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海娣
[摘? ? ? ? ? ?要]? 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非常重要也非常必要,而思想政治教育不僅僅是思政課的任務。大學英語課程作為高校的必修基礎課程,應當充分發(fā)揮其課程思政的育人作用。廣大英語教師要深入發(fā)掘和運用大學英語課程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運用恰當?shù)慕虒W方法,引導學生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yōu)秀文化,同時努力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質,增強教書育人的責任擔當,真正把思想政治教育與大學英語課程融合起來。
[關? ? 鍵? ?詞]? 思想政治教育;大學英語;融合
[中圖分類號]? G712?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21-0082-02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發(fā)展,國外的經濟模式、政治取向和文化思潮等都對我國當代大學生產生了較大的影響。如何引導當代大學生理性地看待外國文化,吸取其精華,去除其糟粕,如何讓博大精深的華夏傳統(tǒng)文化的精華再次釋放無盡的魅力,讓我們的“大國工匠”“中國制造”更加有底氣,如何引導當代大學生更加堅定地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理想信念,這一時代問題讓高校教師深切感受到了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和緊迫性。
我們黨歷來高度重視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擺在突出位置。在2016年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關系高校培養(yǎng)什么樣的人、如何培養(yǎng)人以及為誰培養(yǎng)人這個根本問題。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huán)節(jié),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xiàn)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2017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fā)的《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指出:“要堅持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把思想價值引領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和各環(huán)節(jié)?!贝髮W英語課程作為高校的必修基礎課程,是大學生接觸西方文化和思想的重要途徑之一,因此,如若能充分發(fā)掘和運用大學英語課程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把握好教育教學方法,同時注重提升英語教師的思想政治素質,加強思想政治工作和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增強教師教書育人的責任擔當,在大學英語課程教學中適時適度貫穿思想政治教育,則對糾正大學生中盲目追隨西方文化和思潮的形勢和培養(yǎng)又紅又專、德才兼?zhèn)?、全面發(fā)展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都大有裨益。
一、要發(fā)掘和運用大學英語課程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
首先,教材是教學內容的載體,要把能體現(xiàn)時代性的、主旋律的資料編進教材。比如我院目前采用的教育科學出版社出版的《新編大學英語實用英語教程》(林立、陳亞平主編)這本教材,在編寫中就涉及了思想政治教育相關的內容:第三單元Dream的warming up部分和聽力部分就提到了The Chinese Dream中國夢這一政治命題。教材中多一些這樣的富有思想政治教育意義的內容,可以使大學英語課堂在傳授英語知識的同時發(fā)揮其應有的育人作用。
此外,發(fā)掘和運用大學英語課程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更需要授課教師具有非常高的政治敏銳性和拓展性思維。以教育科學出版社出版的《新編大學英語實用英語教程》(林立、陳亞平主編)這本教材為例,講confidence這個主題,教師可以引申出“四個自信”并加以介紹和引導;講Transportation這個主題,教師可以把我國的高鐵這個令我們驕傲的“中國速度”的代表融入英語教學;講Job Hunting,可以擴展“大國工匠”精神的內涵;講Smart Devices這個單元時,可以把“中國智造”加以介紹和擴展。通過這些例子我們可以總結出,任何一個話題、任何一個單元教學,只要教師自身具備較高的政治敏銳性,在備課時多用心思,都可以發(fā)掘出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都可以在進行英語教學的同時發(fā)揮課程教學對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當然,發(fā)掘大學英語課程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是一項大工程,可以采用教研室集中備課的形式,集思廣益,以便形成最好的思路和方案。
二、運用恰當教學方法,引導學生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yōu)秀文化
在實際教學中,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一般會設計“課前演講”環(huán)節(jié)。在這個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設定與本單元教學內容有關的政治或文化話題,比如介紹近期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或時政新聞等,在練習了英語口語表達的同時也將思想政治教育融進了課堂教學,久而久之,達到潛移默化、潤物無聲的效果。
在英語課程教學中,不可避免地會涉及對西方文化的學習和了解。如果教師在授課中只針對教材內容單純介紹西方文化,則可能會導致部分學生不加鑒別盲目崇拜西方文化。因此,教師在英語課堂上要注意運用中西文化對比的方式,將中國傳統(tǒng)文化天人合一的自然觀、舍己利他的群體觀、重義輕利的義利觀、以和為貴的人際觀以及“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文化價值和人文精神融入英語課程教學中。要讓我們的學生在接觸西方文化的同時,也能深刻了解到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深厚的歷史底蘊。英語教師要積極在課程教學中貫徹落實《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所提出的“要堅持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把思想價值引領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和各環(huán)節(jié)”這一要求,引導學生樹立堅定的文化自信,自覺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yōu)秀文化。
三、提升教師思想政治素質,增強教師教書育人的責任擔當
要在大學英語課程中發(fā)揮好課程思政的作用,運用好恰當?shù)姆椒?,在課堂教學中找準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入點,無疑對英語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就要深入貫徹落實全國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精神,大力提升教師隊伍思想政治素質,全面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增強英語教師教書育人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2017年11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十九屆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審議通過了《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意見》就大力提升教師思想政治素質、全面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做出了總體部署。根據(jù)部署,結合高校自身實際,高??梢詮囊韵氯齻€方面提升英語教師的思想政治素質,增強英語教師教書育人的責任擔當。
(一)加強典型宣傳引領
通過校報、校園廣播、學院官網師德師風專欄、展板等多種形式大力宣傳優(yōu)秀教師的先進事跡,尤其是本院優(yōu)秀教師的先進事跡,以身邊人、身邊事感召引領廣大英語教師愛崗敬業(yè),自覺在英語課程教學中貫徹“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
(二)強化教師政治理論學習,加強師德師風教育
一方面,針對新入職英語教師開展的培訓項目可以設立“高校教師思想政治素養(yǎng)”課程模塊,將學習貫徹高校思政會議精神納入培訓內容;另一方面,可以結合“學習強國”APP的學習,提升高校英語教師的政治素養(yǎng)、師德修養(yǎng),引導高校英語教師切實擔負起教書育人的神圣使命。
(三)結合職稱評定強調提升教師思想政治素質的重要性
按照思政會議精神要求,深入推進《關于深化高校教師考核評價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的貫徹落實,把思想政治素質作為教師職稱考核評價的基本要求,從而促進英語教師提高政治站位,努力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修養(yǎng)和政治敏銳性,為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滲透思想政治教育打下基礎。
總之,探索思想政治教育與大學英語課程的融合,需要我們進一步強化“立德樹人”的目標,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高校英語教師應該努力發(fā)掘和運用大學英語課程所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把握好教學方法,巧妙融合,同時加強政治理論學習,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質,才能做到在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學英語課程教學的融合中游刃有余,才能充分發(fā)揮出大學英語的課程思政作用。
參考文獻:
[1]李捷.淺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與英語課堂教學的融合[J].科技資訊,2017,15(2):143-144.
[2]王洪濤,史妮君,楊虹.大學英語教學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J].科技視界,2015(2):141,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