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友福
摘要:初中階段,語文教學也是一個重要的學科。在這一階段,教師應發(fā)揮語文這門學科的育人作用,更好地教育學生。古詩詞教學作為語文教學中的一個組成部分,教師可以發(fā)掘古詩詞教學中的傳統(tǒng)文化元素,開展傳統(tǒng)文化教學,讓學生接受到傳統(tǒng)文化教育。
關鍵詞: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傳統(tǒng)文化教育
古詩詞其歷經了千百年的歷史文明,包含了多種文化,比如:思念家鄉(xiāng)、熱愛祖國、壯志難酬。教師可以通過給學生講解古詩詞文化知識,發(fā)掘出古詩詞文化中的育人作用,讓學生在掌握了一定的古詩詞文化基礎知識后,還能提高自己的人文素養(yǎng),豐富學生的人生閱歷。
1 深入閱讀古詩詞,領會作者感情
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以古詩詞作為基礎,將其作為載體,充分發(fā)掘其中的傳統(tǒng)文化元素。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應提倡學生多閱讀課文,熟記課文內容,深刻理解古詩詞背后的含義,明確作者的思想感情。
例如在學習李商隱的《無題》這一教學內容時,本文作為一首表達愛情的經典之作,其中有著一定的深意,教師應引導學生結合作者的生平來進行發(fā)掘,深刻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李商隱的這篇詩歌中引用了四個典故,教師應引導學生理解這四個典故:莊周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利用這四個典故,擴展學生的課文知識,讓學生具備更豐富的情感體驗。教師應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這篇詩文里面豐富的典故,通過典故,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2 挖掘民族文化,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情感
很多的古詩詞里面,都表達了作者對于祖國的深切熱愛,教師應引導學生發(fā)掘這種感情,發(fā)揮古詩詞的育人作用,培養(yǎng)學生對于祖國的熱愛,讓學生將學習到的知識,內化為個人情感,促進學生的情感觀念成長。
例如在學習《過零丁洋》這一教學內容時,本文的作者是文天祥,他出生的朝代在南宋,是歷史上的著名愛國人士。其中“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更是成為了千古名句,這句詩包含了作者熾熱的愛國情感。教師應引導學生聯(lián)系文天祥當時的實際情況展開教學,當時的文天祥,歷經了苦難,對于元朝進行了嚴酷的抗爭,無望救國的情況下,寫下了這樣的詩句。當時的文天祥,可以說是悲憤而又視死如歸的。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做到一定的延伸,讓學生說出歷史上還有像文天祥一樣的人嗎?相信學生可以舉出很多的例子。通過這樣的課堂設計過程,教師可以讓學生感受到古代詩人身上的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民族精神,從而更好地向他們學習,培養(yǎng)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念。
3 引導學生展開想象,帶給學生美的感受
古詩詞本身有著一定的結構特點,其有著一定固定的格式,各句字數相等,語言雖然很簡單,但是其中卻富含一定的情境。學生如果在學習時,對于傳統(tǒng)文化不了解,在學習時就會存在著一定的困難。教師應引導學生深入學習古詩詞,細細品味古詩詞背后的意境。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重點啟發(fā),讓學生可以放飛自己的想象力,更好地理解古詩詞中的思想感情。教師可以為學生構建一定的教學情境,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為學生提供一定的輔助,幫助學生了解到古詩詞的魅力。
例如在學習《錢塘湖春行》這一教學內容時,本文主要是描寫了西湖的景象。但是對于不少的學生來說,都是沒有去過西湖的,僅僅憑借單純地想象,對于學生來說,還是較為困難。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給學生起到一個輔助的作用,幫助學生更好地展開想象,引導學生更好地學習這篇詩歌,理解詩歌所表達的情感。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給學生展示一些關于西湖風光的圖片,讓學生通過觀察西湖的圖片,實際明白西湖究竟有多美,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更好地學習本課的學習內容,體會到本課背后的意味。
4 品鑒作品語言,感受傳統(tǒng)文化魅力
在古詩詞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引導學生賞析作品語言,讓學生感受到古詩詞的魅力。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古詩詞中的點睛之筆,通過對一些特殊字的分析,讓學生自己說出怎樣寫的好處是什么?換一個字行不行?利用這種方式,引發(fā)學生的思考,讓學生更好地了解我國漢字的魅力,把握整體詩句,同時,對于學生的個人語文素養(yǎng)有一定的提高。
綜上所述,語文古詩詞教學和傳統(tǒng)文化教學,兩者之間是有著一定的聯(lián)系的。教師應深入發(fā)掘其中的聯(lián)系,引導學生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學習到語文學習必要的基礎知識點,也深刻理解我國的傳統(tǒng)文化,從中吸取養(yǎng)分,感受到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激發(fā)學生對于傳統(tǒng)文化的熱愛,從另一個角度,讓學生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
參考文獻:
[1] 王偉杰.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中的傳統(tǒng)文化教育研究[J].考試周刊,2017(31).
[2] 何昕.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中傳統(tǒng)文化教育的融入[J].中國校外教育,2015(18).
[3] 宋加年,周浩.傳統(tǒng)文化教育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滲透[J].新課程(下),2014(04).
[4] 楊建平.古詩文教學中弘揚傳統(tǒng)文化的策略研究[J].中學語文,2012(18).
(作者單位:四川省敘永縣江門鎮(zhèn)初級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