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世凱 陳斌
摘 要:公告是國家對汽車生產企業(yè)及產品管理的重要手段,是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辦理機動車注冊登記的主要依據。在機動車查驗中只有正確理解和運用公告,才能充分發(fā)揮其應有的管理效能,不斷助推機動車查驗規(guī)范化發(fā)展。
關鍵詞:機動車登記;公告管理;查驗;規(guī)范化
公告,即“車輛生產企業(yè)及產品公告”,是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辦理機動車注冊登記的核心要件之一,是發(fā)現違規(guī)產品、消除道路安全隱患的關鍵依據。正確的理解和運用公告,對于機動車查驗和登記工作有著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
1關于公告管理的職能問題
公告,是國家對汽車行業(yè)實施管理的一種行政手段。2001年以前,國家對汽車制造、銷售實施目錄管理,凡列入目錄內的企業(yè)具備汽車生產資質,列入目錄內的車型允許在國內上牌;產品目錄只發(fā)布車輛型號,不發(fā)布車輛參數,車輛參數以使用手冊為準。2001年4月,汽車產品公告管理正式開始實施。2004年,《汽車工業(yè)產業(yè)政策》正式將汽車產品公告納入進去,國家開始對汽車實施公告管理,列入公告的企業(yè)具備生產資質,列入公告的車型具備生產、銷售資質;公告發(fā)布車型的生產企業(yè)、車輛參數,外觀照片,銷售車型必須與公告發(fā)布的型號、參數、外觀特征一致方能注冊登記。同年7月,國家頒布《行政許可法》,汽車產品公告成為500項行政審批項目之一??梢?,公告是國家主管部門對汽車制造、注冊登記實施的一種管理制度,其實質是一種行政審批行為,只因該審批結果是以公告的形式發(fā)布,故稱作“公告”。
這里需要說明的是,出于對公共安全的考慮,對車輛企業(yè)及產品實施許可管理,是國際上通行的做法,并不是我國獨創(chuàng),比如歐盟國家是采取“車輛型式批準”的方式;美國則分成兩部分,其中涉及車輛安全部分由企業(yè)自我認證、政府事后監(jiān)管,環(huán)保部分采取“車輛型式批準”的方式。我國的公告管理,與歐盟的“車輛型式批準”相類似。
2關于公告管理的范圍問題
公告管理的范圍,也就是公告的邊界問題,即明確在我國哪些車輛是納入公告管理,哪些車輛注冊登記時須比對公告。
2.1把握公告管理范圍的漸進性
2001年6月14日公安部印發(fā)《關于按照<車輛生產企業(yè)及產品公告>辦理注冊登記有關問題的通知》(公交管〔2001〕94號),要求自2001年1月1日起,各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對汽車、摩托車和農用運輸車新產品,應按照公告辦理注冊登記。2002年10月18日,國家經濟貿易委員會和公安部聯(lián)合下發(fā)《關于進一步加強車輛公告管理和注冊登記有關事項的通知》(國經貿產業(yè)〔2002〕768號),將半掛車納入公告管理。2011年12月31日發(fā)布《關于進一步提高大中型客貨車安全技術性能加強車輛公告管理和注冊登記管理工作的通知》(工信部聯(lián)產業(yè)〔2011〕632號),要求自2012年9月1日起,全掛車納入公告管理??梢?,目前納入公告管理范圍的機動車包括:在我國境內生產、銷售并上道路行駛的汽車(包括在輪汽車和低速貨車)及相應底盤、半掛車、全掛車、摩托車產品。無軌電車、輪式專用機械和拖拉機暫不實行公告管理。
2.2要把握公告管理范圍的引申性
