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少斌
【摘 要】土壤是保障基本生態(tài)功能發(fā)揮、農業(yè)發(fā)展、糧食安全的重要基礎。但隨著環(huán)境污染情況的日益嚴重,土壤也受到了嚴重的污染,特別是重金屬污染。對此,應采取有效的治理技術措施,以降低重金屬污染情況,從而保障生態(tài)環(huán)境和人們的健康。論文主要分析了土壤重金屬污染治理技術,探究了未來治理土壤重金屬污染的對策。
【Abstract】 Soil is an important basis for ensuring the exertion of basic ecological function,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food security. However, with the increasingly serious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the soil has also been seriously polluted, especially heavy metal pollution. Therefore, effective technical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to reduce heavy metal pollution, so as to protect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people's health. 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the treatment technology of soil heavy metal pollution, and explores the countermeasures of soil heavy metal pollution in the future.
【關鍵詞】土壤;重金屬污染;治理技術;現(xiàn)狀;對策
【Keywords】 soil; heavy metal pollution; treatment technology; present situation; countermeasures
【中圖分類號】X53?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3-1069(2019)07-0130-02
1 土壤重金屬污染的治理技術
1.1 生物修復方法
所謂的生物修復方法,就是通過動植物或微生物的生命代謝活動,降低土壤中有害物質的濃度,使得被污染的土壤環(huán)境能夠得到部分或者完全的恢復。該種方法具有治理效率高、投資少、可操作性強、對環(huán)境干擾少的優(yōu)點,因此,該方法的修復效果比較好,是土壤污染修復研究的重點。生物修復方法主要包括植物修復技術、動物修復技術和微生物修復技術,具體如下:
1.1.1 植物修復技術
就植物修復技術而言,其是借助植物與微生物共存的體系,將土壤環(huán)境中的污染物清除的一種修復技術。該技術主要包括三個方面,即植物提取、植物揮發(fā)和植物固化。具體來說,植物提取是指通過金屬超累積植物的作用,將土壤中的金屬污染物提取出來,之后進行集中處理。通過連續(xù)種植該種植物,能夠實現(xiàn)土壤重金屬污染降低或者去除的目的;植物揮發(fā),是指植物將污染物吸收到體內,并通過自身的光合或者其他作用,將污染物轉化為氣態(tài)物質,釋放到空氣中,從而使得土壤中一些揮發(fā)性污染物減少,該種方法能對Hg、Se等元素進行有效處理;植物固化,是指通過特定植物的根或者植物的分泌物,將重金屬進行固定,使得土壤中的重金屬難以移動,從而減少重金屬的進一步擴散污染,比如植物根系的分泌物可改變土壤根系周圍的環(huán)境,改變多價態(tài)Hg、Cr、As的形態(tài)和價態(tài),降低其毒性效應[1]。
1.1.2 動物修復技術
動物修復技術就是通過蚯蚓、鼠類等動物來吸收積累污染物,從而達到降低土壤中污染物的效果。試驗結果表明,蚯蚓可在重金屬污染程度不高的土壤環(huán)境中存活。在蚯蚓的耐受濃度范圍內,可將土壤中的重金屬污染物進行富集,且富集量隨著金屬的增加而增加。另外,對于Cu、Zn、Pb和Hg四種元素來說,蚯蚓對元素的吸收順序為:Zn>Cu>Pb>Hg[2]。
1.1.3 微生物修復技術
微生物修復技術的機理是通過微生物的吸收轉運、細胞代謝、生物吸附、氧化還原反應、沉淀等作用,將土壤中的重金屬污染物進行吸收和積累,從而減少重金屬對土壤的污染程度。近年來,微生物修復技術得到了人們越來越多的關注,且得到了一定的應用。
1.2 物理與工程修復方法
1.2.1 客土、排土法
客土、排土是重金屬污染修復的一種常見方法。在通常情況下,對輕度污染的土壤采用深耕翻土的方法;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重金屬污染嚴重的地區(qū)采用客土、排土法。具體而言,客土法是指將污染的農田向沒有污染的、新的客土中移入,從而使得農田功能得以恢復的一種方法;排土法是指將表面被污染的土層挖去,利用下層沒有污染的土壤進行種植的方法。
1.2.2 淋洗法
就淋洗法而言,其是利用清水或者水溶液(摻有提高重金屬水溶性的某種化學物質),反復淋洗被重金屬污染的土壤,從而使得土壤達到使用要求。該方法能夠在短時間內將土壤中的污染物移除,達到高效治理高濃度污染土壤的目的,并且治理成本相對較低,是現(xiàn)階段常用的一種工程修復方法。
1.3 化學修復方法
就化學修復方法來說,其是將改良劑投入土壤中,在改良劑的作用下,改變土壤中的有機質和陽離子,以及一些理化性質(電導率、pH等),使土壤中的重金屬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吸附沉淀作用等,從而使土壤重金屬的生物可利用度降低。
2 土壤重金屬污染的未來對策
2.1 生物修復治理技術的推廣與應用
雖然各種物理化學治理方法、工程修復方法能夠有效地解決土壤重金屬污染問題,但生物修復治理方法的修復效果更好,而且不會產生新的污染,因此該方法也是未來發(fā)展的重點方向。在現(xiàn)階段,雖然也應用了生物修復技術,但還存在一些缺陷,比如植物對重金屬吸收具有選擇性;微生物菌系對重金屬的普適性不高等[3]。因此,還要對生物修復技術進行深入地研究和完善,從而將該技術的土壤修復作用發(fā)揮到最大。
2.2 組合多種工藝,解決土壤重金屬污染問題
現(xiàn)階段,土壤重金屬污染的處理技術有很多,每種技術都有各自的優(yōu)點,同時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為了更好地解決土壤重金屬污染問題,可將兩種及兩種以上的技術進行組合,從而實現(xiàn)低能耗、高效率的治理效果。
3 結語
總而言之,土壤重金屬污染是我國當前的主要環(huán)境問題之一,為了保障食品安全和創(chuàng)造美好生活環(huán)境,應采取生物修復、工程修復、化學修復等技術,解決土壤重金屬污染問題。同時,還要加強生物修復技術的更新和完善,從而提高修復效果。
【參考文獻】
【1】邵友元,李永梅,熊鋇.土壤重金屬污染治理技術的現(xiàn)狀分析及未來對策[J]. 東莞理工學院學報,2017,24(3):76-82.
【2】曹學新,甘露.土壤重金屬污染的修復技術與實施對策探討[J].有色冶金設計與研究,2016,37(5):91-94.
【3】李方方.土壤重金屬污染現(xiàn)狀分析及防治對策[J].河南農業(yè),2017(1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