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小艷 馮秀亮
摘 要:手術學基礎是一門重要的醫(yī)學橋梁課程,是醫(yī)學生從基礎理論課走向臨床醫(yī)學的必備課程。外科手術學基礎主要面向馬上進入實習的醫(yī)學生,教學形式是理論課加實訓課,理論課為實訓課打下扎實的理論基礎,而實訓課則以學生動手為主,著重訓練學生的無菌技術和手術基本操作,有利于增加學生臨床實習的底氣。外科手術學基礎通過多年的教學經驗,不斷創(chuàng)新和改進教學方法,通過科學設計教學方案,不斷改善提升教員配置,強調無菌技術和局解知識在外科手術學中的重要性,最終實現教學目標,旨在為學生進入臨床外科手術實習奠定基石,為社會培養(yǎng)高素質、實用型醫(yī)學人才。
關鍵詞:外科手術學; 實訓; 醫(yī)學生
中圖分類號:G420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6-3315(2019)06-157-002
手術學是外科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而手術學基礎是一門重要的醫(yī)學橋梁課程,是醫(yī)學生從基礎理論走向臨床醫(yī)學的必備基礎。在新的教學形勢下,為了加強學生的素質教育,提高教學質量,培養(yǎng)高素質醫(yī)學人才,第四軍醫(yī)大學第一、二附屬醫(yī)院實驗外科聯(lián)合主持,由多所教學醫(yī)院多名具備豐富臨床和教學經驗的專家教授參與,精心編寫了教材《外科手術學基礎》。它著眼于“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訓練,以無菌技術、外科手術基本操作和一般常見的外科中、小手術為重點,突出實用性,旨在培養(yǎng)醫(yī)學領域實用型人才?!锻饪剖中g學基礎》在內容取材方面,有利于在無菌技術和手術基本操作方面的訓練,同時增添了新的知識和臨床醫(yī)學內容;鑒于外科手術與外科解剖聯(lián)系密切,適當闡述有關外科解剖,便于學生對相關知識的回顧與復習,加深對課程內容的理解和掌握。教材具有鮮明的特色和實用性,對促進手術學基礎的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具有積極促進作用。醫(yī)學生在進入臨床實習前基本具備了全部醫(yī)學基礎知識,但是對具體手術過程只停留在聽過或看過的層面,外科手術學基礎實訓課基本全部還原臨床手術環(huán)境以及全程模擬臨床手術流程,實訓課期間學生在教員的指導下親自主刀,為學生直面臨床外科手術的實習奠定扎實的基礎。
1.科學的教學設計
外科手術學基礎教學形式包括理論教學和實訓教學,理論教學是實訓教學的基礎,二者相輔相成。依據多年教學,經驗以及學生自身的實際情況,本門課程實行三段法教學,即理論課之后(學生掌握系統(tǒng)的知識體系),看手術錄像以及教師示教(直觀感受手術操作并針對性提出疑問,教員答疑解惑),最后親自動手操作(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和隨機應變操作能力)[1]。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在前面兩個環(huán)節(jié)中很難感受到在活體操作中結扎止血這一關鍵外科操作,遇到大量出血時初見“世面”的學生無疑會手足無措,甚至緊張恐懼,通過三段法這樣的一個教學引導,獲得了滿意的教學效果[2]。實訓課教學中,我們還提出了“臺下多練,臺上精練”,在手術操作之前先進行器械分辨,器械手法,打結,縫合技術,這都要求臺下多練,在這節(jié)課的過程中可以發(fā)現很多醫(yī)學生對手術器械還是很陌生的,更不用說拿器械的手法,對打結以及縫合技術更是陌生加緊張,這就要求我們輔助教學對學生進行一對一、手把手教學,然而這些內容并不是4課時就可以熟練掌握的,這就需要學生課后加強打結、結扎、配套縫合等基本功的訓練,這無疑對后續(xù)動物手術的實戰(zhàn)具有重大的意義。
2.教師隊伍分配的合理性和規(guī)范性
