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輝
[摘 ? ? ? ? ? 要] ?書法是我國獨具魅力的藝術瑰寶,在藝術百花園中綻放著獨特的風韻。書法是人審美意識的體現,蘊含著人的智慧與創(chuàng)新能力。在素質教育背景下,學校開展書法教育對學生有著重要意義,學生通過學習書法,不僅能夠陶冶情操、開發(fā)智力、鍛煉意志品質,還能繼承和發(fā)揚祖國的優(yōu)秀文化。
[關 ? ?鍵 ? 詞] ?書法教育;素質教育;重要意義
[中圖分類號] ?G712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17-0028-02
書法是我國獨具魅力的藝術瑰寶,在藝術百花園中綻放著獨特的風韻,在推行素質教育的今天,開展書法教育對學生未來的成長有著深遠的影響,學校要安排一定的時間優(yōu)化教學方法落實書法教育,在學生的心中播下文化的種子,使他們了解中國的民族文化并懂得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
一、問題的提出與背景分析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計算機的普及與具有強大功能的手機的大眾化,古人創(chuàng)造的手寫漢字的表達方式已被鍵盤的敲打、數字化的輸入所代替,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變得觸手可及。加之在應試教育下,學習英語的熱潮一浪高過一浪。在這種大時代背景下,我國學生的漢字書寫水平呈下降趨勢。
近年來,隨著我國國際地位的提高,獨具魅力的中華傳統(tǒng)文化受到外國學者與有識之士的好評,千姿百態(tài)的書法歷經千年經過文人藝術家的開辟和拓展,已逐漸發(fā)展為蘊含豐厚文化內涵的抒情表現藝術,引起了越來越多人的重視。隨著國際文化交流的快速發(fā)展,書法成為我國文化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形象大使”,對此,很多國內學者呼吁,在義務教育階段應建立一套完整的書法教育制度,以弘揚中華傳統(tǒng)文化,向世界展示中華文明中最具特點的文化藝術樣式。
鑒于中華傳統(tǒng)文化被國內外眾多有識之士所注目與喝彩,許多學者和廣大學生家長都強烈呼吁在義務教育階段對學生進行書法教育。書法藝術是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應發(fā)揚光大。隨之教育部也下發(fā)了有關文件,著重強調寫字教學的重要性,學校要從實際出發(fā),結合各學科的特點開設與書法教學相關的課程,也可通過學校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及組織學生活動等多種形式開展書法教育。2012年4月,教育部對新課程標準的內容做出了具體決定,強調書法教育要堅持硬筆教學和軟筆教學相結合。要把書法教育納入學校的教學體系,學生要分年齡、分學段對硬筆與軟筆書法進行學習。
目前,一些省份的學校開設了多種形式的書法活動,有的學校還開設了書法課程。2009年,“首屆全國大中小學生規(guī)范漢字書寫大賽”是自新中國成立六十年的第一次由教育主管行政部門所組織的具有全國范圍學生參與的書寫規(guī)范漢字比賽。為全面貫徹落實教育部關于學校要加強寫字教學的若干意見的精神,重視加強培養(yǎng)和提高青少年的規(guī)范漢字書寫能力,甘肅省天水市自2009年至今已連續(xù)成功舉辦了多屆學生規(guī)范漢字書寫比賽。
所有跡象表明書法教育已受到了重視,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書法課納入學校教育體系的同時,我們也看到目前學校面臨的許多困難,書法教育存在一些困惑,譬如,書法教學硬件設施和軟件制作需要改進與完善;在書法教學過程中,教師過于重視漢字書寫技能方面的訓練,而書法所體現的美育功效被忽視,在新課程理念下,書法教學模式和方法仍需進一步改革,書法教師緊缺、高素質的書法教師難覓,這些問題的存在影響了高效課堂的建設。一些學校的書法教育不能適應素質教育的要求,這不得不使人們對書法教育的發(fā)展深感憂慮。
二、漢字與書法
漢字是一種符號,是負載中華文化的重要載體,也是形成中華文明的基本元素,運用它,既可以交流思想感情,也可以記錄事件、傳達信息,推動社會與科學的發(fā)展。追根溯源,漢字是人們因社會生活的需要而產生的。遠古時代,生活在中華大地的先民們用畫圖的方法將對象的形象描摹下來,成為表示這個事物對象的符號,這樣便于人們交流思想情感與生活勞動。隨著時光的流逝與生活的發(fā)展,圖畫逐漸地轉成了文字,這就是最初的象形文字。中國的書法是漢字發(fā)展歷程中的重要章節(jié),是中華藝術美與民族精神的體現,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藝術瑰寶。它形象鮮明地彰顯出中華民族的審美定位與內心情感,是幾千年中華民族歷史文化的一個縮影。從漢字書法來看,象形是漢字造型的基礎,書法由圖畫符號到創(chuàng)造定型,是經過數千年文人與藝術家的開辟和拓展而逐漸形成的,字體也因此在不斷地演變和發(fā)展,成為負載豐富文化內涵的抒情藝術。
凝望書法藝術的產生與發(fā)展歷程,我們可以看到書法是我們祖先智慧與創(chuàng)造力的結晶,它富有生命與情感,一筆一畫都凝鑄著歷代藝術家的心血與生命體驗。
書法是祖國藝術的瑰寶,在藝術百花園中綻放著獨具的風韻,在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今天,面對異彩紛呈的書法藝術,我們在自豪的同時要肩負起繼承和發(fā)揚歷史的重任。全面推進書法教育是中華民族的偉大事業(yè),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開始。書法教育肩負著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歷史使命,書法教育可以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和健康人格,加強書法教育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
三、素質教育下開展書法教育的重要性
