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大娟
摘 要:古希臘著名的哲學家和教育家柏拉圖在其經典著作《理想國》中闡述了許多令后世受益匪淺的教育理論,尤其是他不顧當時的時代背景提出的男女平等的女性教育思想更是令人佩服不已。本研究在引出柏拉圖女性教育思想“男女天賦平等”的理論基礎上,總結男女有平等的受教育權、平等的受教育內容及應在社會中任平等的職務等平等思想,以此產出了柏拉圖女性教育思想對當代我國女性教育的啟示。
關鍵詞:柏拉圖;理想國;女性教育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29.097
柏拉圖(P1aton,前427-前347) 作為古希臘著名的哲學家和教育家,在他的史詩級著作《理想國》中闡述了其主要教育思想:其主張在管理者方面,國家主控教育;注重學前教育;倡導男女教育平等;設立“四藝” 課程等,這些先進的思想皆對后世有很大的積極影響。其中,男女平等的女性教育思想尤為突出,在當時保守的時代更可稱其為歷史先河。柏拉圖所處的時代是古希臘雅典奴隸制社會,當時的婦女地位極其低下,婦女們沒有自己的獨立和自由,只能成為男人們的附庸。在這種社會狀態(tài)下,柏拉圖敢于提出男女平等教育的主張,更體現了他的難能可貴。在《理想國》中,他雖然也表明其大膽的思想怕觸及婦女和兒童的教育方面立法問題,但其又解釋既然已成定局,就義無反顧的堅持到底。這一切都體現了這位偉大的教育家難能可貴的勇氣和決心。直到今天,他的男女平等的女性教育思想仍對當今我國的女性教育具有較大的啟示作用。
1 《理想國》中女性教育思想的理論基礎——男女天賦平等
在《理想國》中,柏拉圖明確指出男女之間稟賦是相同的,唯一的不同即為兩性之間生理上的差別。首先,他認為稟賦不是絕對的,而是與行業(yè)相關的。其用男女都具有醫(yī)療技術為范例,證明了男女稟賦的相同。其次,他認為沒有好的或清晰的依據來區(qū)分好天賦予壞天賦。一個人對某件事有天賦的才能,而另一個人對此沒有天賦的才能,這并不能找出依據。很難從一個人學起來容易而另一個人學起來困難來簡單判斷。也不能因為有的人一學就懂,懂了就能類推,舉一反三,有的人學習了好久,甚至還不記得所學的是什么東西來判斷。最后,他明確指出各種的天賦才能同樣分布于男女兩性。沒有任何一項管理國家的工作,因為女人在從事而專屬于女性,或者因為男人在從事而專屬于男性。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柏拉圖主張男女平等的女性教育思想也是在他認為男女天賦平等分布的理論基礎上而產生的。
2 《理想國》中女性教育思想的核心——男女受教育權利和內容的平等性
基于男女天賦平等理論,柏拉圖提出男女平等教育的主張,其包括男女受教育權利平等及男女受教育的內容平等兩方面。
2.1 男女受教育權利平等
在男女受教育權平等方面,柏拉圖主張的教育的目的就是培養(yǎng)城邦的護衛(wèi)者,最終就是培養(yǎng)哲學王,即護衛(wèi)者中最好的、真正關心國家利益的人。因此,對女性進行教育的目的便是培養(yǎng)同男人一樣的國家的護衛(wèi)者。因其認為,只要國家不分男女性別分配任務,將女子按照使用男子那樣,那么其先決條件就是一定先要給女子以同樣的教育。因為只有女性具有與男性同樣的教育權利,女性才能受到與男性平等的教育,才能擔負起同樣的護衛(wèi)者的職責。從這點來看,柏拉圖男女平等的受教育權利最終也是為整個城邦服務的,這對我們當今中國的女子教育也還是有較大的啟示作用。
2.2 男女受教育內容平等
