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可婷
[摘 ? ? ? ? ? 要] ?班干部在班級管理工作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分析當前中職學生干部存在的工作倦怠問題,從管理學的團隊激勵理論入手,通過完善組織架構、規(guī)范績效考核、建設團隊文化、加強干部培訓等策略,開展提高中職班干部工作積極性的實踐研究。
[關 ? ?鍵 ? 詞] ?團隊激勵;學生干部管理;工作倦怠;中職
[中圖分類號] ?G715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17-0120-02
“團隊”,即為實現(xiàn)特定目標而建立的相互合作、一致努力的由若干成員組成的共同體。中職學校班級管理中,班干部就是一個重要的工作團隊,是班級工作的核心力量,他們參與班級管理的具體事務,肩負著服務同學、組織活動、溝通協(xié)調等任務。
一、班干部工作倦怠的現(xiàn)狀及問題
面對繁雜的班級事務,部分班干部越來越找不到工作的動力,在情感、態(tài)度和行為上產(chǎn)生工作倦怠。在筆者調查中發(fā)現(xiàn),約25%的班干部出現(xiàn)工作消極的心理狀態(tài),約71%的班干部存在輕度或中度工作成就感不足的情況,長此以往必將影響班級管理。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1)由于班級沿用傳統(tǒng)班委崗位模式,設置不合理、分工不明晰;(2)學生不善溝通,單打獨斗完成工作,缺乏團隊協(xié)助;(3)班級內缺乏合理的考核或獎勵制度,學生鼓勵不足;(4)只關注干部的工作狀態(tài),卻忽視了對人才的培訓。
因此,筆者針對以上的管理不足,對班干部的組織結構進行優(yōu)化,建立基于團隊激勵機制的班干部管理模式,充分調動學生干部的積極性,使其實現(xiàn)自我發(fā)展需求的同時更好地為班級做出貢獻。
二、團隊激勵理論的內涵及主要類型
“激勵”是指一個有機體在追求某種既定目標時的意愿程度,是個體需要得到滿足的過程。激勵是團隊管理的核心,有效的激勵會點燃組員的激情,促使他們的工作動機更加強烈,使組員努力去完成組織的任務和目標。所以,從團隊激勵角度解決中職班干部工作倦怠的問題 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能減輕班干部在工作上的壓力與思想負擔,使學生干部團隊的效能得到最大限度發(fā)揮,同時也是科學的人力資源管理理念融入德育管理的新嘗試,加快中職學生向“準職業(yè)人”轉化。
在人力資源管理學中的經(jīng)典激勵理論認為,個人的需要具有豐富性和層次漸進性,常見的團隊激勵類型[1]如下。
(一)競爭激勵
設計或引入適當?shù)母偁幙梢源碳F隊成員的進取心,使他們力爭上游。在競爭氛圍下,通過小組合作來提高團隊的表現(xiàn),如設置定期的優(yōu)秀團隊獎勵、服務質量比賽等。
(二)薪酬激勵
在管理實踐中,絕大多數(shù)時候薪酬激勵的效果遠高于其他的激勵形式。而在班干部管理中,則主要通過“積分銀行”或者“德育素質績效分”等虛擬形式作為薪酬體現(xiàn)。筆者調查學生期待的激勵方式,發(fā)現(xiàn)80%的班干部選擇績效加分獎勵,這也是班干部工作滿足感的主要獲取方式之一。
(三)榮譽激勵
榮譽激勵是精神激勵的一種形式,是大家追求的基本心理目標,會使個人或團隊產(chǎn)生極大的振奮和鼓舞。因此為了激勵團隊與成員,需要組織構建合理的表彰體系,如老師親自表揚、在榮譽榜上刊發(fā)相關業(yè)績和照片、授予榮譽稱號等。
(四)愿景激勵
在管理實踐中,滿足成員個人發(fā)展愿景的需求往往是很好的激勵方式。例如,對班干部提供培訓或其他學習機會,讓每個成員在工作中能獲得職業(yè)生涯的發(fā)展。這類提升學習的愿景,對成員的激勵具有長久性、持續(xù)性和穩(wěn)定性,更有利于團隊的長遠發(fā)展。
三、中職班干部團隊激勵的主要策略
(一)建立班干部激勵型團隊組織架構
1.設立新型管理部門
摒棄以往的常規(guī)崗位設置形式,針對專項事務,開設6個主管部門。每一個部門均設立一名部長及1~2名成員,共同參與部門工作。堅持部長自主聘用原則,部長負責自行招聘成員,并給予部長分配部門工作、考核成員工作績效的自主權。其中店長部單獨運作,部門成員主要由各分店的店組長構成。
