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靜
一、有利于增強直觀感受,滿足幼兒認知需求,集中幼兒的注意力
教育心理學認為:向學習者同時開放多個感知通道,比只開放一個感知通道更能準確有效地掌握學習對象。運用多媒體技術制作的課件,可以設計出新穎直觀的畫面,幼兒會被完全吸引。幼兒園教學具有直觀性的特點,如主題活動《美麗的傘》把形狀各異,色澤鮮艷,各種不同種類的漂亮的傘在大屏幕中展現(xiàn)出來,幼兒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起來。又如主題《動物寶寶學本領》,四條腿的動物是怎么跑的?直接用語言介紹很難講清楚,教師可錄制《動物世界》欄目的一段精彩畫面,通過主持人富有磁性、緩緩地講解,給幼兒創(chuàng)造了一個良好地觀察機會,使幼兒通過直觀了解動物奔跑的特征。
二、有利于激活幼兒的思維,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幼兒學習活動是在一定情境下進行的,而且學習環(huán)境必須有利于幼兒對所學內(nèi)容的意義建構,這是因為處于具體形象思維的兒童,離不開具體事物的支持,單純依據(jù)語言敘述要求兒童進行一定思維操作,將會讓他們感到極端抽象和困難。因此,老師要善于抓住幼兒的心理特點和認知特點,努力創(chuàng)設優(yōu)化了的情境,讓幼兒融于情境中,主動進行思考、探索,達到激活幼兒思維的目的。多媒體它可以用絢麗的色彩、迷人的畫面創(chuàng)造愉快和諧的學習氛圍,喚起幼兒極大的學習熱情。
三、有利于體現(xiàn)幼兒的主體性,解決幼兒認知重難點。
“以教師為主導,以幼兒為主體”是一條重要的教學原則。同樣在課程的整合中,教師是教學過程的組織者、指導者、促進者和咨詢者,幼兒則是知識建構過程的積極參與者。在幼兒園的主題探索型活動中,將幼兒置于網(wǎng)絡的海洋中,給幼兒布置一定的任務,學習研究的內(nèi)容一旦明確后,幼兒就會積極地主動地有目的地去獲取信息、分析信息、加工信息、利用信息,從而順利的完成研究任務。如在“走進紙王國”的主題探索活動中,在研究“最厲害的紙”時,教師利用多媒體在大屏幕上展示了兩幅截然不同的動態(tài)畫面:出示各種各樣的紙條,將它們的一頭放進有顏色的水里,看哪一根紙條最先吸飽水。另一幅就是那張紙是大力士呢?幼兒一看到這樣的畫面,疑問便應運而生:為什么它能最先吸飽水?為什么它們的身上能放那么多的玩具?于是幼兒分組各自帶著疑問,開始在網(wǎng)絡建構的知識海洋中查找資料,然后進行分析、歸納、總結,最后在大量的事例中得出結論:紙越柔軟吸水性越好,紙張越硬,而且波浪紙紋越多,紙的力氣最大。這不是教師解釋說明的結果,而是幼兒自主性學習的結果,是他們經(jīng)過主動的探索和比較、開放的懷疑和嘗試、充分的選擇和確認、激烈的討論和證明得來的,毫無疑問,這樣將會使幼兒掌握的更加深刻。試想如果放在傳統(tǒng)的教學中,由老師來補充一點材料,然后告訴幼兒結果。這樣枯燥的說教與幼兒一下子“鉆進去”的感覺,在幼兒發(fā)揮主動性方面,孰優(yōu)孰劣自是不言而喻的。這種圖文并茂、聲像俱佳、動靜皆宜、富有感染力和表現(xiàn)力等特點的多媒體教學,可以將抽象的知識形象具體化,枯燥的知識趣味化,零亂的知識條理化,以非凡的表現(xiàn)力增強幼兒對抽象事物的理解與感受,使幼兒更易于理解把握知識,從而突破學習的重難點。
四、有利豐富學生的情感,促進幼兒的智力發(fā)展
運用多媒體技術,我們可以將靜態(tài)和抽象的知識變得具體直觀、生動形象,讓幼兒在身臨其境中感受,自然地調(diào)動起幼兒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新課程標準特別提到要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在主題活動中教師可以通過語言來創(chuàng)設情景。從而達到培養(yǎng)幼兒情感的目的。但是在“走進紙王國”主題活動中,當幼兒為自己能制作出再生紙而激動、興奮、驕傲時,教師及時地播放音樂,孩子們在聽著音樂的同時各自展示自己的的作品,聽著音樂、拿著自己的作品,走著自信、優(yōu)美的的貓步,那種自信和興奮洋溢在他們稚嫩的臉上。
五、有利于降低學習的難度,開闊幼兒的視野
在主題活動中,利用多媒體技術,創(chuàng)設生動的情境,促使幼兒主動接受教學內(nèi)容的輻射,為學習新知識降低難度。如在中班“最棒的我”主題活動中,有《好朋友,行個禮》這一學習內(nèi)容,為了讓幼兒理解內(nèi)容,教師制作了多媒體課件——flash,先讓出現(xiàn)一個孩子在那里孤孤單單的做來走去,然后又出來兩個小朋友,最后出來三個小朋友,幼兒在生動直觀、活潑有趣的多媒體課件中,觀看得那么專注,好朋友見面要有禮貌,這一重點難點在優(yōu)化的情境中,全身心的投入中迎刃而解了,大大降低了學習的難度。
如《親親我的臉》主題活動中幫助幼兒獲取常見的自然現(xiàn)象及其對人類、動植物的具體經(jīng)驗是幼兒園科學教育的重要目標之一。然而,幼兒接觸大自然的機會少,見到的動植物也有限,為了讓幼兒了解當前所不能接觸到的動植物,尤其是動物,教師可以留心收集各種動植物的資料、圖片和有關生活習性的錄象片,并將其剪輯、制作成有趣的動畫課件,只要點擊鼠標,打開窗口就能看到美麗的孔雀、頑皮的猴子、威風的獅虎、乖巧的白兔、愚笨的黑熊、有趣的螞蟻、蝴蝶等。通過看視頻、聽講解,孩子們就能知道動物臉部特征,以及它們的不同作用。由于有了豐富的動植物影像資料,幼兒的視野開闊了,對動物的興趣大大提高了,談論的話題多了,相關的探究和思考也更多了,有的小朋友還主動為老師尋找和提供其他動物的信息資料。師幼互動為達成科學教育目標創(chuàng)造了先決條件。
總而言之,作為幼兒園現(xiàn)代化教育手段,多媒體技術在幼兒園教學中得到了廣泛的運用。信息技術與幼兒園主題活動的整合,有以上諸多方面的優(yōu)勢,然而面對信息時代的到來,我們只有抓住機遇,迎接挑戰(zhàn),努力使自己站在現(xiàn)代教育技術的最高點,將先進的、現(xiàn)代的科學技術更多地、合理地運用到幼兒園的教學中去,從而有機地整合,培養(yǎng)出更多高素質的人才,以適應時代的發(fā)展,未來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