就車輛管理工作而言,依據公告管理范圍的規(guī)定可以得出以下結論:在我國生產、境外銷售的車輛(即出口的車輛)不實行公告管理;境外生產、國內銷售的車輛(即進口車輛)不實行公告管理;我國生產、銷售的非道路車輛(即具有挖掘、裝卸、平地設備的輪胎式自行機械等場地車輛)不實行公告管理;有無公告并不是車管部門是否允許注冊登記的充分必要條件,也就是說不能依據是否有無公告來決定是否能注冊上牌;有無公告并不是判斷是否是機動車的充分必要條件,有的機動車沒有公告,即沒有納入公告管理范圍;能核發(fā)臨時牌照不一定能注冊登記,超限車輛只能核發(fā)臨時牌照但不能注冊登記。
2.3把握公告管理范圍的局限性
這一點主要體現在對超限機動車的管理上。現實工作中,部分超限車輛實行公告管理,在公告中注明“超限”字樣,明確該部分車輛需要上道路行駛時,只能核發(fā)超限臨時號牌(不受次數限制)。但還有一部分超限車輛沒有納入公告管理,也不符合機動車登記條件,也只能核發(fā)臨時超限號牌。實踐中,尤其要注意區(qū)分未納入公告管理的超限車輛與違規(guī)車輛產品的區(qū)別,前者是技術參數超過GB 1589的規(guī)定,一般需要在特定的道路上行駛,或者事先需要審批(辦理通行證);后者則屬于公告管理的車型,只是實車數據與公告不一致或違反相關國家標準,不符合上道路行駛條件,不能辦理注冊登記。
3關于公告管理的內容問題
公告管理的內容,就是明確公告要管些啥的問題。從公告的名稱(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yè)及產品公告)可以看出,公告管理含有兩方面內容:企業(yè)和產品,即企業(yè)的準生產和產品的準銷售。簡單的說,對于企業(yè)而言,無論是新企業(yè)的建立,還是原企業(yè)的擴大再生產,在滿足一定的條件后,向主管部門遞交資料,經現場考核、公示、審批后,以公告的形式發(fā)布;對于產品而言,無論是新車型的確認,還是原車型的改進,也需要向主管部門申報,經驗檢測、審批后,以公告的形式發(fā)布。公告管理的具體內容如表1所示。
通過公告管理的內容可以看出,依據申報公告的目的劃分,公告可以分為如下幾種類型:
(1)申報車輛新產品,是指新設計的全新產品或改進型產品首次申報《公告》;
(2)申報產品擴展,是指車輛產品在不改變其基本特征和產品型號的狀況下,增加或減少某些配置(或參數);
(3)申報產品變更,是指車輛產品在不改變其基本特征和產品型號的狀況下,替換某些配置(或參數);
(4)產品勘誤,是指車輛產品在申報環(huán)節(jié)中,由于疏忽造成參數填報錯誤或漏報需要進行更正;
(5)產品撤銷,是指企業(yè)不再生產主動撤銷的產品,以及不符合國家實施新標準、規(guī)定強制撤銷的產品。
這里需要說明的是,公告是以批次為單位,按照不同的車型(車輛型號)來發(fā)布(審批)的,同一批次的公告可以有不同或相同的生產廠家。所以,公告與具體某一輛車不是一一對應的關系,而是一對多的關系。如果把公告比作百家姓的話,公告是按照姓氏來管理的,而具體的某輛車則如同姓氏中的具體人,是依據戶口本(合格證)進行管理,即一批公告對應大量的機動車,而每一輛機動車對應一張合格證。
4關于公告管理的作用問題
公告管理,是道路車輛管理的源頭,涉及3C、交通、環(huán)保、車輛稅費政策、工商、質檢、執(zhí)法訴訟、仲裁、刑偵、購車指導和部隊、公安等單位裝備的列裝與選型等問題?;诠孢€衍生出新能源汽車目錄、車輛購置稅減免、國稅總局計稅系統(tǒng)、車輛企業(yè)生產經營許可、機動車出廠合格證、公告數據庫、合格證數據庫、汽車材料數據系統(tǒng)(CAMDS)等與《公告》相關的系統(tǒng)。對于機動車登記工作而言,主要是涉及合格證與用戶注冊和與購置稅核查兩個方面,其基本信息流程如圖1所示。
5關于公告有效時間的問題