除了設立崗位外,還配套制作《班級崗位說明書》,梳理并明確班干部各部門負責的工作范疇,規(guī)定成員應該做什么、怎么做和在什么樣的情況下履行職責。在崗位說明書的指導下,對班干部的工作有明確的分工,有明確的任務和指引,避免出現(xiàn)“身在其位,不知其政”的現(xiàn)象。
2.建設競爭型分店團隊
模擬零售企業(yè)的連鎖店制度,6~8名學生組合為一個分店組,作為班級管理的基本單位。通過設置店長責任制,做到管理精細化。如日常的紀律管理、勞動值日、學習考勤等工作,讓店組長帶領組員共同協(xié)作完成,避免以往一個班委單獨面對全班學生開展工作的困難局面,大大提高店組長的自信心和積極性。同時從管理效果上,在外能提高班級管理的效率,在內能調動學生之間的互助合作,達到共同進步的效果。
其次是引入分店組競爭激勵機制。由分店部定期開展星級店組評估,從紀律、衛(wèi)生、學習、考勤等各方面綜合評定各分店的業(yè)績,并設立“五星級分店獎”,對組員及店組長予以績效獎勵,充分調動大家的積極性。
(二)建設激勵型績效考核制度
績效考核是對照工作目標和成果標準,評定成員的工作任務完成情況、工作職責履行程度的過程。績效與班干部的“素質積分”直接掛鉤,是其個人價值得以體現(xiàn)的直觀方式。因此,通過科學的績效激勵機制能促使班干部努力工作,積極合作,從而提升整體的管理水平。
筆者設計的績效考核方案包括定量的基本崗位績效與定性的工作成果績效。如學習部長除了承擔學習委員崗位的“基本績效”外,還要根據(jù)其管理班級學習工作的表現(xiàn),對該崗位的負責人予以工作效果與積極性評價,形成“成果績效”,最后把相應的績效評分與學生的“素質積分”同步。績效方案的制定應根據(jù)各專業(yè)、各班級的特點靈活調整,其中注意以下事項:(1)績效評價實行月考核制度,要保證激勵的及時性。(2)正激勵與負激勵的運用,應采取“獎勵為主懲罰為輔”的原則,但對屢教不改者應采用處罰的負激勵方式。(3)要加強非物質激勵在績效考核中的應用。如每月一次優(yōu)質服務部門表彰、定期在班級光榮榜與家長群公布事跡及照片、大力表揚嘉獎以及老師在班會等公開場合的表揚鼓勵等。
(三)營造激勵型團隊文化
良好的班級文化會對所有干部產(chǎn)生一種內在的激勵作用,讓大家感受到老師對他們工作投入的關注和認可,因此筆者基于精神激勵、榮譽激勵等理念設計了激勵型團隊文化,具體如下。
1.設置星級評優(yōu)宣傳欄,加強競爭激勵
每月開展“星級評優(yōu)”工作,針對管理部門評出“五星級服務獎”,對各分店組評出“五星級分店獎”。獲獎部門或小組,發(fā)布優(yōu)秀事跡在班級的文化育人園地以示鼓勵,同時部門的負責人及成員均獲得“獎勵績效”等物質獎勵。
2.引入頒獎儀式,強化榮譽激勵
榮譽是班級“人文”關懷的最好體現(xiàn),滿足班干部自我實現(xiàn)的需要。筆者定期在班會上設計隆重的頒獎儀式,并邀請部門負責人和店長分享獲獎感言,同時會在光榮榜和家長群進行鼓勵表揚。
3.創(chuàng)設團隊福利
根據(jù)班級的具體情況,設置福利特權。例如:每月調整位置優(yōu)先權、每月衛(wèi)生承包區(qū)域優(yōu)先選擇權、班干部班級活動優(yōu)先承辦權等。通過發(fā)揮學生群體的創(chuàng)新力,在缺乏真實物質獎勵的基礎上,創(chuàng)設不同的福利給予每個崗位的班干部更大的鼓勵。
(四)開展豐富的班干部培訓
首先,在入職前開展崗前培訓,解釋《班級崗位說明書》,明確工作職責,了解工作流程。其次,每周常規(guī)班干部工作總結會,針對存在的問題及時反饋處理。最后,每月開展多樣化的專題培訓,如“如何管理勞動值日”“晚休紀律怎么管”“手機班級公約制定”等。并通過案例分析、分組討論等形式,讓學生干部積極主動地參與其中,開展頭腦風暴,各抒己見,增強培訓效果。
綜上所述,預防班干部工作倦怠是一項長期、持續(xù)、復雜的管理工作,只有結合中職學生的心理及成長特點,融合班級管理的實際情況,并與科學合理的激勵機制相結合,才能緩解班干部的工作壓力,促進合作交流,滿足歸屬需要,持續(xù)有效地激發(fā)學生干部工作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
參考文獻:
姚裕群,孔冬.團隊管理[M].長沙:湖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83-89.
編輯 王 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