同樣也是基于男女天賦平等的理論和培養(yǎng)護衛(wèi)者的教育目的,柏拉圖提出培養(yǎng)護衛(wèi)者,對女子和男子不用不同的教育方法,是因為不論女性或男性,其所提供的天然稟賦是一樣的。由此可見,男性和女性的教育內容和教育方法也是平等相同的。在書中,他舉例提到,國家常用音樂和體操教育男子,為了同樣的使用女子,一定要用同樣的兩門功課來教育女子,并且還要給她們軍事教育。這里的受教育內容相同也是至關重要的。設想要是本來男女受教育權利都是相同的,但是由于男女兩性生理上的差別而對男女進行不同的教育,這勢必埋下以后在社會分工方面不同對待的種子。而柏拉圖也說過男女在社會中的任職務的權利也是平等的,所以男女受教育的內容也是應該平等相同的。
3 《理想國》中女性教育思想的社會體現——男女承擔的職務平等
在柏拉圖看來,既然男女天賦平等,男性和女性又同時平等的享有受教育的權利和受教育的內容,那么男女也應該平等的承擔社會職務。也正是基于此,真正有才能的女子也能夠和男子一樣根據自己不同的能力相應的承擔責任,維護城邦的利益,保衛(wèi)國家。他首先提到若發(fā)現某職業(yè)既適合女性又適合男性,那么就這一職業(yè)就可以既分配給男性又可分配給女性。其次,他繼續(xù)論述了那些對國家有重要貢獻的技術和職業(yè),很難一下子區(qū)分出哪些是適宜于女性,哪些又僅僅是適宜于男性。最后,柏拉圖得出了結論,即其周邊朋友,沒有因為某一職業(yè)是女子在從事而專屬于女性,反之,專屬于男性。不論男女皆可以參加各種職務,只是某種情況下女子比男子稍弱一點罷了。柏拉圖認為,護衛(wèi)者是最好的公民。同理,女護衛(wèi)者也是最好的女人。因此,一個國家里能夠造就這些出類拔萃的女人和男人,其為最好的管理結果。
綜上,我們可以看出,柏拉圖基于男女天賦平等而提出的男女平等的女性教育思想是對于整個國家的管理也是最好和最有益的。
4 《理想國》中女性教育思想的啟示——女性教育問題的解決路徑
在擁有幾千年歷史的傳統中國社會里,男尊女卑的觀念深入人心。這使得我國從古到今的婦女都秉持“女子無才便是德”的信念,女子沒有得到受教育的權利,唯有男子才能進入學堂學習。當然,隨著女性對國家的貢獻加大,女性的社會地位大大提高,當代女性教育也得到了不斷的改善。但是,教育不平等現象仍然存在。在我國,婦女和女童的教育狀況不容樂觀,失學、輟學的學齡兒童中,女童占2/3;女性文盲占文盲總數的2/3。學習柏拉圖的男女平等的女性教育思想,并把它有效的應用于我國現代的女性教育,是我國現代女性教育問題的重要解決路徑。
4.1 牢固樹立性別平等的教育理念
柏拉圖認為男女天賦平等,因而受教育的權利和受教育的內容也是平等的,這樣才能培養(yǎng)出真正保衛(wèi)國家的護衛(wèi)者(包括男護衛(wèi)者和女護衛(wèi)者)。但是在我國,男女生理上的自然差異被無限地歪曲、放大,女人被看成是柔弱和卑賤的代名詞。許多父母用傳統的社會性別偏見來對待孩子;學校的教科書里面,大多數的故事的主人公都是男性,涉及女性的相對較少;社會中,男人一般是和事業(yè)、金錢、地位這些掛鉤,而女人主要是家庭主婦、下廚、哺乳兒童;大眾媒體宣傳的女博士或者是女強人都會被說成是世界上的“第三種人”,甚至在大多數新聞媒體中涉及稍稍能干的女性就會叫作“女漢子”。對此,父母應該秉持兒女平等的觀念來撫養(yǎng)孩子;學校教育要堅持男女平等的教育觀念;大眾傳媒應該多利用輿論宣傳男女平等意識,而不應該以輕蔑或略帶嘲笑的口吻來描述女性。女性教育的發(fā)展應樹立男女平等的教育理念,消除教育中的性別歧視。
4.2 頒布一定的法律法規(guī)以保證女性平等教育權的真正實現