公告有效時間,即公告的有效期問題,直接關系著產品的質量是否符合相關標準,影響到產品是否能夠辦理注冊登記等事宜。根據工信部聯(lián)產業(yè)〔2008〕319號文件規(guī)定,公告有效期是指車輛產品從公告公布之日起至公告公布撤銷之日止。在有效期內,車輛生產企業(yè)應當完成產品出廠檢驗、簽發(fā)合格證和銷售手續(xù)。對產品撤銷的,公告簽注內容由“自XXX年XX月X日起不再作為車輛產品注冊登記的依據”調整為“自XXX年XX月XX日起不得生產、XXXX年XX月XX日起不得銷售”。公告有效期滿后生產企業(yè)不得再通過“機動車合格證信息上傳系統(tǒng)”傳送合格證信息,未銷售的車輛不得繼續(xù)銷售,應由生產企業(yè)收回。同時要求,公告暫停期內企業(yè)不得生產、銷售暫停公告的產品,對暫停公告的產品車輛,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不予辦理注冊登記。
5.1把握公告有效時間的合理性
公告的發(fā)布日期、撤銷日期、暫停日期、合格證簽發(fā)日期、停止銷售日期之間沒有硬性的間隔要求,并且“日期”是否含當日沒有明確的規(guī)定,實踐中應按利于企業(yè)、利于車主的原則確認。比如公告有效期是2018年6月8日至2019年3月15日,那么從理論上講,機動車可以在6月8日發(fā)布公告,6月8日簽發(fā)合格證,6月8日開具發(fā)票;3月15日也可以簽發(fā)合格證、開具銷售發(fā)票。
5.2把握公告有效時間的指向性
車輛的出廠日期以合格證的簽發(fā)(發(fā)證)日期為準,而不是以實際制造日期為準。因為公告的申報與審批需要一個周期(大概70天左右),所以大部分車輛制造企業(yè)基于經濟利益角度考量,大多在公告的申報期間已先行生產制造車輛,即車輛的實際生產制造日期可以早于公告的發(fā)布日期,但其合格證的簽發(fā)日期應在公告的發(fā)布日期之后。
5.3把握公告有效時間的針對性
對于改裝車,要正確區(qū)分底盤與整車的公告有效期。底盤和整車均須在其公告有效期內完成生產和銷售,但對于底盤何時完成銷售,車管部門無法也無需考證,所以登記時只須比對整車公告有效期與銷售日期,而不能因整車發(fā)票日期超過底盤公告的有效期而拒絕辦理。
5.4把握公告有效時間的關聯(lián)性
這主要體現在公告有效時間與銷售時間、注冊登記時間之間的關聯(lián)性。依據《關于嚴格重中型貨車和掛車注冊登記的通知》(公交管〔2014〕196號)要求,對撤銷公告后、生產銷售的車輛,一律不予辦理注冊登記。對公告有效期內生產、銷售的車輛,6個月內申請注冊的按規(guī)定予以辦理,并要認真審核出廠合格證日期和購車發(fā)票日期。公告撤銷超過6個月申請注冊登記的,不得辦理登記。可見,在登記實踐中要注意審核公告的有效期與機動車銷售日期的關聯(lián)性,做到相互印證、一致性管理。
6關于公告比對方法的問題
6.1要明確公告比對的原因
一方面,作為保證生產一致性的責任主體,車輛生產企業(yè)理應嚴格按照國家法律、法規(guī)和主管部門的有關規(guī)定,建立完善生產一致性保證體系,確保車輛產品符合國有標準要求,但客觀上個別車輛并不一定與公告、合格證所記載的電子數據完全一致,還存在“兩張皮”的現象,甚至個別不良廠家受利益驅動,故意生產違規(guī)產品。另一方面,公告審批、合格證的簽發(fā)工作有時難免存在疏漏,導致公告本身違規(guī),進而按違規(guī)公告生產的機動車流向市場。最后,是國家層面管理制度設計的需要。主管部門通過公告管理允許企業(yè)批量生產、銷售機動車,但不是逐車檢查驗收,只有在公安交通管理部門注冊登記時增加比對公告環(huán)節(jié),查看實車是否與申報的信息相一致,才能守住最后一到關口,實現監(jiān)督管理工作的閉合回路。
6.2要明確公告比對的批次
要正確理解工信部聯(lián)產業(yè)〔2008〕319號文件中關于“各地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要嚴格按照最新公告辦理機動車注冊登記”的含義。在2018年10月份之前,對于存在多個均在有效期內公告批次的公告而言,需按以下原則選定公告批次:
