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慧娟
[摘要] 目的 分析評價外科護理管理中層級護理管理模式的應用效果。方法 采取隨機分組法,將該院在2018年1—12月收治的90例外科患者分成兩組,其中對照組45例采取常規(guī)外科護理管理方法,觀察組45例則采取層級護理管理模式,進一步比較兩組護理管理效果。結(jié)果 ①在患者對護理管理服務的滿意度評分、護士護理管理質(zhì)量評分方面,觀察組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②觀察組并發(fā)癥總發(fā)生率為8.89%,與對照組的33.33%比較明顯更低(P<0.05)。結(jié)論 在外科護理管理過程中,采取層級護理管理模式效果顯著,能夠提高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同時提高護士護理管理質(zhì)量,并降低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因此,值得采納及應用。
[關鍵詞] 層級護理管理;外科;護理管理;管理效果
[中圖分類號] R4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9)07(c)-0109-02
Application Research of Hierarchical Nursing Management Mode in Surgical Nursing Management
YAO Hui-juan
Liuqing Street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Lanshan District, Linyi, Shandong Province, 276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and evaluat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the level nursing management mode in surgical nursing management. Methods A randomized grouping method was used to divide 90 surgical patient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2018 into two groups. Among them, 45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underwent routine surgical care management, and 45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underwent hierarchical nursing management. The model further compares the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of care management. Results ①In the patients' satisfaction scores of nursing management services and the quality of nursing care management,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P<0.05). ②The total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8.89%,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33.33%)(P<0.05). Conclusion In the process of surgical care management, the effect of adopting a hierarchical nursing management model is significant, which can improve the patient's satisfaction with nursing services, improve the quality of nursing care management, and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patient complications; therefore, it is worthy of adop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Hierarchical nursing management; Surgical; Nursing management; Management effect
為了提高外科護理管理工作的質(zhì)量,有必要注重外科護士職業(yè)素養(yǎng)的提高。從醫(yī)院角度考慮,可以通過加強外科護士的管理,使外科護士按照規(guī)范流程加強外科護理工作的開展,使外科患者獲得全面、溫馨、有效的護理管理[1-2]。該次一共納入該院外科患者90例,入選時間在2018年1—12月,其目的是分析評價層級護理管理模式在其中的應用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該次納入研究的90例外科患者均知情簽署相關醫(yī)護同意書,排除不愿積極配合該次實驗者。按隨機數(shù)字分組法分成,觀察組45例中,男性25例、女性20例;年齡分布在20~67歲,平均為(45.7±1.2)歲。對照組45例中,男性26例、女性19例;年齡分布在21~65歲,平均為(45.6±1.3)歲。在一般資料方面,兩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備可比性。
1.2? 方法
該次對照組針對入選的45例患者采取常規(guī)護理管理方法,嚴格按照外科常規(guī)護理管理流程執(zhí)行,及時處理護理管理期間出現(xiàn)的問題,確?;颊攉@得較為有效的護理管理。觀察組則采取層級護理管理模式,首先將外科護士分為NO、N1、N2、N3、N4 5個層級,針對不同層級的護士布置不同的護理任務,包括。
