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秀芳
摘 要:大數(shù)據(jù)背景下,現(xiàn)代課堂教學要求師生之間應進行良好的互動交流,這不僅有利于營造良好課堂氛圍,還可以促進學生的身心發(fā)展。因此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應采取有效的方式,進行師生互動,以吸引學生注意力,使得學生能夠全身心的投入到課堂教學當中,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小學語文;師生互動;有效教學
由于小學生的身心發(fā)展還不夠成熟,注意力不集中,自控力較差,很難真正投入到學習當中,對學生的學習成績產(chǎn)生了不利影響。所以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提升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地位,做到以人為本,應努力嘗試了解學生,從學生的角度看待問題,減少師生之間的矛盾,建立和諧、友好的師生關系,使得課堂教學更加的生動、有趣,不斷提高學生語文學習的積極性以及主動性。目前小學語文師生互動還存在許多的問題,為此還應采取科學、合理的對策,加以解決,提高師生互動的實效性,從而達到提高學生語文成績的目的。
一、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師生互動存在的問題
(一)缺乏互動意識
長期以來,受傳統(tǒng)教學理念以及教學方式的影響,教師和學生都已經(jīng)習慣了“教師講課,學生聽”的教學模式,缺少師生互動意識,導致課堂教學過程中的師生互動少之又少,甚至一堂課下來,師生之間都沒有進行互動,使得課堂教學猶如一潭死水,大大降低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利于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
(二)缺少靈活性
目前教師越來越重視師生之間的互動,而互動主要表現(xiàn)在教師提問學生這一種方式上,所以使得師生互動缺少靈活性,過于單一。與此同時教師在向學生提出問題時,仍然是站在教師的角度來看問題,沒有考慮學生的需求,所以這種方式的師生互動也達不到良好的效果。
(三)缺少成熟時機
雖然一些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開展了師生互動活動,但是開展的互動時機不成熟,所以收到的效果也不理想。例如教師應根據(jù)學生的認知特定以及階段學習特點,為學生提供表達的機會,并借此了解學生學習的情況,鼓勵學生,加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這樣的教學互動,才有利于學生數(shù)學課堂教學效果的提升。
二、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開展師生互動的有效措施
(一)轉變教學觀念,強化師生互動意識
想要加強師生互動開展的有效性,首先教師應轉變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理念,強化師生的互動意識,《語文課程標準》要求語文課程應滿足不同學生、學校以及地區(qū)需求,要創(chuàng)造富有活力的課堂教學。同時語文課程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實際教學過程中,不僅要培養(yǎng)學生語文綜合能力,還要學會個人的情感交流,做到師生之間平等對話。因此教師應在教學過程中,應根據(jù)語文教內容以及目標,應為學生多創(chuàng)造交流的機會,引導學生能夠自由的表達自己的想法,通過師生有效互動與合作,實現(xiàn)教學相長。例如在學習《狼牙山五壯士》這一課時,教師就可以采取與學生共同學習、共同探討的方式,首先教師與學生共同閱讀課文,了解文章的主要思想,之后教師讓學生提出對文章內容的疑問,學生提出之后,教師再進行補充。提出問題之后,教師再與學生共同探討以及分析,此時教師應正確的引導學生,使得學生能夠按照正確的思考來解決問題。這種方式大大提高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有利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二)豐富活動形式,提高師生互動多樣性
為了改善以往師生互動的單一性,還應豐富活動形式,加強師生互動的多樣性,這樣可以激發(fā)學生進行師生互動的積極性與主動性,也讓學生更愿意表達自己的想法以及意見,從而提高小學語文師生互動的有效性。例如在學習《賣火柴的小女孩》這一課時,教師可以采用情境表演的方式進行互動,教師為學生進行編排,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表演,完成表演后,教師還可以對學生進行評價,同時學生有想法也可以向老師提出來。又如在學習《匆匆》這一課時,教師組織學生進行朗誦比賽,在比賽之前,教師可以先為學生進行示范朗誦,然后讓學生獨自練習,在練習過程中,有什么問題,可以向教師提問,實現(xiàn)師生之間的有效互動。
(三)把握互動時機,提高師生互動效果
新課程標準要求教師要把學生看作教學活動的主體,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是建立在學生主體地位的基礎之上的。在教學活動的開展中,教師要重視學生主動性與能動性作用的發(fā)揮,根據(jù)學生的身心特點和教學內容來設計教學活動,增強師生之間的互動。課堂上,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應避免盲目性,應根據(jù)具體情況,把握良好的時機,開展師生之間的良好互動,這就要求教師應多做準備工作,只有充分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才能使得師生互動更加的有效。另外學生作為學習活動的主體,教師在教學中要把課堂時間較多的留給學生,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與合作的學習。教師在教學中要根據(jù)具體的教學情況,合理把握互動時機來對學生進行交流互動,以提高互動效果。
總結:
師生互動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營造良好課堂氛圍,促進學生的身心發(fā)展。因此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重視師生互動的運用,應根據(jù)學生的學習特點以及教學內容,采取有效的方式,進行師生互動。教師應學會站在學生的角度看待問題,了解學生的思維方式以及性格特點,減少師生之間的矛盾,吸引學生注意力,使得學生能夠全身心的投入到課堂教學中,不斷提高語文學習的積極性以及主動性,從而達到提高學生語文成績的目的,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阿麗娜. 師生互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 課程教育研究. 2015(03)
[2] 劉淑金. 師生互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 新課程(小學). 2014(10)
[3] 鞠晶. 淺談師生互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 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 201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