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向南
音樂劇是一種綜合性比較強的戲劇藝術(shù)。在小學音樂教學中,將音樂劇引進課堂,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音樂欣賞能力和綜合素質(zhì)。
現(xiàn)今小學音樂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通過課堂上的音樂教學來提高小學生的情感體驗以及藝術(shù)修養(yǎng)。而傳統(tǒng)的音樂教學模式更多注重的是理論知識的講授,使得音樂課堂偏向呆板,不符合小學生的實際需求。為此,創(chuàng)新音樂教學模式,將兒童音樂劇引入音樂課堂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源生取材,立足學生身心特點
音樂是一門源于生活的藝術(shù),在生活中無時無處都能感受到來自音樂的影響。對當下的小學生而言,由于年齡等因素的影響,使他們對音樂的認知較為不足,課堂音樂教師的傳授是他們主要的知識來源。對此,教師將兒童音樂劇引入音樂教學時,在選擇音樂劇素材上應有效結(jié)合生活實際,減少學生對音樂的距離感,才能有效提高學生對音樂的興趣。此外,在實際的小學音樂教學課堂中,要合理地使用兒童音樂劇,使兒童音樂劇服務于課堂,而不是主體,充分發(fā)揮音樂劇活躍課堂氣氛的作用。為幫助小學構(gòu)建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以及價值觀,在音樂劇本的選擇時,音樂教師應加強對劇本內(nèi)涵與意義的重視。
例:針對音樂劇本的選材問題,在實際的教學中,為保證學生切實參與到音樂劇編排中,音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將自己在生活或者學習中遇到的一些困難等小故事講述出來,再將學生的這些困難小故事戲劇化,編排成音樂劇,形成音樂劇本。因其所呈現(xiàn)的內(nèi)容學生都較為熟悉,拉近了學生與音樂之間的距離,達到激發(fā)音樂學習熱情的目的。針對幫助小學生樹立正確價值觀的問題,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音樂教師可以選擇《隱形的翅膀》《我相信》等能夠更好激發(fā)學生熱情的音樂作品,用以傳遞積極健康的能量,培養(yǎng)小學生不怕苦的品質(zhì)。此外,愛國情操需要從小培養(yǎng),音樂教師在劇本選材時,可以將富有濃厚愛國之情的音樂作品,如《歌唱二小放牛郎》《紅星閃閃》等改編成音樂劇,讓學生通過表演,感受其中的愛國情誼,升華音樂教學的內(nèi)涵。
二、全心演繹,激發(fā)學生模仿興趣
教師在音樂劇的實際應用當中,對于教師而言,作為音樂劇的設計者,其對音樂劇中富含的情感感知度較高,但是小學生由于知識儲備等因素的影響,對音樂劇的認識有所不足。對此,教師在應用音樂劇時應格外注意音樂劇的編排工作,在音樂劇開始排演前,應做好相關(guān)道具選擇、演員的選定以及場景的安排等準備工作,在音樂劇的表演過程中,要注意表演時肢體語言以及情感處理的細節(jié),細節(jié)處理完善能更好地引起觀者的注意,引發(fā)共鳴??紤]到小學生實際演繹經(jīng)驗較少、對細微情感的表達不夠完美等問題,在音樂劇排演的過程中,音樂教師應進行及時的引導,親身示范,讓學生進行模仿,細細品味人物特點,更加準確地塑造人物角色,使音樂劇的深層內(nèi)涵更好地展示出來。
例:在音樂課堂上欣賞《鴨子拌嘴》時,學生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對其理解力不高。對此,在欣賞兒童音樂劇時,音樂教師應先對學生進行相關(guān)的理論指導,以音樂為主線,生動地表達,避免說教的寡淡形式。此外,還可以提出一些相關(guān)的問題,如劇中有哪些角色、對音樂劇舞臺有什么感覺之類的,引導學生對音樂劇進行初步的理解。在小學生對音樂劇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就可以結(jié)合歌舞讓學生跟著律動,激發(fā)學生對音樂的興趣,為小學生學習兒童音樂劇奠定一定的基礎(chǔ)。最后,教師再進行親身教授,讓學生切身體會音樂劇帶來的樂趣。
三、優(yōu)化課堂,豐富音樂教學內(nèi)涵
在使用兒童音樂劇傳授相關(guān)音樂知識的過程中,要真正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音樂教師還應注意自身所使用的教學方法是否得當。對比傳統(tǒng)講述的教學方法,在課堂中加入兒童音樂劇的方式顯然對學生更具有吸引力,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如果長時間地采用同一種教學方法,也會讓學生產(chǎn)生乏味的情緒,從而降低音樂教學的質(zhì)量。為此,音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適度地采用兒童音樂劇,結(jié)合實際的教學情況以及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嘗試更多不同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參與到音樂劇的探索當中,從而充分調(diào)動學生音樂學習的積極性,優(yōu)化課堂教學,豐富音樂教學的內(nèi)涵。
例:在講解《勞動最光榮》這首歌時,教師應結(jié)合小學時期學生好動、模仿力強的特點,采用歌曲、舞蹈、游戲以及圖片相結(jié)合的方式來進行直觀式教學。在課堂教學前,教師要先做好相關(guān)的準備工作,正式上課時,先帶領(lǐng)學生欣賞一段兒童歌舞劇《麻雀與小孩》,要注意把握好時間,然后再針對性地提出一些問題,如里面都有哪些角色,引導學生認識音樂劇。在第二次上課時,就可以進行歌曲的實際教學了,采用跟唱并結(jié)合舞蹈的方式,讓學生更好地學習這首歌。在第三個課時的時候,就可以引導學生進行音樂劇的實際演繹了,抽取學生在課堂上即興表演歌舞,讓其他的學生猜測該學生表演的是哪位人物,引導學生深入理解所演繹人物的特點,并在課堂上指導他們親手設計道具,用以完成兒童音樂劇。
綜上所述,將兒童音樂劇引入小學音樂課堂,以活潑、自由的表演形式打破了傳統(tǒng)音樂課堂的限制,更貼近小學生活潑好動的性格特點,符合其情感的表達要求,從而對提高小學生的音樂興趣具有重要作用。此外,兒童音樂劇所蘊含的音樂審美,還能夠讓小學生在快樂的氛圍中學習音樂。
【作者單位:徐州市銅山區(qū)單集鎮(zhèn)臨陣頭小學? 江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