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海悅 陳景風
摘要:趣味性設計符合現代審美觀念,滿足現代情感需求。旨在發(fā)揮藝術陶瓷的獨特生命力,構建藝術陶瓷與人們之間內心情感的橋梁。分析藝術陶瓷的特征,探討其在造型、裝飾等方面的趣味性表現,并以此為基礎探究其未來發(fā)展方向。藝術陶瓷趣味性設計一方面有著美的形式,另一方面對于其藝術價值、精神內涵的表達更為突出,滿足現代人追求“趣味”的精神需求。
關鍵詞:藝術陶瓷;趣味性;設計
藝術陶瓷設計依托于一定的生活方式和需求而產生。一方面,人們在物質得到滿足的前提下,對精神世界的需求逐漸提升,促使藝術陶瓷開始了趣味性的設計創(chuàng)意:另一方面,設計師的設計方向和目的逐漸提升,一定程度上推進了趣味性設計的發(fā)展。于藝術作品而言,多樣化的形式語言是藝術作品的發(fā)展趨勢,在此大環(huán)境下出現了豐富的設計理念與方法,旨在倡導新的生活方式。這些雅致有趣的藝術陶瓷,在當前生活忙碌的狀態(tài)下,鮮明的時代特征和濃郁的形式美促使人們審美的價值觀念不斷提升,趣味性藝術陶瓷越來越受人們的喜愛。
一、趣味性設計的含義
趣味性設計是指在藝術陶瓷的造型、裝飾手法以及創(chuàng)作理念,經過設計師有規(guī)劃、有目的的藝術加工給受眾帶來樂趣的愉悅體驗。思想上的童趣、稚趣,抑或是造型裝飾上的意趣皆是趣的表達。趣味性設計是幽默風趣的情感回歸,為作品與人構建情感橋梁的同時為藝術陶瓷注入生命力,最終為受眾帶來一場視覺盛宴,這便是趣味性設計突出的情感魅力。設計師自由的創(chuàng)作手段、獨特的思維模式都將是藝術陶瓷趣味性設計的表現。藝術陶瓷極大地滿足了人們的生活需要,越來越多的設計師投入到藝術陶瓷的創(chuàng)作中來,為藝術的多樣化注入新鮮活力。
二、趣味性在藝術陶瓷中的設計方向
趣味性設計可以通過整體設計、個性化設計和情感化設計展開。整體設計是指對于細節(jié)的把握和整體效果的全新設計,是藝術陶瓷體現趣味性設計的一種嘗試,其強調的是整體,要求造型、色彩、結構、比例等內部元素相互對應、相互協調,體現出最佳設計形態(tài),使作品更具藝術感染性。個性化設計中,異想天開是設計思維最重要的方法,在進行設計時,需要敢于打破固有的形態(tài),思維大膽的創(chuàng)造新的形象,巧妙地運用個性化設計能夠最大限度彰顯作品的個性與創(chuàng)新點,體現設計中的趣。情感化設計中趣味性的體現主要通過趣味與情感的相融來表達?;谝匀藶楸镜脑O計理念,情感化設計囊括了人的內心需要和情感訴求,給受等因素,使得藝術陶瓷的設計越來越傾向于趣味性,從而更好地滿足受眾群體的需求。人們的生活需求對藝術陶瓷的要求越來越高,趣味性設計是藝術陶瓷發(fā)展方向的細化。
三、趣味性在藝術陶瓷中的表現方式
造型是藝術陶瓷設計的重要體現。藝術陶瓷的趣味性源于生活、自然,源于設計者好玩有趣的靈感,設計者要于常規(guī)基礎上大膽的創(chuàng)新、改變,在設計中有選擇地進行處理和變化。如運用抽象、簡化、比擬、重組等手法,使藝術陶瓷更具個性趣味。常見的藝術陶瓷造型可以通過仿生、契合、律動在形態(tài)上體現。仿生指設計師以自然界動植物等的外部形態(tài)作為參照物,結合設計目的進行創(chuàng)新,再賦予其鮮明的生命特征與意義,給人一種積極向上的感覺。契合是指通過正負形態(tài),使多個元素產生聯系,每個元素既具有獨立性,組合又產生新的效果,為藝術陶瓷增添新鮮趣味。律動是對元素進行規(guī)則或不規(guī)則的排列和反復而產生的抑揚頓挫之感。在藝術陶瓷造型中,充分發(fā)揮想象,創(chuàng)造新樣式,就可以豐富趣味性。
相對造型而言,裝飾顯得更加直觀。裝飾須以理想的形態(tài)為依托,才能達到美化裝飾的目的。材質能夠刺激人們視覺感官,是藝術陶瓷表現趣味性的重要因素。金屬的質地給人典雅光潔之感,木材的自然無華給人諸多生活的思考。此外,圖案的題材選取和寓意同樣讓藝術陶瓷的趣味“活”起來。新穎美妙的圖案能夠達到引人入勝的效果,如獨特的構想,新奇的構圖是組成有趣圖案的關鍵。再者,色彩作為傳遞信息的媒介,是藝術陶瓷趣味性設計不可或缺的關鍵要素。不同的釉色具有不同的藝術效果,能夠給人強烈的視覺感知,并且能夠體現使用者的格調,釉色的深淺,色調以及合理的運用釉色都是表達趣味性設計的重要手段。當然,泥料與色料的擇取,窯溫的差異也是影響藝術陶瓷趣味性設計的重要因素??傊?,趣味性設計的實現可以從裝飾的眾多因素中來獲得藝術陶瓷的藝術性。
四、結語
趣味性設計建立在個性時代基礎上,是人性化的重要體現。在當下相關設計中,設計師要有超前意識,在延續(xù)傳統(tǒng)陶瓷文化的同時,以更加合理的手段設計出具有創(chuàng)新感和趣味性的藝術陶瓷,為人們的精神和情感世界服務,更好地實現設計以人為本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李正安.陶瓷設計[M].杭州: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2002.
[2]唐黎標.現代陶瓷藝術發(fā)展之我見[J].陶瓷,2018(08):74-76.
作者簡介:朱海悅(1992-),女,漢族,河北石家莊人,華北理工大學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產品設計與應用研究;陳景風(1959-),男,漢族,天津薊縣人,華北理工大學研究生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