柏拉圖在《理想國》中雖最初不敢涉及關于婦女兒童的教育立法問題,但后來的一系列討論中可以看出,他也極力呼吁立法保障婦女兒童受教育的權利。1949年以來,我國政府頒布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規(guī)給予了女性平等教育充分的保障,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稇椃ā?、《教育法》、《義務教育法》、《未成年人權益保護法》、《婦女權益保障法》等法律法規(guī)中都規(guī)定了女性平等的教育權利;同時《中國婦女發(fā)展綱要》、《全國教育事業(yè)“九五”計劃和2010年發(fā)展規(guī)劃》中都對女性的教育與發(fā)展給予了高度的關注。這一系列的法律法規(guī)雖然對女性教育的發(fā)展起到了重大的作用,但在實際的貫徹執(zhí)行中仍然存在一些疏忽。因此,在今后的女性教育中,我國應該及時調整與更新法律法規(guī)中疏忽的部分,切實做到與時俱進。與此同時,教育行政部門應加大監(jiān)督管制力度,切實維護執(zhí)行相關法律法規(guī)。
4.3 消除就業(yè)中的性別歧視
柏拉圖認為男女兩性在社會中應該平等的承擔職務。這不僅在當時有著遠大的眼光,而且在當代也是有積極作用的。但是在現代中國社會的就業(yè)市場上,男女不平等現象仍然屢見不鮮。就拿當今大學畢業(yè)生找工作的現實情況來說,同等條件甚至條件更好的女性和男性去競爭同一職位,許多用人單位還是會優(yōu)先錄用男性,甚至個別企業(yè)招聘簡章上明確寫明只招男性,只有個別極為優(yōu)秀的女性才能找到自己稱心如意的工作崗位,這種現象無疑對女性在就業(yè)市場的競爭極為不利。為此,首先,政府應采取有效措施、法規(guī)消除性別歧視。其次,用人單位也應該堅持平等錄用的原則,堅決杜絕性別歧視。最后,女性應該在平時的學習中堅持努力,在就業(yè)表現中保持自信的風姿,以真正實力獲勝。
4.4 加大農村女性教育的力度
在我國廣大的農村地區(qū),絕大多數的婦女處于男女平等教育的邊緣地帶。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政府雖加大了對農村教育的投入,農村教育也得到較大的提高。但我國農村的女性教育由于受到傳統“重男輕女”觀念、信息實效差以及貧窮等因素的影響,亟待改善。在大多農村地區(qū),貧窮的父母讓自己的兒子去上學,而女兒則留在家中干活,女性受教育的權利不能得到維護,女童失學的問題仍然嚴重。為了改善農村女性教育的現狀,首先,農村地區(qū)的父母應該變傳統性別歧視,接受男女平等;其次,國家應該加大對農村地區(qū)教育的投入力度,改善其貧窮落后的面貌;再次,教育政策要促進農村地區(qū)教育的性別機會公平;最后,農村地區(qū)的學校應該加大對女學生的關心和幫助,平等的對待兩性教育。唯有這樣,農村女性教育才能得到長足發(fā)展。
5 結語
柏拉圖《理想國》作為經典著作,其時間上雖古老、陳舊,但其內容及思想經久不衰,直至今日依然適用,這也是大多數經典著作體現出的時代性作用。在分析、品讀此部經典著作之后,對于其中女性教育思想的解讀及對我國目前女性教育的狀態(tài)更新有一定的借鑒性。將此經典論述與理論運用到實際社會中,解決教育公平等社會問題,為女性在社會中發(fā)揮出的重要性提供一定的出路與理論方案。
參考文獻
[1]柏拉圖.理想國[M].郭斌和,張竹明,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12.
[2]張蒞穎,邵彩玲.柏拉圖《理想國》的女性教育思想及其現代價值[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 (教育科學版),2009,(4):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