學校的書法教育兼具實用性和藝術性的特點,從實用性角度到藝術性角度,以書法啟蒙和普及為抓手,立足于提高學生的書寫水平和提升書法欣賞的素養(yǎng),作為傳承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徑,是一項具有豐富內涵、廣闊外延的教育教學活動。教育部明確強調,書法教育是基礎教育中的一項重要內容,通過書法教育提高國民的綜合素質,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和健康人格。加強書法教育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所以學校要安排一定的時間對學生進行書法教育是應該而且是必要的。我個人認為書法教育的重要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有利于傳承祖國的傳統(tǒng)文化
我們的祖先從結繩記事開始就對文字有著深厚的感情,漢字通過幾千年的演變,記錄了中華民族的文明歷史,人類有今天的文明,漢字功不可沒,一部《論語》時隔兩千多年仍在指導著世人的道德規(guī)范,一部《史記》為我們提供了以史為鑒的詳盡事實。
正確使用漢字,首先需要規(guī)范地書寫,用來傳遞信息,凸顯語文的工具性,如果書寫不規(guī)范,就會影響漢字的使用效果,作為學生只有規(guī)范書寫漢字、了解漢字,才能更好地傳承祖國的傳統(tǒng)文化。原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劉炳森曾這樣說:“寫字是基礎工程之一,是中華民族的面孔,應把寫字教學搞好,特別是基礎教育太重要了,新來一個教師,學生就看他的板書寫得好不好,字寫得好就崇拜他。日本把書法教育作為美育寫入憲法,我們加強對少兒的寫字教學太重要了,是功德無量的事?!笨梢姡?guī)范書寫漢字的意義非常重大,規(guī)范學生漢字的書寫,其根本宗旨在于提高學生的寫字質量,同時發(fā)揮寫字教學的育人功能,提高教育對象的整體素質,從而達到良好的傳承祖國傳統(tǒng)文化的目的。
(二)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
書法是中華文化中獨具風韻的藝術,兼有兩種文化因素,即漢字和審美因素。當前,學校要把書法作為審美教育教學來開展書法教育。魯迅先生說過:“中國文字有三美,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庇捎跐h字起源于象形字,每個字的形體結構和點畫線條都含有美的特征。鑒于書法自身具有的這種特殊美,在學校對學生開展書法教育,既能培養(yǎng)學生正確書寫的能力,也能培養(yǎng)學生欣賞藝術美的能力,書法學習的過程是一個對美進行領略欣賞、感受體驗、表達表現、追求探索的過程,筆者認為,在對學生進行書法教育時,教師要選擇優(yōu)秀的書法藝術作品,啟發(fā)學生體會點線美、結體美、空間美和意象美,領略作品中所蘊含的風格美。學會用筆、結構及章法,從而使學生通過感官的賞析和親身實踐產生審美取向,受到審美教育。在學生對美的辨析能力、感知力、感悟力逐漸提高的同時,學生的書寫水平也會逐漸提高。教學實踐證明,在學校中開展書法藝術教育是培養(yǎng)學生審美能力的有效途徑之一。
(三)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
中國的書法是漢字發(fā)展歷程中的重要章節(jié),是中華藝術美與民族精神的體現,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藝術瑰寶。它形象鮮明地彰顯出中華民族的審美定位與內心情感,是幾千年中華民族歷史文化的縮影。書法教育作為一門人文性非常強的課程,書法教師要抓住這一特點對學生施教。人文素養(yǎng)是文化素養(yǎng)的重要內容,歷史上有些非常著名的書法家,如顏真卿、黃庭堅,不僅有著高超的書藝,更具高尚的人品、寬闊的胸懷,豐富的書學、文學、史學、哲學等多方面的理論知識和藝術修養(yǎng)。所以,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書法教育時,充分運用書法及習字教學過程中所包含的各種各樣人文資源,讓學生明白寫好書法不僅要掌握運筆用墨的方法,而且要提高自身的思想品質,要寫好字,不光要學習名家的書法技藝,還要學習名家的高尚品質。書法創(chuàng)作者如果不具備堅實的綜合人文素養(yǎng)基礎,是不會創(chuàng)作出經得起人們欣賞和推敲的優(yōu)秀書法作品的。從而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與道德品質。
(四)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潛能
書法教育不只是對文化進行傳遞的過程,還是對文化加以生成的過程。經科學實驗證明,練習書法可開發(fā)大腦的功能,尤其可開發(fā)人腦的潛能。學生通過寫字的間架與布局,增強整體上掌握事物的思維能力,學生通過書法創(chuàng)作可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思維。因此,教師在書法教學中要優(yōu)化教學方法,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結合學生的思維發(fā)展特質,加強對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的培養(yǎng),讓學生在書法實踐中展現自我,在繼承中發(fā)展和超越自我,只有這樣書法教育才會有生命力,才能激發(fā)釋放學生的創(chuàng)造潛能,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讓身心得到全面發(fā)展。
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今天,傳承和發(fā)揚中華優(yōu)秀文化是當代教育工作者的職責,讓書法走進課堂,通過書法教育提高學生的寫字水平,增強學生的藝術欣賞能力,促進學生良好的品德和堅強意志的形成,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具有重要而深遠的意義。
參考文獻:
[1]董金山.淺談書法教育的重要性[J].學周刊,2017(6):82-83.
[2]邵媛.淺談新課程背景下的小學書法教育[J].藝術教育,2014(9):136-137.
編輯 馮永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