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小鳳
【摘?要】 目的:探討在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自我管理護理干預的效果。方法:將60例維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隨機分為乙組(30例)、甲組(30例)。乙組進行常規(guī)護理,在此基礎上甲組加自我管理護理干預,總結兩組的自我管理行為評分、自我感受負擔評分。結果:甲組的一般狀態(tài)管理和社會心理行為、軀體和社會心理活動、飲食量管理行為、液體與離子限制行為評分、自我管理行為總分均高于乙組,差異顯著,P<0.05。甲組的身體負擔評分、情感負擔評分、經濟負擔評分、自我感受負擔總分均高于乙組,差異顯著,P<0.05。結論:在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自我管理護理干預應用的效果較確切,可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行為,并改善其自我感受負擔情況。
【關鍵詞】
維持性血液透析;自我管理護理干預;應用效果
對于終末期腎臟病來說,是慢性腎臟疾病的末期,這類患者主要經血液透析來提高生活質量,并延續(xù)生命。在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由于疾病、治療等壓力,導致其生活方式出現(xiàn)改變,對正常的飲食、心理以及社交等產生影響,甚至對治療、康復產生影響[1]。本文旨在探討在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自我管理護理干預的效果,具體研究見下文。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抽選2014年11月至2018年11月在我院做維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60例)做研究,隨機分為乙組(30例)、甲組(30例)。男性是28例,女性是32例;其年齡在29~68歲,平均為(50.11±2.22)歲。兩組資料比較,差異不明顯(P>0.05)。
1.2?方法
乙組常規(guī)護理,在此基礎上甲組加自我管理護理干預。先創(chuàng)建自我管理小組,護士長出任組長,組員是護士,護士長定期給予護士培訓,按患者的情況制訂針對性護理措施。
1.2.1?目標制定?根據(jù)飲食、生活和活動等為患者制定目標,對治療目標進行分解,鼓勵其樹立短期的治療目標,從而提高其康復的信心。通過小冊子、宣傳欄、圖片等方式進行健康教育,從而提高患者對于疾病的認知程度,緩解焦慮、恐懼。
1.2.2?錯誤糾正?按患者的病情進展以及身體情況為其制定護理措施,發(fā)現(xiàn)、糾正患者的運動、心理以及飲食中的錯誤行為和認知,確?;颊咭宰罴褷顟B(tài)來接受治療。
1.2.3?飲食指導?患者對于飲食種類和飲食配比以及自制力等知識缺乏了解,所以護理人員要給予患者飲食指導,為其選擇科學飲食方案。
1.2.4?同伴支持 囑家屬、病友、朋友等給予患者社會支持,家屬要積極參與治療,使患者感受到家庭的溫暖,提高治療、康復等信心。
1.2.5?心理護理?對于需長期依賴家屬支持、照顧的患者來說,易出現(xiàn)焦慮、抑郁和負擔加重等,應給予這類患者心理安慰以及陪伴,并給予情感支持,緩解患者不良情緒,并使自我管理能力提高。
1.3?評價標準
從一般狀態(tài)管理和社會心理行為、軀體和社會心理活動、飲食量管理行為、液體與離子限制行為評分等評價患者自我管理行為,并計算總分,自我管理水平同分數(shù)成正比。
經自我感受負擔量表評價患者自我感受負擔,主要是身體負擔、情感負擔、經濟負擔,并計算總分,分數(shù)越高自我感受負擔越輕[2]。
1.4?統(tǒng)計學分析
SPSS 20.0軟件分析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用(±s)表法,行t檢驗,當P<0.05,表示兩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比較自我管理行為
甲組的一般狀態(tài)管理和社會心理行為評分、軀體和社會心理活動評分、飲食量管理行為評分、液體與離子限制行為評分、自我管理行為總分均高于乙組,P<0.05。見表1。
2.2?比較自我感受負擔
甲組的身體負擔評分、情感負擔評分、經濟負擔評分、自我感受負擔總分均高于乙組,P<0.05。見表2。
3?討論
對慢性病患者來說,自我管理水平提高比其他任何措施都能提高其健康水平。而在血液透析患者中,自我管理是指其運用自身的問題解決技巧來處理因疾病而出現(xiàn)的身體、心理以及社會等問題,有效進行自我護理活動,并同照顧者構成伙伴關系,從而一起承擔管理疾病的責任,進而達到自身所期望的生活目標。給予患者有針對性、有證據(jù)支持的一系列干預措施,可清除患者自我管理實施的障礙,并減少并發(fā)癥發(fā)生,而且最終增加生存時間與提高生活質量[3]。
對于維持性血液透析治療來說,是急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有效的腎臟替代療法,由于終末期腎病患者喪失了腎臟功能,因腎源、治療費用等問題導致患者不能接受腎移植,大都通過維持性血液透析來維持生命,長期透析會使患者生活質量下降,并嚴重影響了患者的生理、心理等。因此,要通過自我管理干預來提高維持性血透患者生活質量,并且延長生存時間。本次研究主要是以患者為中心來開展人性化護理服務,并充分評估患者的軀體、心理等狀態(tài),對不適因素進行分析,之后實施針對性護理干預,減輕、緩解患者不良情緒,從而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以及康復信心。結果為甲組的一般狀態(tài)管理和社會心理行為、軀體和社會心理活動、飲食量管理行為、液體與離子限制行為評分、自我管理行為總分均高于乙組,差異顯著。甲組的身體負擔評分、情感負擔評分、經濟負擔評分、自我感受負擔總分均高于乙組,差異顯著。從結果中可以看出甲組的自我管理行為評分以及自我感受負擔評分均高于乙組,說明隨著持續(xù)性血透患者的自我管理行為水平的提高,其心理負擔減輕,并減輕自身對于家屬的依賴,使情感負擔下降,從而更好對疾病癥狀進行控制,減輕經濟負擔,提高生活質量。
總之,在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自我管理護理干預應用的效果較確切,可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行為,并改善其自我感受負擔情況。
參考文獻
[1] 李劍媚,鄭晶晶.護理干預對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行為的影響研究[J].基層醫(yī)學論壇,2018,22(33):4669-4670.
[2] 張世慧.自我管理行為對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感受負擔的影響研究[J].中國衛(wèi)生產業(yè),2018,15(28):11-12,15.
[3] 劉少平,易海飛,禤杏華.自我管理護理干預在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9,16(01):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