(1)《機動車出廠合格證》的發(fā)證日期(即出廠日期)應大于等于車輛制造日期,發(fā)證日期和車輛制造日期之間的時間間隔沒有特別要求,車輛制造日期與實際車輛銘牌上的日期應保持一致。
(2)機動車整車出廠合格證的簽發(fā)日期應大于等于告的生效(發(fā)布)日期。需要注意的是,對于新產品、產品更改、產品擴展的公告,其公告生效日期等于公告發(fā)布日期;產品勘誤的公告,其公告生效日期等于勘誤產品上次的公告發(fā)布日期。
(3)機動車整車出廠合格證簽注日期應不晚于公告的停止生產日期,并且車輛銷售發(fā)票日期應不晚于停止銷售日期。
在符合上述條件情況下,如果存在多個批次公告,應選取合格證技術參數信息、實車外觀與公告的技術參數和照片相符的公告批次進行比對。需要說明的是,2018年10月通過系統(tǒng)升級,在查驗崗掃描合格證后,系統(tǒng)會自動選定公告批次,不存在人工選定的可能。
6.3要明確公告比對的內容
首先,要明確比對的標準。這是公告比對的關鍵。因為客觀上公告、實車和合格證均存在違規(guī)的可能,所以既要比對三者之間的一致性,又要比對三者是否符合GB 7258、GB 1589等國家標準。也就是說,國家的法律法規(guī)和相關技術標準是比對的基本準則。其次,比對形式是否合規(guī)。比如改裝車使用了不允許使用的底盤;兩輪摩托車公告參數中出現了“載質量”;側三輪摩托車中出現了“三軸”;號牌板架出現了“翻轉現象”;公告照片防護裝置不合格、反光標識不合格等。最后,比對具體數據是否違規(guī)。重點比對車輛產品尺寸及質量參數是否符合GB 1589等相關標準,比如外廓尺寸、貨廂內部尺寸、軸距、輪距、前懸/后懸是否在公差允許范圍之內;比對公告中照片所包含信息與實車是否一致等。
7關于違規(guī)公告的處理問題
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在辦理注冊登記時,通過比對公告、實車查驗發(fā)現車輛產品不符合公告批準的技術參數和有關國家標準、未列入公告、超過公告有效期出廠、車輛技術參數和相片與公告不一致、車輛識別代號拓印膜和實際車輛不一致等情形的,應復印留存車輛、違規(guī)部位照片、合格證等資料相片,取證后按照《機動車查驗工作規(guī)程》(GA 801)要求,詳細記錄具體信息,并錄入機動車登記信息系統(tǒng)并逐級上報。
這里需要說明的是,對已列入“涉嫌違規(guī)機動車產品庫”車型的車輛要按照《公告》批準的技術參數和有關國家標準,嚴格查驗,重點核查。對確屬不符合標準和規(guī)定的,不予辦理注冊登記;對已進行整改,不存在違規(guī)情形的,應排除嫌疑后予以辦理注冊登記。
參考文獻
[1]國家經濟貿易委員會關于車輛生產企業(yè)及產品目錄管理改革有關問題的通知,2001年5月22日,國經貿產業(yè)【2001】471號.
[2]公安部關于按照《車輛生產企業(yè)及產品公告》辦理注冊登記有關問題的通知,2001年6月14日,公交管【2001】9 4號.
[3]關于一步加強車輛公告管理和注冊登記有關事項的通知,2002年10月18日,國經貿產業(yè)【2002】768號.
[4]關注汽車產品公告的五大問題,2007年1月15日,專用汽車[J],張筱梅.
[5]關于嚴格重中型貨車和掛車注冊登記的通知,2014年6月13日,公交管【2014】196號.
[6]淺析國家對汽車生產企業(yè)及產品的管理,2017年5月15日,輕型汽車技術[J],井泉,上汽大通汽車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
[7]汽車公告管理及相關要求,2017年5月,耿磊.
[8]機動車登記系統(tǒng)應用,2009年11月,是建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