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鴛鴛
摘 要:在教育實踐中,筆者深深體會到,智力障礙生隨班就讀也要遵循自然發(fā)展規(guī)律。自然界萬事萬物的發(fā)展本來就不平衡、參差不齊。但它們都在發(fā)展,不管是高大的還是矮小的,強壯的還是軟弱的,它們都各具自己的優(yōu)勢和特點,都會按著自己的方式不斷發(fā)展和成長。智力障礙隨讀生同樣是祖國的花朵,需要知識的學習,需要情感的賦予,需要人格的塑造。教師要為他們提供學習條件、機會、環(huán)境和恰到好處的幫助,采用靈活多樣的方法,他們也會按著自己的方式、速度和特點去學習和成長。
關(guān)鍵詞:智力障礙隨讀生;家校結(jié)合;培養(yǎng)自信
一、背景資料
小陸,女,10歲,小學四年級學生,出生于教師之家,父母學識淵博,通情達理。小陸智力明顯低于正常學生,性格自卑、內(nèi)向。在溝通方面與人存在很大的障礙,表達含糊不清,只會簡單的只言片語。有書寫困難,只會簡單的臨摹。課堂上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有時會無故發(fā)脾氣,甚至撕掉作業(yè)和試卷。有時會離開座位影響其他同學,擾亂課堂紀律。生活上基本能自理,能做簡單家務(wù)。學廣播操反應(yīng)慢,動作不協(xié)調(diào)。經(jīng)專業(yè)醫(yī)院進行疾病診斷,診斷結(jié)果為:智力殘疾(肆級)。
二、原因分析
據(jù)醫(yī)院診斷和家長的介紹,孩子出現(xiàn)這種情況的主要是先天因素。據(jù)家長的描述,在小陸嬰幼年時期,主要由祖輩撫養(yǎng),父母都忙于進修,疏于照料。等到小陸2歲多還不會說話時,父母才開始尋醫(yī)問藥。盡管也有做一些康復(fù)治療,但進展仍不夠理想。
身為知識分子的小陸媽媽,因接受不了自己的孩子是智力障礙者,一直采取回避的教育方式,而且長期處于抑郁狀態(tài),情緒非常不穩(wěn)定。小陸爸爸對孩子也缺少足夠的關(guān)愛,造成教育上父親角色的缺席。教育的壓力都在媽媽身上,而媽媽長期低迷的狀態(tài)對孩子的情緒和身心影響非常大。
三、輔導(dǎo)策略
(一)加強與家長的溝通交流
多次與家長會談、家訪,讓家長學會特殊的家庭教育的方法,并能正確對待殘疾兒童,積極鼓勵、幫助孩子。
在一年級剛接手這個班時,就多次與小陸父母進行約談,全面了解孩子的情況,并用小本子記錄下來。通過多次面談、電話談,筆者對小陸的情況有了較為全面的了解。
在與家長的多次溝通中,筆者除了更全面地了解孩子的情況外,還讓家長學習特殊的家庭教育的方法,讓家長真正從孩子的實際情況出發(fā),做到因材施教。同時,為了讓小陸媽媽更好地了解小陸和同學們之間的互動,筆者邀請她參加了班級的家長委員會。這樣既能增加家長對學?;顒拥膮⑴c度,也能夠加強小陸媽媽對女兒在校情況的了解。例如,每學期學校都會開設(shè)家長大講堂,我們也邀請了小陸媽媽參加。通過走進課堂,親自給孩子們上課,讓她感受一下我們班的學習氛圍,也讓學生更多地關(guān)注和幫助小陸。
(二)消除自卑,樹立自信,自然融入班集體中
1. 合理的座位安排
對于一個智力有障礙的孩子在普通班里學習的情況,更需要有一個良好的環(huán)境,這個環(huán)境能夠使隨班就讀兒童感受到理解、尊重和關(guān)愛,因此在座位的安排上要下功夫。經(jīng)與小陸父母溝通,了解到小陸在班上有很多幼兒園的同學,這些同學對小陸有較大的包容和理解,于是筆者盡量安排這些學生跟她同桌。這樣既有利于教師和同學幫助小陸,更有利于她身心健康的發(fā)展。
2. 找搭檔,開展“一幫一”活動
