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惠芬
【摘要】《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以下簡稱《指南》)強調(diào)了家園共育的教育理念,我園在貫徹《指南》、尋求家園共育的有效途徑中,通過對意大利瑞吉歐的教育模式——教育工作者、家長和社區(qū)成員協(xié)同教育的幼兒教育教學理論的剖析,嘗試融入家園協(xié)同教育理念,形成幼兒園、家庭兩方的合力教育。本文以“親子閱讀,播撒幸福的種子”讀書節(jié)活動中如何挖掘家長這一重要資源,開展“親子閱讀”活動,尋求并改善在家庭中開展親子閱讀的方法。
【關鍵詞】家園協(xié)同教育;家長工作;親子閱讀
瑞吉歐的早期教育觀點認為,教師身兼多種角色,其中之一便是家庭教育的指導者,并指出教師應從家長的教育者轉(zhuǎn)變?yōu)榧议L的伙伴。從“教育者”到“伙伴”的定位轉(zhuǎn)變,所表達的理念是,幼兒園和家庭的關系從教師要求家長執(zhí)行教育指令轉(zhuǎn)變?yōu)榧覉@雙方合作;教師和家長從主動與被動的關系轉(zhuǎn)變?yōu)殡p方協(xié)作的關系?!?—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就是為指導幼兒園和家庭實施科學的保育和教育而制定的。在促進幼兒身心全面和諧發(fā)展的目標要求下,幼兒園與家庭共同協(xié)作開展各項教育活動,是一種必然的要求與進步。
親子閱讀特指家庭情境中父母和孩子共同閱讀故事書或圖畫書的一種親子閱讀活動。周兢、朱從梅將親子閱讀定義為:父母和孩子圍繞圖畫書展開討論、交流的一種分享性的、個別化的閱讀活動。我園在“親子閱讀,播撒幸福的種子”讀書節(jié)活動中,嘗試挖掘家長這一重要資源,探討家長參與的方式和類型,并通過分析親子閱讀中存在的問題,尋求和改善在家庭中開展親子閱讀的方法。
一、調(diào)查問卷,了解親子閱讀的現(xiàn)狀及問題
當前,家長群體整體素質(zhì)都提高了,家長對于子女的教育問題更加關注,對開展親子閱讀的愿望也很強烈,但家園協(xié)同教育仍然存在幼兒園與家長很難達成共識的問題。通過“親子閱讀調(diào)查問卷”發(fā)現(xiàn),當前親子閱讀中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1.親子閱讀的認知偏差
當今,年輕的家長朋友對閱讀是很重視的,但是由于缺乏指導親子閱讀的專業(yè)能力,讓親子閱讀走進了誤區(qū),具體表現(xiàn)為:就文字讀給孩子聽;指著字一個一個地讀;不停地問問題;和孩子討論思想主題;問孩子學到了什么;不遵循兒童的閱讀喜好……那閱讀的目的到底是什么?識字?獲取知識?學習?養(yǎng)成好習慣?不同的家長有不同的目的……家長對親子閱讀認知的偏差,導致家長在親子閱讀實施中配合度不高,親子閱讀的實效較低。
2.兒童讀物的選擇障礙
大部分的家長都是非教育專業(yè)人士,在圖書選擇上呈現(xiàn)出簡單、隨意的特點。很多家長希望選擇好的兒童讀物,但在兒童讀物方面信息量少,對兒童讀物“好”與“不好”無法區(qū)分,認為只要是兒童讀物,都是好的,“有書就看”,這是大部分家長的心態(tài)。這樣的親子閱讀顯然不能真正滿足幼兒發(fā)展的需要。
3.缺少外部環(huán)境的支持
讓家長堅持每天開展親子閱讀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有時還宛如水中望月。大多數(shù)家長都要工作,幼兒園階段的家長在事業(yè)上也正是上升期,工作的忙碌,回家后的疲憊,很難找到時間參與幼兒的閱讀。另一方面,當前二胎政策全面開放,很多家庭都會選擇養(yǎng)育二胎,家庭中缺少安靜的閱讀環(huán)境。還有一些家長認為,孩子上學了就應該由幼兒園教師承擔孩子的教養(yǎng)任務。
二、專業(yè)指導,改變親子閱讀中家長的被動地位
父母是鼓勵孩子閱讀的主要力量,因此,鼓勵家長開展家庭親子閱讀是我們非常重視的一項家長工作。
1.舉辦閱讀專題講座,傳播親子閱讀理念
我們向家長傳播正確的閱讀理念,開展專題講座,指導親子閱讀,通過剖析現(xiàn)今家庭和0—6歲孩子親子閱讀的狀況,分享什么是“親子閱讀”“閱讀的重要性”“親子閱讀的內(nèi)容”“如何進行親子閱讀”“親子閱讀常見問題及對策”,幫助家長理清在家庭中開展親子閱讀的思路,倡導個性化閱讀?,F(xiàn)場還進行了互動答疑和從閱讀到“悅”讀——100本親子閱讀書目推薦。同時還向家長發(fā)放宣傳資料,不定期向家長介紹新的親子閱讀的理論、指導方法、好書推薦、近期的閱讀信息和需要家園配合的事項等。
2.創(chuàng)建閱讀交流平臺,搭建家園互動橋梁
