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方方
關注《婚姻與家庭》的讀者們都知道,雜志已經(jīng)34歲了,可謂老牌雜志。對于這一點,身邊人比我的感受還要深。記得剛到社里工作的時候,跟朋友聊到我們雜志,他們的反應簡直一模一樣。隨便從記憶庫里薅幾句,給你們品品?!斑@本雜志我知道,我爺爺奶奶一直有訂閱,小時候我老翻著看呢!”(有種從小看著你的戲長大的錯覺!)“《婚姻與家庭》雜志啊,我爸媽老愛看了!”(都是爸爸粉媽媽粉,女友粉男友粉在哪里?)“老牌雜志耶,你這個毛丫頭可算找到好歸宿了,別給人家拖后腿,好好干!”(夸雜志我完全沒意見,但捧一個踩一個是不是有點兒過分了?。?/p>
后來,我去采訪,采訪對象們的反應也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啊痘橐雠c家庭》雜志啊,知道的知道的,家里的老人都是忠實粉絲??!”(長輩粉兒好多呢?。┯羞@些熱情似火的反饋,導致我一度以為雜志就是中老年人的團寵。然而,我還是太年輕了。因為沒過多久,我就被啪啪打臉了。
先是有好幾個80后的朋友跟我說:“看了你們很多心理學的稿子,特別受益。”“方方,麻煩幫忙推薦個你們雜志合作的心理咨詢師吧,遇到點感情問題?!庇泻脦讉€朋友因為遇見了《婚姻與家庭》,遇見了幸福,好幸運。然后有很多90后讀者和作者冒泡兒。有的是在學校圖書館翻閱這本雜志,有的訂閱了小婚家的微信公眾號,還有的成了作者,佳作不斷。
緊接著,更打臉的來了—“00后”出沒。其中一個小讀者讓我印象深刻,因為她出場的姿勢實在太驚人了。她叫大寶,今年12歲,初一小朋友。她不僅精讀下半月的“家庭教育版”,還通讀上半月的“婚姻情感版”。更厲害的是,她記憶力驚人,看過的文章不只是有印象而已,包括講了什么、作者是誰都能記得,簡直是行走的記憶庫。這波操作讓我這個每天泡在雜志里的編輯都驚掉了下巴。這么個寶藏女孩,采訪她一定很有趣。準備好,以下是沒有任何修飾的采訪實錄,你們即將看到一枚“資深”編輯被一只小精靈完虐的全過程。
“你為什么喜歡看我們雜志呀?”“因為名字叫婚姻與家庭,又寫婚姻,又寫生活,想看。我特別喜歡看扉頁、蘇錦瑟的‘古代那些事兒和漫畫,好玩兒?!碑斨业拿嬲f喜歡別的編輯,真實不做作,我不要面子的嗎?此時,一旁的媽媽補充道:“我看你后來都是一頁一頁看得很仔細,是為什么呀?”“我就是想看看他們有沒有瞎寫?!边@……難道就是“恨有多深,愛就有多深”嗎?然而,傷害并沒有停止,“我覺得你們編得太真了,特別能把人帶進故事里?!彼刮娜缥也坏耍骸拔覀冸s志登的內(nèi)容和故事都是真實的?。 薄把?,都是真的啊!”只見大寶眉眼帶笑,嘴角上揚,露出一抹壞笑,繼而哈哈大笑。得,我這是著了她的道兒了。
深呼吸,來個深刻點兒的問題壓壓驚:“看育兒的文章,你有什么收獲,覺得爸媽有什么要改進的嗎?”“我覺得我們家的教育挺成功的?!薄霸趺闯晒δ??”“你看我這么優(yōu)秀。”嗯,光是這回答,就是大寫的優(yōu)秀了。憋住笑,繼續(xù)裝深沉:“有沒有印象特別深刻的文章呀?”“有啊!一對中韓夫婦種獼猴桃的故事,特別勵志。小蔣醫(yī)生很感人,看完覺得我們都應該對病人有更多的關懷……”認真起來的大寶真是惹人愛啊!
“你會實踐文章里分享的一些方法嗎?”“會啊,比如《整理好自己,幸福就會來》,我就照著把玩具都收到了箱子里,特別干凈,我看著心情特別舒暢?!绷牧诉@么久,我也終于有一篇文章得到了親親小讀者的官方認證,不容易啊。繼續(xù)撩:“看夫妻相處的文章,你會對照爸爸媽媽嗎?”“會,我覺得他們倆老因為同一個問題翻來覆去地吵,其實有一個人認了錯,就不用再吵啦?!眿寢尠l(fā)現(xiàn)自己突然被CUE,問道:“你是說我很啰嗦嗎?”“對,就是說你啰嗦?!边@孩子皮起來,連親媽也不放過啊。
“你覺得家里還有什么要改進的嗎?”“我覺得應該放下手機,增加一家人在一起的時間?!边€是個資深小讀者呀,雜志可是發(fā)起過“關機一小時”的大型活動呢,學以致用,不錯不錯。鑒于此,來個溫馨ending吧:“對雜志有什么想說的嗎?”“我十分想見蘇錦瑟?!编郏豢诶涎獓姵鰜?!冷靜冷靜,編輯一家親,愛誰都是愛。再說了,我這不也得到了肯定嘛,看來還得繼續(xù)努力,才能收獲這般可愛又犀利的小迷妹啊!
陪伴雜志成長的年輕人如今已經(jīng)做了爺爺奶奶、爸爸媽媽,他們見證了我們從青澀到成熟;如今,有更多的年輕人、小朋友成為我們的讀者,我們愿意成為那個陪伴者,陪伴他們從年少到穩(wěn)重,見證他們的成長。你,愿意和我們一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