經(jīng)與家長溝通,特意安排了一位董同學(小陸的好朋友,她熱心友善,積極主動,最主要是她對小陸十分了解,感情很好)來幫助小陸,成立伙伴助學小組,在課內(nèi)課外進行輔導(dǎo),形成良好的教育氛圍。這不僅對小陸有好處,也會對其他學生學會助人為樂形成榜樣效果。在董同學和小陸的其他兒時同伴的影響下,班上的同學也接納并慢慢地學著去幫助她,筆者也在班上經(jīng)常實行活雷鋒的獎勵,這樣班上就漸漸形成一種助人為樂、互幫互助的風氣。
3. 開展獨特的班會
二年級時,全班開展了獨特的關(guān)于小陸的主題班會。在小陸媽媽的協(xié)助下,筆者做了一個真實動人的課件。開班會之前,教師先把小陸支開,然后對全班同學介紹了小陸的情況,強調(diào)這是先天的。重點跟學生講了小陸和她父母這些年來如何積極地治療,如何在艱難中前進。班會上,筆者看到有些學生點頭稱贊,有些若有所思。特別是小陸媽媽最后的感謝信,真摯感人,有些學生還流下了眼淚。這次班會課后,班上的學生對小陸的態(tài)度有了明顯的改變。
(三)培養(yǎng)良好學習和運動習慣
1.“量身定做”學習計劃和課程
因為小陸的智力只相當于一個四五歲孩子的智力,要跟上目前四年級的學習進度是不大可能的,只能因材施教,制定特別的課程。課堂上盡量用有形、有色、有聲、會動的教具吸引她的注意力。多進行讀書和寫字訓練,引導(dǎo)小陸流利地讀課文,會寫一些基本的漢字。課堂上筆者盡量多走到她身邊,多關(guān)注她,同時請她的同桌協(xié)助她讀書,做批注。
2. 進行相關(guān)運動訓練
除了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功課,小陸目前特別需要的就是運動能力的發(fā)展。在學校,筆者鼓勵小陸在體育課或課后積極參加運動;在家里,小陸媽媽在與筆者進行交流后,也有計劃地開展了多項家庭訓練計劃,主要包括跑步、輪滑、游泳和羽毛球。其中游泳每周三次堅持了兩年多,與游泳同時進行的還有每周一次的輪滑課。后來經(jīng)過兩期的學習,她又開始了每周一次的羽毛球課。這些運動對她的感覺統(tǒng)合有了很大的促進作用,教師亦能感覺到她近兩年來的進步。
四、轉(zhuǎn)化效果
“當我們播撒的千萬縷陽光開始有了一絲反射的時候,所有的苦就會被淡淡的甜蜜淹沒?!边@是一位特教躬耕者的心語,然而這又何嘗不是戰(zhàn)斗在普教系統(tǒng)中對于隨班就讀學生的一種切身感受呢?眨眼間,筆者與小陸接觸已經(jīng)快四個年頭了,回想與她接觸的點點滴滴,看著她的點滴進步,真是感慨萬千。
現(xiàn)在的小陸變得更加活潑樂觀,臉上的笑容也越來越多??吹浇處煏崆榈卮蛘泻簦袝r還會給教師個大大的擁抱,和同學間的關(guān)系也越來越融洽。課堂上,基本能遵守紀律,能自己寫字,做簡單的批注,還能較流利的朗讀課文;生活上,對周圍環(huán)境也有較好的辨別能力,運動能力和平衡力大大加強,而且還在發(fā)展游泳這項特長,這真是一個驚喜。
五、分析和反思
(一)家校合作,事半功倍
小陸的父母對筆者的教育工作給予了很大的幫助。所以在做好孩子工作前,筆者先做好家長的工作,獲得了家長的信任和配合后,后續(xù)的工作進行得也很順利。家校合作,事半功倍。
(二)因材施教,找準方向
看著小陸生活和學習上一點一滴的進步,筆者覺得心血沒白費,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智殘生不是畸形兒,他們是世界上最脆弱,最嬌嫩的鮮花?!弊鳛榻處?,我們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要為智力障礙學生提供融洽、友愛的學習氛圍,并采用符合其認知特點的教學方法,配合耐心的個別輔導(dǎo),有的放矢,他們也能能像正常學生一樣健康成長。每一個教育者只要耐心精心澆灌,他們也會成為社會有用之才,遲開的花朵也能綻放飄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