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設計符號,是藝術與生活融合的體現。為此,本文在闡述藝術設計符號特征基礎上,通過造型設計、形象設計等方面,探究藝術設計符號在展示設計中的運用形式,以達到把握藝術開發(fā)要素,促進社會藝術展示形式多層次轉變的目的。
關鍵詞:藝術設計符號;展示設計;藝術融合
一、引言
藝術源于生活而應用于生活,隨著大眾生活水平逐步提升,文化藝術領域的發(fā)展也在不斷延展。為了迎合當代文化藝術的時代化轉變需求,設計者把握藝術設計的形態(tài)和規(guī)律,是彰顯藝術運用價值的首要條件。
二、藝術設計符號特征
藝術設計符號,是設計者個體抽象構思具體化的表現,它是感性和理性的交融體,也是藝術創(chuàng)新的源泉[1]。簡單來說,藝術設計符號的特征可概括為:一是情感傳承性。藝術設計符號的產生、創(chuàng)新,均是源于設計者內在情感設計的表達,因而主觀情感性最為明顯。二是創(chuàng)新性。藝術設計符號的好壞,主要是依靠藝術設計是否具有創(chuàng)新特色加以判斷,因而,這也是其價值判斷的主導性依據。三是價值性。即,藝術設計符號在展示設計中的運用應具有存在的意義,能夠服務于社會。
三、藝術設計符號在展示設計中的應用
筆者將藝術設計符號在展示設計中的應用方式歸納如下:
(一)造型類設計符號的運用
所謂造型類設計符號,就是依據物體的想象模擬而設計出來的藝術作品,按照其產生的形態(tài)不同,可分為抽象和寫實兩類。寫實類,就是直接進行物體外部形態(tài)的“模擬/模仿”[2]。比如,展示設計中的鏤空隔斷,曲線型座椅等,均是寫實類藝術設計符號運用的展示。而抽象類,就是以一定的審美視角為基礎,對設計符號進行設計形態(tài)的改變,以實現設計物體意義與內涵的進一步升華。比如,展示設計中經常運用的藝術字以及富有深層含義的特殊形態(tài)雕塑等等,這些都是展示設計中較為常見的造型抽象型設計符號運用狀態(tài)。此外,無論是抽象還是寫實類造型設計符號,在幾何圖形層面的運用都展示出極大的趨向性。為此,進行展示設計中藝術設計符號運用時,可以適當地以幾何符號為跳板,增加設計的靈活度。比如,采用橢圓形、半圓等形態(tài)進行造型類設計切割等等,這些都是設計分析的實踐方法。
造型類設計符號的合理運用能夠借助一定的物質載體,構建更為直觀的藝術展示傳播窗口。同時,依據展示設計的不同需要,造型類設計可以從展示作品的欣賞層面上進行調節(jié),它的運用具有較為廣闊的適應性,是平民化、大眾化展示設計藝術創(chuàng)造的相關性條件。
(二)引導型設計符號
引導型設計符號,是指將藝術與目標導向性作用結合起來,是藝術性與實用性相互融合的直接性體現。一般來說,引導型藝術設計符號不會單獨存在,它是與其他類載體相互關聯,同時,引導型藝術設計符號必須具有一定的指導性作用,否則其設計價值將變得非常低。
比如,以傳統(tǒng)文化展示館為例,若設計人員想要將引導型設計符號巧妙的融合其中,可以按照以下要點進行操作:1.結合展示館的空間規(guī)劃圖,從宏觀層面對引導型藝術設計符號應用情況加以分析;2.設計一個與本次展示主題相互吻合的引導符號,貫穿于路標、展示展品介紹、展示展銷書面文件等等領域;3.結合書畫、珠寶、服飾、民俗等方面的展示情況,分別選取代表性特征進行引導符號設計。其中包括服飾部分采用“祥云”等具有服裝特色的藝術,字畫部分以“隸書、楷體”等作為引導符號的設計創(chuàng)新因素;4.藝術設計引導符號設計應保障其應用價值、審美大眾化的特征,進而實現其“裝飾”性和“指引”性的有機結合。
藝術設計符號在展示設計中的運用,一方面在于以設計符號去展示藝術色彩特點,一方面是要突出在展示設計中的應用價值,兩者兼容并包,才是藝術設計符號實際應用形式。
(三)形象比喻型特征符號
所謂形象比喻型特征,是指以形象設計物為基礎,通過某種藝術特征的融合,將其與大眾文化意識結合起來,進而創(chuàng)建一個協(xié)調、具有內涵性質的藝術展示形式。
其一,深層文化意蘊的設計符號形態(tài)。此類藝術設計符號是借助社會文化形態(tài),將展示設計的外觀進行形象化。比如,展示設計中通常選用紅色、黃色作為東方傳統(tǒng)的代表色,而以綠色、藍色作為展示設計中自然環(huán)境創(chuàng)造的色彩,這就是從文化縮影的視角上進行深層文化意蘊運用的展示。
其二,時代化的時代符號特征。即,藝術設計符號要結合時代發(fā)展的基本元素,實行展示設計的把握。比如,采用原木結構搭建展臺,展示應用結束后,木材還可以作為原材料進行加工生產;運用智能化程序創(chuàng)造虛擬展示廳,可以減少外部展示產品擺放、搬運的過程,降低展示空間設計的成本;抑或者是進行空間縮影展示等方式,在展示空間中進行作品展覽,迎合展示設計的需要等。也就是說,時代化藝術設計符號的應用形態(tài),在某些程度上更為多元,其融合運用的點也更為新穎,在當代社會發(fā)展中的設計融合較為自由。
四、結論
綜上所述,藝術設計符號在展示設計中的運用研究,是藝術開發(fā)與綜合運用的理論歸納。在此基礎上,本文通過造型類設計符號的運用、引導型設計符號、形象比喻型特征符號等方面,探究藝術設計符號運用形式。因此,文章研究結果,將為藝術資源創(chuàng)新開發(fā)提供變革思路。
參考文獻:
[1]林芝.生命力的符號——OCAD藝術設計學院視覺形象的情感密碼[J].建筑與文化,2020(01):168-170.
[2]張瑤.傳統(tǒng)戲曲藝術符號與中國現代藝術設計的相互影響[J].藝術評鑒,2019(21):168-169.
作者簡介:曹瑜珂(1998.10-),女,回族,籍貫河南省開封市,學歷為本科,河南大學,研究方向為藝術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