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嫻
【摘要】高中英語課堂廣泛應用視聽素材,在豐富課堂內容、提高教學趣味性方面發(fā)揮著重要作用。高中英語課堂應用視聽素材,要打破常規(guī)教學模式限制,全面落實教學目標。文中分析高中英語課堂教學中視聽素材的作用,探討課堂教學中應用視聽素材的具體措施。
【關鍵詞】英語課堂;視聽素材;應用措施
高中英語課堂利用視聽素材有助于營造信息化教學環(huán)境,推動學生核心素養(yǎng)發(fā)展,同時幫助學生熟練掌握英語聽說讀寫能力,大幅度提高英語課堂教學質量。通過合理利用視聽素材,改善傳統(tǒng)教學方法的不足,落實素質教育要求并推動新課程教學改革。
一、高中英語課堂視聽素材應用現狀
1.視聽素材應用重要性。信息化教學背景下重要的教學載體就是視聽素材,涉及到較多的教學內容,包括語言文化知識、交際知識等,高中英語課堂上運用視聽素材,有助于塑造信息化教學環(huán)境,推動學生核心素養(yǎng)發(fā)展。同時,全日制義務教育普通高級中學英語新課標中強調:英語課程實施的主要保障就是合理開發(fā)與積極利用英語教材,如影音資料、教具教材等。通過合理利用視聽素材的方式,促進英語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比如:英語語法教學過程中利用視聽素材,增加課堂教學內容與趣味性,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創(chuàng)設良好的語言使用環(huán)境等,幫助學生在真實語言交際環(huán)境中準確表達英語,實現英語形式、語義及語用三個維度的統(tǒng)一,利用情境還原模式提高語法課堂教學質量。
2.視聽素材使用的問題。高中英語課堂教學中視聽素材使用存在以下問題,主要包括:首先,部分英語教師通過播放歌曲或視頻方式營造輕松課堂氛圍,吸引學生課堂上的注意力,但卻無法保障自己選擇的視聽材料符合課堂主題,也就無法為課堂教學目標完成貢獻力量;同時,教師選擇的視聽素材難度或長度不合適。部分視聽材料雖然內容好但是語速過快,學生只能通過字幕勉強了解或看懂,無法及時消化。還有一些視聽素材長度過長,學生記憶力無法長期保持集中,直接對學習效果與教學效率產生影響。英語課堂導入視聽材料,只是簡單的導入并未對這部分內容深入研究。
二、高中英語課堂教學中視聽素材的應用
1.課堂導入,發(fā)揮視聽素材優(yōu)勢。語法作為英語學習的基礎,本身高度凝練且具有枯燥、難學及難理解的特點,造成語法知識學習過程中學生出現畏難情緒。課堂導入時教師利用影視歌曲,將抽象的語法知識具體化、生動化,讓學生對語法知識產生初步感悟,在輕松愉悅的狀態(tài)下完成語法體驗。
如:定語從句語法知識學習時,教師可以將經典影片《獅子王》一段插曲We? Are One 播放出來,讓學生在輕松愉悅氛圍下完成填空任務-“There is so much that we dont understand.”“One thing that nothing can destroy is our pride deep inside.”“Even those who are gone are with us as we go on.”(橫線上方是需要填寫的),整個過程中教師利用影音素材挖掘教學資源,給學生視覺與聽覺的感受。與此同時,教師利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將枯燥語法知識轉為可感知的內容,進而順利引出定語從句這一知識點。
2.課堂教學,豐富英語教學內容。教師利用多媒體技術后,可以將課堂上要講述的內容提前制成多媒體課件,課堂上直接利用播放出來,省去板書環(huán)節(jié),又能給學生預留足夠的交流時間。同時,課堂上利用豐富的文字圖像拓寬學生視野,增加課堂信息量,提高課堂教學質量。閱讀理解教學時重點在于理解,要求學生參與到教學過程中,明白作者寫作意圖與內涵。教師適當講解重點句或難句,幫助學生準確理解文章。閱讀時提醒學生抓住重點語句與核心思想,并從文章脈絡入手:議論性文章問題提出-問題分析-總結、敘述性文章閱讀時劃出時間線(when、where、who、what、why)等。提醒學生注重時態(tài)與個別單詞的含義,尤其是關聯詞。教師制作幻燈片時用不同顏色將這些字詞標注出來,提醒學生要注意的內容,提高課堂講解效率與容量。
再如:可以在課前設計Free talk環(huán)節(jié),整個過程中引導學生利用相關句型進行回答,主要包括:“ Would you like to...? Yes, I d like to.”“ Which is your favorite...? My favorite...is...” ,利用這些句型進行一對一回答。接著利用多媒體課件將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展示出來。緊接著,筆者向學生出示了一張世界地圖,并引導學生思考: What countries in the world do you know? 并根據地圖上的標記來幫助學生認識一些國家單詞, 例如: China、Japan、UK、USA、France、Russia、Thailand等。
3.選擇資料,結合英語課堂教學目標。視頻所揭示的社會現象十分貼近生活實際,矛盾沖突非常明顯,視覺效果非常震撼,表現形式非常新穎,“具有內在的趣味價值”, 不僅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也激發(fā)了學生內在的學習動力。 第一段視頻“不要再當低頭族了”以詼諧幽默的手法集中體現了“低頭族”的各種危害,如店員給顧客做 SPA 時的心不在焉;同事上廁所時還在看手機以致手機掉入馬桶的糗事;丈夫因自顧看著手機而無視妻子的含情脈脈;玩手機的爸爸顧不上和孩子玩耍等現象;他們的共同特點就是 “機不離手,眼不離屏幕”,全然不顧他人的感受和可能隨時會發(fā)生的危險。該視頻由淺入深地遞進揭示出“低頭族”給社會和家庭帶來的巨大影響甚至危害。展示部分目標詞匯和句型,難度適宜,有利于學生選擇自己所需要的語言素材,為他們的寫作做更為充實的準備。
三、結語
總之,高中英語教學中合理利用多媒體視聽素材,可以從多個途徑選擇材料。文章中聯系教學實踐,探討視聽素材在英語課堂上落實措施,大幅度提高英語課堂教學質量,希望通過本文論述,為類似研究提供借鑒,全面落實英語核心素養(yǎng)的要求。
參考文獻:
[1]鄭欣.多模態(tài)話語理論下高中英語視聽資源的開發(fā)[J].英語廣場, 2018(12):138-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