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錦
祁連冰雪孕育出大片富饒的綠洲和草原,奔騰的天馬支撐起一個自強不息的大國夢想。西北的風沙吹響河西走廊悠揚千年的駝鈴,信仰的風在此穿過。大漢天馬征服黃金通道,開啟漢唐絲路文明,踏響盛世梵音。
在甘肅武威雷臺漢墓出土的一百多件銅車馬、武士儀仗傭中,銅奔馬可謂是一匹特立獨行的馬。它擺脫重力,扶搖而上,像是爆發(fā)出了全身的力量,卻又仿佛閑庭信步。對于那個時代、那片土地的人來說,馬或許真的能改變一切。如今,銅奔馬家喻戶曉,它不僅是中國旅游標志圖形,還是絲路開拓進取精神的象征。那么,這匹踏飛鳥而來的天馬究竟有什么樣的魔力讓全世界人在看到它第一眼時就被折服?它背后那個強大的王朝與它又有著怎樣的家國故事呢?
天馬來,徑萬里兮奔漠外;
天馬來,為君將兮奮死戰(zhàn);
天馬來,鑠王師兮越關(guān)山;
天馬來,熙漢家兮振天開!
——歌曲《天馬來》
1969年,銅奔馬出土于武威雷臺張君與妻子的合葬墓,一經(jīng)出現(xiàn)便驚艷四座,真是“一洗萬古凡馬空”。其造型矯健精美,作昂首嘶鳴、疾足奔馳狀,頭微左顧,長尾飄舞。塑造者將現(xiàn)實主義與浪漫主義完美結(jié)合,精準地把握力學平衡原理,將馬的全部重量集中在一只飛鳥身上,攝取奔馬三足騰空、一足超掠飛鳥使其回首驚顧的瞬間,塑造了一匹風馳電掣的千里馬形象。
有人說,大漢王朝始于漢武帝《天馬歌》的時代,終于銅奔馬凝固的那個瞬間?!榜R者,甲兵之本,國之大用?!睗h朝之所以能擊敗匈奴,正是引進了西域最優(yōu)良的天馬品種。人們都說,大漢的天馬可行空踏飛鳥,可破敵佑河西??梢哉f,天馬撐起了那個輝煌時代的半壁江山。
在那場長達一個世紀之久的漢羌對抗中,無數(shù)將士的熱血染紅了河西走廊。存者無消息,死者為塵泥。憑誰問,古來征戰(zhàn)幾人回?在那陣陣馬蹄聲中,我們仿佛聽到銅奔馬正講述著自己的前世今生:“天馬來兮從西極,風馳電掣,颯沓如流星。我有漢家兒郎的力量,有龍城飛將的速度。大漢的將士曾前仆后繼,只為河西安穩(wěn),廣通西域。今天的志士們披肝瀝膽,只為祖國強大,海晏河清。我背負衛(wèi)青的威武、霍去病的雄心壯志,我背負的是兩千年來華夏兒女堅韌如鐵的意志與決心。我昂揚嘶鳴,與飛鳥在時光中馳騁;我奔騰不息,看中國在蹉跎中復興。天馬來,汗如紅,涉流沙兮天下同!”
為什么我們一看到銅奔馬就能想到雄赳赳的鐵血大漢呢?因為這匹駿馬的背后飽含著我們?nèi)A夏將士守衛(wèi)疆土的壯志豪情。而兩千年后的今天,中國人保家衛(wèi)國的壯志不改,始終一往無前。
——國寶守護人 黃 軒
古代出征打仗,戰(zhàn)馬的優(yōu)劣和數(shù)量的多少往往決定了一場戰(zhàn)爭的勝負。因此,尋得良馬是大漢的夢。漢武帝在西域求取良馬,培育了一支強大的軍隊,這才有了鼎盛的大漢王朝,而銅奔馬就是大漢軍事強盛的象征。
在文博探索節(jié)目《國家寶藏》中,銅奔馬的今生故事與今年成立七十周年的中國海軍擦出了火花……
當我們踏上河西走廊,了解漢代那段恢宏的歷史后,你會發(fā)現(xiàn)中國海軍的發(fā)展過程和漢代統(tǒng)治者求取良馬的艱辛路程是如此相似。銅奔馬所代表的駿馬是漢代最強的軍事裝備,而今天我國海上最強的軍事裝備應該就是航空母艦了?!傲捡R在漢代是士兵的夢,航母在現(xiàn)代是海軍的夢?!敝袊嗣窠夥跑姾\娷娛聦<覐堒娚缯f,“‘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銅奔馬為我們凝固了一個強悍的時代,而千年不變的是我們保家衛(wèi)國的情懷?!?/p>
銅奔馬飛馳古今,凝聚了中華民族奔騰不息的民族精神和保家衛(wèi)國的英雄氣概。古往今來,華夏兒女守護故國疆土的初心不變、深情不改。絲綢之路上馬蹄聲聲,深藍浩瀚里風帆翼翼,我們對安定與和平的希冀也將一往無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