沒有高素質的教師就沒有高質量的教育,高素質的人才離不開高層次的教育。在教學期間將分別從各個外科手術室抽調手術操作優(yōu)秀的教員若干名(根據學員的數量而定),實訓課總共安排了3次手術示教(示教都由教員親自示范手術操作),7次手術實訓,每個教員指導2-3個手術組,每組4-5人,手術中5個角色,分別是術者、助手、器械護士、麻醉師和巡回護士,學生輪流擔當角色,當一組只有4個人時,麻醉師兼顧巡回護士,這樣的安排很大程度激勵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動手能力,并促進了學員之間的合作默契;手術示教即教員完整走一遍手術流程,學生全程觀摩并結合理論課和視頻看后感,這樣去引導教學無疑相當于預習,且比預習更直觀,更有收獲,學生的理論結合教員的示教,遇到不懂就在示教課堂上進行提問,教員答疑解惑,從最后的學生動手操作中顯示了這樣的教學獲得了滿意的教學效果。在實訓課中,鑒于動物狗的解剖層次與人類最為接近,要求教員必須了解手術過程步驟和有關的局解知識,這也是我們抽調臨床外科手術室優(yōu)秀的教員的目的所在;教員要理解學員初次接觸臨床手術的緊張,這就需要教員全程隨旁輔助,發(fā)現學員不符合無菌規(guī)則的失誤及時進行提醒和示教,以保證學生動物手術的順利進行[2]。
3.無菌技術對于外科手術至關重要
在手術過程中,嚴謹的無菌觀念是保證手術效果的基礎,傷口感染是影響傷口愈合最常見的因素。手術過程中,雖然空氣、器械及敷料等物品已經消毒滅菌,手術人員要通過刷手、泡手,穿戴無菌手術衣和無菌手套,為手術提供一個無菌操作環(huán)境。在手術進行中,手術人員必須自覺嚴格遵守無菌技術操作規(guī)則。教員自己必須起到帶頭作用,嚴格遵守無菌操作原則,發(fā)現自己或學員違反無菌規(guī)則時應立即糾正。在教學及科研中發(fā)現動物手術后切口感染率高達15%左右,嚴重影響了教學工作的順利進行。無菌技術是防止術后感染的重要措施,熟練輕柔的手術基本操作是做好手術的基本條件。教員要時刻強調無菌操作的重要性,要求學員養(yǎng)成嚴格的無菌觀念,學會正確的無菌操作方法。當然除了在手術過程中的無菌操作不扎實,實驗動物的管理也是術后動物手術切口感染的重要原因,這是一個比較困難的問題[3]。為此,我們在對動物切口感染率高的原因分析的基礎上對防止其感染的方法進行了改進,認為手術的無菌程度,切口的處理方法,建設規(guī)范化的實驗動物飼養(yǎng)欄籠舍,改善飼養(yǎng)環(huán)境均是防止動物手術后切口感染,提高存活率的重要舉措。
4.扎實的局解知識是外科手術學的基石
在實訓課中,在內容取材方面,以常見中、小手術為主,突出實用性,有利于在無菌技術和手術基本操作方面的訓練,同時增添了新的知識和臨床醫(yī)學內容。鑒于外科手術與外科解剖聯(lián)系密切,實訓課教學過程中適當闡述有關外科解剖,便于學生對相關知識的回顧與復習,加深對課程內容的理解和掌握[4]。手術學教學之后要求學生能夠掌握一些常見的小手術,如小型清創(chuàng)、大隱靜脈切開術、氣管切開術及闌尾切除術等。對一些中等手術,例如部分脾切除、小腸部分切除吻合術以及疝修補等。在實訓課教學過程中,發(fā)現學生多數都是在剖腹術時更需要教員在旁指導,雖然學生的局部解剖課程已經結課,但是在面對真正的活體動物時,學生對解剖層次還是沒有具體的概念,這時候學生容易出現手足無措的情況,例如示教腹前壁外科解剖、肝臟部分切除術時,著重強調腹壁的解剖層次,緊接著學生們通過親自進行動物手術加深對局部解剖層次的掌握。
外科手術學基礎是研究外科手術理論和方法以及在解剖和生理基礎上如何應用各種器械和儀器對傷病的組織或器官進行切除、修補、重建或移植等的操作技術,以解除患者痛苦、治愈傷病的一門學科。而手術本身也是一種創(chuàng)傷,會引起全身一系列反應,操作不慎更會給患者帶來一定的痛苦,造成不良后果,乃至危及性命。為了提高手術的療效,我們必須正確認識手術在外科治療中的地位及其與基礎醫(yī)學的關系,以嚴謹的態(tài)度對待手術。我們的教學目標除了要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更要培養(yǎng)學生嚴謹的科學作風以及珍愛生命的大愛觀念。
參考文獻:
[1]Pupulim GL,Ioris RA, Gama RR, Ribas CA, Malafaia O,Gama M. Udiovisual resurces on the teaching process in surgical teaching[J]Arq Bras Cir Dig.2015 Nov-Dec;28(4):234-238
[2]涂國菊.學生在外科動物手術學實驗課程中的心理困境與應對[J]心理月刊,2018,11(13):12-13
[3]曹春艷,申志惠,胡正云,嚴笠,肖苒.手術學實驗室安全管理措施的探討[J]局解手術學雜志,2016,25(2):150-151
[4]姜憲,金昱,李光昭,金范學,崔春愛.局部解剖學與臨床手術外科融合教學探析[J]延邊大學醫(yī)學學報,2018,41(3):229-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