索獲得了比較大的成功。
(一)學習效率和積極性提高
項目將知識融入課題,以課題為載體,以問題為線索,往往一個問題,可引出一系列知識。知識點雖多,但是在問題探索中引出,相比于在教室學習,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明顯大大增強,學習效果提升很明顯,學生課余時間參與其中,有任務感驅動,實實在在在地實踐中學習知識,極大地提高了學習的效率和積極性。
(二)培養(yǎng)團隊合作能力
以團隊形式進行,進行任務分工又相互協(xié)作,遇到問題共同攻克,在擁有自己觀點的同時學會容納其他觀點,極大地提高了學生團隊協(xié)作能力,培養(yǎng)團隊合作精神。
(三)培養(yǎng)自信心
整個過程中注重每一個人的意見;項目圓滿完成,能在滿足安全的實驗環(huán)境下運行行駛,學生全程參與其中,親自動手完成??粗约汗タ艘粋€個難關最終完成作品,有比較大的成就感,為以后的學習打下了自信的基礎。(這一點非常重要)
(四)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
整個過程,注重每一個人的意見,發(fā)散思維,容納不同方案,不屈服于傳統(tǒng),只要合理,鼓勵創(chuàng)新。
(五)教師提升
本次項目,以青年教師為主要團隊負責人,帶頭進行技術探討和方案確定,科研和實踐動手能力得到訓練和提升,通過項目中存在的問題探索和反思,總結經驗教訓,并將其運用到教學中。
四、存在的不足與反思
1.由于本次實踐是初次探索,覆蓋面不廣,沒有讓更多的學生參與進來。基于此次的實踐,后期將進行總結,再進行推廣,擴大覆蓋面。
2.沒有相應的完整的規(guī)章制度和管理辦法,沒有完善的進入和退出機制,如個別同學在中途退出,又沒有可以替代的人選,新人加入對團隊進度和磨合有影響,這個問題將會在下一次實踐中探索團隊的磨合,完善相應準入和退出機制,健全管理辦法。
3.由于初次實踐,準備不充分,在材料采購、條件準備、各方協(xié)作尚不緊密和協(xié)調,走了很多彎路,后期將進行反思和總結。
4.由于本次項目全是在課余時間進行,對學生來說,課余時間可能有其他安排,犧牲空余時間,對學生的吸引力有限。正在考慮以選修課的形式進行,完成任務,形成成果,可核算相應選修學分。
5.忽視“精神報酬”:所謂“精神報酬”即對學生的付出和努力給以精神上、心理上的鼓勵和回報,對成果給予認可。在后期實行過程當中,探索將作品進行展示(如舉辦作品展等),公開場合進行表揚,對參與學生的成果給以榮譽證書表揚和鼓勵,同時,在普通學生中樹立良好形象,起到帶頭作用,營造積極動手實踐的良好氛圍。
本次實踐探索是初次在高職院校嘗試以科研項目為載體、以教師為指導、以學生自主參與為主的學習活動。教師通過項目驅動,問題引領、學生全程參與、實踐過程相對完整的學習活動,從而形成與以前不同的教學方式和師生關系,實現(xiàn)教師與學生的共同發(fā)展。
本次探索有著巨大的收獲,同時也暴露出一些不足。職業(yè)院校實踐應用能力本是職業(yè)教育的標志,教學方法的改革和教育模式的探索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實踐能力的提升方法和途徑萬千,本文提供的方法亦僅供參考,不管用什么辦法,以學生為本,符合本校專業(yè)實際、以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符合學生身心發(fā)展的實踐和提升才是最終目的。
參考文獻:
[1]楊海濤,王田,孔雨欣.提高高職院校學生專業(yè)實踐能力的有效途徑[J].北京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8,17(4).
[2]楊瓊芳.高職院校學生實踐能力培養(yǎng)現(xiàn)狀及對策研究[D].重慶:重慶師范大學,2013.
[3]馮廣杰,張雪艷.高職院校學生實踐能力提高的途徑思考[J].價值工程,2013(22).
[4]梁樑.高職院校青年教師培養(yǎng)管理機制研究[J].廣西教育(職業(yè)與高等教育版),2015(12).
[5]林晶.高職院校學生自主管理模式的構建[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3,10(4):67.
編輯 武生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