①NO級。指的是上崗6個月內(nèi)的護士、護理專業(yè)畢業(yè)1年內(nèi)的護士及實習護士,主要的護理任務包括:對患者的病情進行嚴密觀察,并對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征進行嚴密監(jiān)測,若存在異常問題,需及時告知責任護士。同時,做好護理環(huán)境干預工作,規(guī)范護理文書記錄。
②N1級。指的是具備>1年工作經(jīng)驗,且具備初級職稱的護士,主要任務為執(zhí)行醫(yī)囑,需獨立完成相關患者的護理操作,并配合責任醫(yī)生對患者進行常規(guī)醫(yī)治。此外,可以在上級護士的指導下進行一些常規(guī)的風險護理操作。
③N2級。指的是具備>3年臨床護理經(jīng)驗,且具備護師資格證的護理工作人員,主要負責患者的創(chuàng)傷性及侵入性等風險護理操作,同時負責相關實習護士的培訓工作,對NO、NI級護士給予護理技術(shù)方面的指導,確保護理管理工作的完善、有序進行。
④N3級。指的是具備>10年臨床護理經(jīng)驗的護理工作人員,且具備主管護師資格證書,主要負責高風險及高難度的護理操作,針對復雜疾病的患者制定有針對性的護理方案,并針對外科護理管理工作持續(xù)改進,確保外科護理管理工作的實時性及有效性。
⑤N4級。指的是副主任護師,具備國際??谱o士證書的主管護師,主要負責外科護理管理工作,針對日常護理管理工作的不足,融入先進的護理理念,加以改進,并分配下級護士負責相關的護理工作,確保整體護理管理工作的效率及質(zhì)量得到有效提高。
1.3? 評價標準
患者對護理管理工作的滿意度評分、護士護理質(zhì)量評分為0~100分,評分越高,代表護理滿意度及護理質(zhì)量越好。此外,比較兩組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統(tǒng)計并發(fā)癥發(fā)生率。
1.4? 統(tǒng)計方法
該次使用SPSS 21.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該次涉及的計量資料和計數(shù)資料;其中,計量資料使用(x±s)表示,并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百分率(%)表示,并用χ2檢驗;此外,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jié)果
2.1? 兩組護理管理滿意度及護理管理質(zhì)量評分情況比較
在患者對護理管理服務的滿意度評分、護士護理管理質(zhì)量評分方面,觀察組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45例患者中,肺部感染1例、切口感染1例、壓瘡2例,并發(fā)癥總發(fā)生率為8.89%;對照組45例患者中,肺部感染5例、切口感染4例、壓瘡6例,并發(fā)癥總發(fā)生率為33.33%。在并發(fā)癥總發(fā)生率上,觀察組明顯低于對照組,兩組數(shù)據(jù)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以往臨床外科護理管理工作中實施常規(guī)護理管理方法,存在缺乏系統(tǒng)護理管理內(nèi)容及方法的問題,難以提高外科護理管理的整體效率及質(zhì)量水平[3-4]。因此,該次在此基礎上提到了層級護理管理模式的應用,即針對外科護士的護理經(jīng)驗水平、職稱情況,合理地進行分級,然后根據(jù)不同級別的護士分配相對應的護理管理責任,確保外科護理管理工作的系統(tǒng)性及合理分配。有學者表示,層級護理管理模式在外科護理管理工作的應用,能夠提高外科護理管理工作的質(zhì)量,使護士的責任意識增強,進而提高護士的護理水平,同時提高患者對對外科護理管理工作的滿意程度;該次得出了與之較為相似的研究成果[5-6]。
在該次研究中,采取層級護理管理模式的觀察組患者,在護理管理滿意度評分上明顯高于采取常規(guī)護理管理的對照組;同時,觀察組護理管理質(zhì)量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此外,觀察組患者并發(fā)癥總發(fā)生率僅為8.89%,明顯低于對照組的33.33%;從中可知,層級護理管理模式在外科護理管理工作中應用具備可行性及有效性。該研究者認為,還有必要加強對各層級護士的護理培訓,提升各層級護士的護理技巧能力水平,進一步促進外科護理管理工作整體質(zhì)量的提高。
綜上所述,在外科護理管理過程中,采取層級護理管理模式效果顯著,能夠提高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同時提高護士護理管理質(zhì)量,并降低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因此,值得采納及應用。
[參考文獻]
[1]? 沈玉美.層級護理管理模式對外科護理管理效率的影響[J].中醫(yī)藥管理雜志,2018,26(3):68-70.
[2]? 付美玲.優(yōu)質(zhì)護理管理模式在外科護理中的應用探討[J].中國衛(wèi)生產(chǎn)業(yè),2018,15(14):69-70.
[3]? 耿曄.層級護理管理模式在外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衛(wèi)生產(chǎn)業(yè),2016,13(31):103-105.
[4]? 黃冬.淺析層級護理管理模式在外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臨床醫(y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7,4(24):107-108.
[5]? 婁益巖.層級護理管理模式在外科護理管理中應用管理的方法及效果[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6,11(24):297-298.
[6]? 陳雅卓.探討層級護理管理模式在外科護理管理中應用的方法和效果[J].中國衛(wèi)生產(chǎn)業(yè),2016,13(19):147-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