我園每個班級都建有“一起成長”APP平臺,在這個平臺中專設親子共讀板塊,每周教師向家長推薦好的讀本,提供親子互動策略,家長之間也可以互相傳遞親子閱讀的信息,分享成功的親子閱讀經(jīng)驗。介紹親子閱讀的體會和心得,或把網(wǎng)上看到的相關文章發(fā)到平臺上與其他家長分享,引起了家長們的共鳴,紛紛跟帖討論。在這個平臺中,家長們互相傳遞有效的親子閱讀方法,在交流中找到了適合自己孩子的閱讀方法。
3.開放親子閱讀活動,感受親子閱讀樂趣
在家長開放日活動中,我們組織家長觀摩閱讀活動,上好親子閱讀指導活動。在家長到場的情況下,引導家長與幼兒之間正確的閱讀,讓家長可以清晰地看到幼兒的學習軌跡,在家也可以針對性的指導?;顒又?,通過多種形式來開展繪本閱讀活動,如課件、故事錄音、舞蹈、親子閱讀、小組講述等形式引導幼兒和家長進行親子閱讀。家長們被教師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孩子們的奇思妙想、率真的表現(xiàn)所吸引,都積極地參與到親子閱讀活動中,與孩子共同感受閱讀的樂趣。
4.創(chuàng)設公共閱讀區(qū)域,共享閱讀時光
在親子閱讀活動中,園部在每層樓面各建有公共閱讀區(qū),每班在教室門口也精心為孩子和家長搭建了閱讀區(qū)角,鼓勵和帶動全體家長、孩子、老師積極地參與到閱讀的活動中來。鼓勵爸爸媽媽和孩子一起利用離園后的時間在閱讀區(qū)進行親子閱讀。每班開辟有一面閱讀墻,每當家長來接孩子的時候,可以帶著孩子在閱讀墻前進行閱讀。這樣的公共閱讀區(qū)角,一定程度上滿足了家中缺少閱讀環(huán)境的家長需求。
三、共享成果,樹立親子閱讀中的家園協(xié)同教育理念
在倡導親子閱讀過程中,實現(xiàn)了對幼兒閱讀興趣的培養(yǎng),同時家長們的思想、言行、觀點、能力也在悄然地發(fā)生著變化,教師也能更有的放矢地基于孩子的發(fā)展與家長互動開展閱讀指導,在親子閱讀中家園雙方樹立起了家園協(xié)同教育的理念。
1.家長感受成長的喜悅
日本“圖畫書之父”松居直先生說過:“對孩子來說,讀書只有一個目的,那就是有趣、快樂。書是讓人快樂的。這點是將孩子引入閱讀世界的力量?!奔议L們從一開始就帶有很強的目的性和孩子一起閱讀,慢慢地去掉了閱讀中的很多要求,更多關注親子之間的互動,感受親子一起成長的喜悅。很多家長針對親子閱讀活動準備有一本專門的記錄本,有一位家長在記錄中寫道:“今天上學的路上,齊齊看到路邊的蒲公英,齊齊蹲下來向著蒲公英去吹,用力吹啊吹,就是有一半吹不了,齊齊說,這個是小蒲公英,它的力量還沒有很大。我一下子驚呆了,小班的寶寶居然也會有這樣的語言表達,我想,這一定是閱讀帶給她的吧……”家長們從親子閱讀中深深感受到了孩子們的成長,這將是堅持親子閱讀最好的動力。
2.教師有的放矢地開展閱讀指導
在親子閱讀家園互動中,老師們也在不斷學習與嘗試,通過開展多種形式的活動、交流溝通等,喚醒家長開展親子閱讀的意識。先是組織召開了幼兒園家長委員會會議,向幼兒園家長委員介紹瑞吉歐教育體系,通過對瑞吉歐教育體系的剖析,把幼兒閱讀作為全社會參與的共同責任傳遞給家長。接著利用家長半日活動的契機,開展“親子閱讀,播撒幸福的種子”親子閱讀推進會,在全園、全社區(qū)范圍形成濃濃的閱讀氛圍,傳遞書香氛圍,引起家長對親子閱讀的重視,然后有的放矢地開展閱讀指導,教師在共享閱讀的過程中與家長、孩子一起成長。
有關研究表明,最準確預測學生學業(yè)成就的因素,不是家庭收入或家長的受教育水平,而是家長在多大程度上相信他們能成為孩子教育的重要資源。這種看法在親子閱讀活動中是無可置疑的。當家長通過親子閱讀密切參與幼兒園的活動,與老師經(jīng)常溝通時,孩子們似乎理解到自己是被重視的,幼兒園和家庭一樣溫暖,有了這樣溫馨的氛圍,孩子們自然就會蓬勃發(fā)展。
通過親子閱讀活動,讓家長更相信他們能成為孩子教育的重要資源,從而讓家長更多地參與到幼兒園的活動中來,家園主體雙方以尊重、平等、合作為原則,進行教育資源共享、利益互惠,形成幼兒園、家庭教育合力,讓家長成為真正的教育和養(yǎng)育的伙伴。
【參考文獻】
[1]李季湄,馮曉霞.3—6歲幼兒學習與發(fā)展指南解讀 [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2]卡洛琳·愛德華慈,萊拉·甘第尼,喬治·福爾曼.兒童的一百種語言[M] .羅雅芬,連英式,金乃琪,譯.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
[3]貝蒂.幼兒發(fā)展的觀察與評價[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4]松居直. 幸福的種子:親子共讀圖畫書[M].二十一世紀出版社,2013.
[5]舒秀珍.走廊式閱讀:新生代家園共讀路徑的探索與實踐[J].早期教育(教科研版),2018(12).
[6]朱從梅,周兢.親子閱讀類型及其對幼兒閱讀能力發(fā)展的影響[M].幼兒教育(教育科學),20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