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先飛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fā)展,農村勞動力涌入城市,造成了兒童老人留守農村的局面,兒童的健康成長受到了負面影響。音樂是凈化心靈和精神慰藉的重要手段,在音樂課堂教學過程中,應引導留守兒童進行自主學習,激發(fā)其學習興趣,加深其對音樂知識的理解和培養(yǎng)音樂審美,以提升留守兒童的音樂素養(yǎng)。
一、妙設游戲,激發(fā)興趣
游戲是兒童非常感興趣的活動,游戲活動有利于兒童進行積極地自主探索并對事物深刻認知。在小學課堂教學中采用游戲教學法,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對教學內容的興趣,進而促進學生對學習內容的自主探索學習。因此,在農村小學留守兒童的音樂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應該結合教學內容巧妙設置游戲,激發(fā)留守兒童音樂學習的興趣,才能讓孩子們在游戲中積極自主探索音樂知識。
例如,在《森林狂想曲》課堂教學過程中,為了激發(fā)農村留守兒童對本篇音樂作品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為學生設計“我是森林中的小精靈”的游戲,讓學生先聽一聽音樂,熟悉音樂之后根據(jù)音樂作品的旋律、節(jié)奏等特點,為自己設計一個動物或者植物的角色,通過表演動物奔跑、嬉戲、舞蹈和植物的生長、隨風搖擺等等動作,表演出森林中生物活動的情境。然后,教師對學生的表演進行積極的評價,學生就會認可自己的游戲表演,增強對音樂作品的情感體驗。這樣,學生在游戲活動中隨著音樂盡情舞動,把自己的身心融入音樂的節(jié)奏、旋律和情感,有利于激發(fā)學生體驗和理解音樂特點的興趣,并積極地投入自主探索學習。
因此,在農村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應該結合教學內容為兒童設計適合的游戲活動,讓兒童在盡情參與游戲活動的過程中對音樂的旋律、節(jié)奏和情感等知識進行自主探索,有利于激發(fā)音樂學習興趣和音樂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
二、強化聽覺,加深理解
聽力是音樂學習的基本功,只有通過聆聽才能感覺到音樂旋律、節(jié)奏和情感的特點,進而深入理解、體驗音樂的美妙,達到情感寄托和情緒宣泄,實現(xiàn)音樂的功能。所以,在音樂課堂教學中,訓練學生的聽力是重中之重。在農村小學生的音樂課堂教學中,應該通過聽覺練習活動,結合音樂作品的內容設置問題,讓學生在聽覺練習活動中自主探索,尋找問題的答案,從而深入理解音樂作品,提升留守兒童的音樂素養(yǎng)。
例如,《好一個土娃子》這篇音樂作品描繪的是生活在農村淳樸活潑的頑童。音樂的旋律和節(jié)奏都表現(xiàn)出了頑皮活潑的特點,教師為了讓學生體會歌詞內容與音樂旋律與節(jié)奏的融合關系,可以為學生提出關鍵的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聆聽音樂作品,進行自主探索學習,之后讓學生分享自己的自主學習成果。如提出問題:“請大家聽音樂,并找出其中的頑皮元素?!睂W生就會帶著這個問題聆聽音樂,在學生進行自主探索學習之后,展示自己對音樂的理解,然后教師再總結這個問題:“在這篇音樂中樂器有小提琴弦樂和敲擊樂,都表現(xiàn)出了歡快和跳躍的感覺,同時音樂的節(jié)奏輕快與歌詞相結合完美表現(xiàn)出了農村土娃子活潑貪玩的情境?!边@樣,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聆聽音樂,激發(fā)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和學習能力,鍛煉了學生的聽力,有利于提升留守兒童的音樂素養(yǎng)。
因此,在農村小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應該注重學生音樂聽力的培養(yǎng),讓學生帶著問題進行聆聽音樂尋找答案的自主探索學習,有利于加深學生對音樂的理解,提升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
三、鼓勵想象,培養(yǎng)審美
審美是音樂素養(yǎng)的重要組成部分,培養(yǎng)農村留守兒童的音樂審美意識和能力,是增進留守兒童音樂情感和增強音樂體驗的必須途徑。音樂教育家柯達伊主張音樂教育要通過音樂與身體結合喚起人們的音樂本能,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感受力。因此,在教學中應該開放學生的身體與思想,鼓勵學生通過放飛思維和想象以親身感受和自由探索,強化學生對音樂美的感受,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審美意識和能力。
例如,《草原贊歌》這篇音樂作品表達的是蒙古草原上美麗富有以及草原上的兒童少年在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的社會呵護中健康成長的情感,音樂中洋溢著草原人民對美滿幸福的生活向往和作為草原人民的自信。為了讓學生在課堂上理解歌曲的意境和體驗草原兒童少年熱愛草原和感謝共產(chǎn)黨的情感,可以讓學生閉上眼睛放飛思維,在陶醉音樂的過程中發(fā)揮自己的想象,聽完音樂互相交流自己看到了什么。這樣,學生經(jīng)過自己隨著音樂旋律和節(jié)奏進行想象,能夠感受到駿馬奔馳、羊群簇擁、綠野連綿、白云飄舞等景象,體會草原兒童熱愛草原、幸福自信、感恩國家的情感。學生能夠想象出的美,就是音樂作品《草原贊歌》所要表達的美。
因此,在音樂教學過程中可以鼓勵學生開放自己的思維,融合音樂的旋律和節(jié)奏進行大膽地想象,讓學生在跟隨音樂想象場景和體驗情感的過程中理解音樂的美感,促進學生音樂課堂的自主探索學習,進而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意識和音樂素養(yǎng)的提升。
綜上所述,農村留守兒童是當今社會發(fā)展中的一種現(xiàn)象,為了促進留守兒童身心健康發(fā)展,在學校教育過程中應該積極發(fā)揮音樂的優(yōu)勢作用,在音樂課堂上通過妙設游戲以激發(fā)學習興趣,強化聽覺以加深知識理解和鼓勵想象而培養(yǎng)音樂審美來引導留守兒童的自主學習,進而提升留守兒童的音樂素養(yǎng)。
【作者單位:金湖縣陳橋鎮(zhèn)中心小學? 江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