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雁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對聾生的素質要求也越來越高,不再是以前的九年級畢業(yè)就參加工作,現(xiàn)在初中畢業(yè)的聾生幾乎全部升上高中,部分聾生參加高考后將進入高等院校學習。而學生的學習必然離不開教材,教材是學生學習的載體。目前我校一至九年級使用的是1995年版的聾校實驗教材,當使用這一教材的聾生升入高中后,因高中缺少配套的聾校教材,而采用普通學校的教材進行教學。這樣就面臨聾校教材如何與普校教材銜接的問題。現(xiàn)在聾校新課程標準已出臺,在相配套的教材出版前,義務教育階段使用普校教材,為聾生以后的學習打好基礎,是各聾校的基本做法。聾校一至八年級的教材與普校一至六年級教材的教學內容基本相同,只不過聾校教材拉長了教學進度,這為在聾校中使用普校教材提供了可行性。我校于2016年下半年開始在聾校各年級同時使用2013人教版普校教材,除了一年級,各年級都是降一級使用普校教材,如我所任教的聾校七年級數(shù)學使用普校六年級的教材,這將是一個三到五年的艱難過渡期。
一、聾校教材與普校教材的內容特點
作為一名在聾校七至九年級已是第五個循環(huán)教學的數(shù)學老師,在教學時不自己覺地對兩種教材做了比較,發(fā)現(xiàn):聾校教材教學內容集中、單一,相對應的基礎練習多,學生易于接受掌握,但教學觀念落后,教學內容陳舊,跟不上時代的發(fā)展也不利于聾生進入高一級學校的學習。普校教材教學理念先進,教學內容與學生的生活息息相關,具有時代性,教材內容豐富多樣、知識點多,例題與練習圖文并茂,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開闊學生視野。同時,普校教材可利用的資源豐富,為教師順利開展教學提供了很大的幫助。
二、在聾校中使用普校教材存在的問題
1.每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過多
普校教材每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對于聾生來說偏多。聾生由于語言發(fā)展緩慢,邏輯思維水平低于同年齡段的健全學生,因此在教學中難以完成教材編定的每節(jié)課的教學任務。為了達到有效教學,教師需要分化教學內容,往往會將一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分化為兩至三個課時進行教學。這樣一來,拉長了教學進程、放慢了教學進度。
2.例題和練習題與生活的過于緊密聯(lián)系又為教學帶來不便
我們聾生長期住校生活環(huán)境比較封閉,大部分學生生活經驗少,加上聽力缺陷,對外界全靠雙眼觀察,對生活中的很多事物都是一知半解甚至是不理解。
3.每個知識點相對應的基礎練習少,并且跳躍性大
教材注重培養(yǎng)學生運用數(shù)學知識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的能力。教材中的練習大多側重于學生對知識的綜合運用,拓展類的題型多,基礎練習少。而聾生對新知的接受慢,不是老師教一次、做一道練習題就能掌握的,往往需要老師多次講解,并通過大量的基礎練習來鞏固。普校教材側重綜合運用的練習題,聾生完成起來難度大,很多練習題教師常要當例題來講解,相配套的練習冊學生獨立完成也很有困難,他們挫敗感強烈,重重打擊了聾生學習的信心和積極性。
三、以普校教材為主,科學整合聾校教材與普校教材
由于我校原來一直使用聾校教材,現(xiàn)在各年級同時使用普校教材,導致很多知識點銜接不上,加上聾生自身的生理特點,直接使用普校教材是不現(xiàn)實的。為了能順利完成這個過渡期的學習,我對兩種教材中不符合新課程標準及聾生認知特點的內容進行刪減,增補一些必要的教學內容,盡量做到科學整合。
1.科學選用普校教材
普校教材是針對健全學生編寫的,知識量大,很多內容超出了聾生的接受范圍,若照搬硬套,只會增加教學的難度和打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因此,在使用普校教材時應根據(jù)聾生的認知特點和聾校教材的知識體系科學選用普校教材內容。
2.適當補充聾校教材
普校教材在知識編排上采用了螺旋上升的方式,對同一類知識在不同年段形成了一定的梯度、前后相接的體系,年段間知識的聯(lián)系緊密。這樣適合由一年級開始使用本教材,并慢慢逐級推開。但我校卻是在各年級同時使用,由于原來一直使用聾校教材,乍一使用普校教材,有很多知識點銜接不上,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時作適當?shù)难a充。如(1)普校教材六年級上冊第一單元是分數(shù)的乘法,而我們的學生完全沒有分數(shù)運算的基礎,所以要先補充教學聾校數(shù)學第十三冊第一單元分數(shù)的加減法;(2)普校教材六年級上冊第五單元圓的練習十三的第6、7題是有關軸對稱圖形的知識,我們學生還不知道什么是軸對稱圖形,所以做這兩道練習題前需補充教學聾校第十四冊的軸對稱圖形;(3)普校教材六年級上冊第七單元是扇形統(tǒng)計圖,我們學生對統(tǒng)計知識未曾接觸,因此必定要先補充教學聾校第十五冊第三單元簡單的統(tǒng)計,把數(shù)據(jù)的收集與整理、統(tǒng)計表、求平均數(shù)、條形統(tǒng)計圖、折線統(tǒng)計圖等知識補完再進行本單元的學習。通過補充教學,遵循了學生循序漸進的認知規(guī)律,學生學起來得心應手。
3.合理補充練習題
練習題是鞏固和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的保障。普校教材里每個知識點相應的基礎練習題量少,并且設定的基本練習與例題相比呈現(xiàn)一定梯度,對認知水平處在較低層次的聾生來說已經是一種提升練習。沒有經過足夠的基礎練習與鞏固,直接進行提升練習,聾生完成的結果一定不盡人意。而聾校教材的知識點分得很細,相對應的練習較多。因此,在教學實踐當中,我根據(jù)普校教材的練習題無法切合聾生實際的特點,從聾校教材中補充大量基礎練習題,鞏固學生基礎知識,再從普校教材中挑選適合學生認知水平的練習題進行提升。
由于聾生身心特點,盡管普校教材在使用的過程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我認為只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把兩種教材科學整合,采用彈性教學,聾生獲得的知識肯定比原來使用聾校教材時多得多。在嘗試對聾校七年級數(shù)學教材與普校六年級數(shù)學教材整合的一個多學期的實踐中,不僅挺高了本人自身相關能力,更重要的是增加了學生的知識面,豐滿了學生的知識結構,提高學生各方面的能力,為他們將來進入更高一級的學習和適應社會的需要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