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獻華
近年來,媒體披露的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的德育案例著實不少:面對“頑固”的學生,教師強迫學生喝尿、吃糞便、評選最差學生、“綠領(lǐng)巾”風波,用皮帶打孩子、在學生的臉上刺“賊”字示眾、打?qū)W生耳光等等,那些形形色色的體罰手段令人震驚,也令人痛心。除此之外,類似于諷刺、挖苦學生,學生回答不出問題而“讓”學生站著聽課;歧視、忽略“差生”等現(xiàn)象也是相當普遍,德育變成體罰或者是變相體罰,這不禁讓我們反思當今的學校德育為什么要采取這么不尊重學生人格的方法,學校德育方法的正當性去哪里了?難道當今學校德育是不把學生當“人”看嗎?難道當今的學校德育是把學生人格踩在地下嗎?
一、尊重學生人格是學校德育的核心
德育和尊重學生之間有著極為密切的關(guān)系,一是因為尊重是人類各民族在漫長歷史發(fā)展中形成的基本倫理理念或“最起碼的道德共識”,尊重本身就是人與人之間交往準則和基本道德原則,二是因為德育工作者如果不懂得尊重學生,怎么能進行“真善美”的教育?試想一個滿口談仁義道德、談教育之愛的教師,一邊卻對學生謾罵、體罰、侮辱,會是一個多么可笑和可悲的場景?尊重學生是對教育者的基本要求,任何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要懂得尊重學生的道理、并認真踐行。人生而平等,第一就是人格的平等,它與人的出身、相貌、年齡、民族、財富等無關(guān),尊重人首先就是尊重人格。對待學生亦然如此,教師應該認識到學生首先是人,其次才是“學生”,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關(guān)系應該是人與人之間的平等交往關(guān)系。但在現(xiàn)實的教育生活中,很多教師往往以“權(quán)威者”和“管理者”自居,把自己放在了高高在上的地位,而把學生放在了被管理者甚至是被壓迫者的地位,對學生頤指氣使、態(tài)度蠻橫、行為失范,造成師生關(guān)系緊張、對立,對學生身心產(chǎn)生消極影響。誠然,教師相對于學生而言“聞道在先”,博學多識,是社會代言人、家長委托人、學校中間人,是班級組織者和領(lǐng)導者,但這并不能成為教師不尊重學生人格的理由和借口。教師作為知識代言人、教書育人者,如果不能自律,而是情緒和行為失控,肆意侮辱學生人格尊嚴,其危害性極大。因此,尊重學生首先就要尊重學生人格。尊重學生人格是教育成功的前提,尊重學生人格就是尊重教育,尊重學生人格更是學校德育的核心。
二、尊重學生人格的表現(xiàn)在于教師
學生既是教育活動的對象,也是教育活動的主體,他們具有獨立人格。作為教師,應處處從學生的特點出發(fā),事事為學生的發(fā)展著想,研究他們,了解他們,并引導他們實現(xiàn)自我設(shè)計,這才是真正的良師。尊重人格應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尊重學生人格的表現(xiàn)和關(guān)鍵在于教師。
以人為本,尊重學生人格,教師要以平等的態(tài)度對待學生。在教學中、班級事務(wù)的決策上,師生共同討論,鼓勵學生積極思維,獨立思考,提出自己獨到的見解,以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即使學生的見解有偏頗,也應耐心地啟發(fā)誘導,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切忌批評、斥責。尊重學生,師生成為知心之友、忘年之交,可以使學生在信任中奮起,在溫暖中敞開心扉。對話、交流是溝通、理解的捷徑,教師跟學生對話,要以肯定學生的優(yōu)點為先、為主,讓學生在鼓勵中顯示自我,實現(xiàn)自我;觸及缺點、錯誤,要讓學生多作自我剖析;出現(xiàn)歧見,要允許學生爭辯;出現(xiàn)對抗要作冷處理,善于等待。
三、學校德育亟需尊重學生人格
(一)構(gòu)建和諧師生關(guān)系,以“愛”搭建學校德育的橋梁
教育家杜威說過:“尊重的欲望是人類天性最深刻的沖動。”尊重學生的人格,首先要構(gòu)建一種和諧平等的師生關(guān)系,保護學生的獨立個性。教師在尊重、理解和愛護學生的基礎(chǔ)上通過對話和交流引導學生通過思考、體驗,自覺接受道德教育。師生之間是一種心靈上的相互溝通和相互悅納,師生是一種民主、協(xié)商和理解的伙伴關(guān)系,在道德上相互勉勵、相互啟發(fā)、共同提高。
(二)關(guān)注學生個體差異,以“變”拓寬學校德育的廣度
每一個學生都是有血、有肉、有情、有義的人,雖然許多學生在成長過程中具有某些共同的特點,但絕不能不顧學生人格,按照統(tǒng)一的教育模式去抹殺學生的個性。在諸多相似的背景后,他們身上存在著更多的差異?!叭欢?,許多教師在實際操作中,往往過于強調(diào)“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對學生管束有余,放手不足,在這個“不行”、那個“不許”的棒喝下,學生自然被動地接受“教育”,而或“乖順”、或“張狂”、或“陰奉陽違”,卻都失去了健康的個性。
(三)學會理解寬容,以“博”挖掘?qū)W校德育的深度
教師需要經(jīng)常進行換位思考,站在學生的角度感受問題的所在,這會使二者達到情感的一致性,能夠深深理解學生的感受,師生之間通過理解到達精神的契合,達到學生理解知識,理解師生之間的關(guān)系以及學生的自我理解,這樣才能真正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以學生的角度去思考學校德育問題,探索出更好的德育道路。
綜上所述,尊重學生人格是教育成功的前提,尊重學生人格就是尊重教育,尊重學生人格更是學校德育的核心。在當今一個強調(diào)生存權(quán)、發(fā)展權(quán)、人格權(quán)的時代,學校德育更要尊重學生人格。尊重是人性之需,是相處之道;尊重是倫理原則,是人格品質(zhì),尊重就是敬重、敬畏。德育工作,要采取正當?shù)姆椒?,就要從尊重學生人格出發(fā), 尊重每個學生的在群體中的同等地位和獨立人格,尊重每個學生的發(fā)展權(quán)利、發(fā)展?jié)撃堋l(fā)展機會、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尊重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學生需要愛,教育呼喚愛。愛像一團火,能點燃學生心頭的希望之苗;愛像一把鑰匙,能打開學生心頭的智慧之門;愛是灑滿學生心靈的陽光,能驅(qū)散每一片陰霾,照亮每一個角落,融化每一塊寒冰,愿每一位教師不光有愛,而且善于愛。請把學生當人看,學生雖小,雖不成熟,但也有自己的情感,有自己的見解。尊重他們,適當引導,幫助他們健康成長,我想,才是教育的目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