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瑞玲
一、閱讀材料的選擇
美國作家舒伯特說過:“Reading is writing”,說明閱讀材料可以變成我們的寫作材料。而“以讀促寫”旨在通過大量的閱讀,豐富學生的知識,了解英語語言的結構,促進學生的寫作能力。在寫作教學過程中,考慮到學生年齡小,學習的目的性和自我調控意識還不是很強,尚處于形象直觀思維等特點,學習主要還是依靠興趣。要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必須從選材入手,閱讀材料應該內容生動、有趣、富有吸引力而又能啟發(fā)學生的心智,并且貼近生活,調動學生的生活積累。這些材料需要具有以下這些共同特點:1、適合學生現(xiàn)有的語言水平,容易讀懂,不會產(chǎn)生太大的閱讀障礙;2、趣味性強,能讓人立刻產(chǎn)生閱讀的欲望,讓學生感覺閱讀是件很快樂的事。3、 能擴大知識面或啟發(fā)學生的心智。這可以是一幅英語小漫畫、小笑話、趣味對話、小故事或一篇漂亮的小短文。材料的形式不重要,重要的是要讓學生喜歡閱讀,熱愛閱讀。
二、思維導圖的運用
思維導圖思維導圖又叫心智圖,是由英國著名的心理學家、教育學家Tony Buzan在20世紀70年代創(chuàng)造的一種用來表達發(fā)射性思維的圖形思維工具。思維導圖運用圖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級主題的關系用相互隸屬與相關的層級圖表現(xiàn)出來,把主題關鍵詞與圖像、顏色等建立記憶鏈接,思維導圖充分運用左右腦的機能,利用記憶、閱讀、思維的規(guī)律,協(xié)助人們在科學與藝術、邏輯與想象之間平衡發(fā)展,從而開啟人類大腦的無限潛能。它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性、創(chuàng)新性思維能力。它能改變過去學生單線思維的狀態(tài),增強學生的思維能力,啟發(fā)學生的聯(lián)想力和創(chuàng)造力,構建生成知識網(wǎng)絡,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的效率。而且學生能把學習中出現(xiàn)新知識增長點方便快捷的完善在已有的知識網(wǎng)絡中。
(一)激發(fā)寫作動機,發(fā)散學生的思維
思維導圖往往是從一個點或者一個關鍵詞人手,隨著研究的深入,逐步擴散開來,整理后形成一個相互聯(lián)系又不斷延伸的脈絡結構圖。英語寫作中,可以圍繞某個關鍵詞進行自由發(fā)散,可以從根本上解決學生不知道作文寫什么的難題。采用這種方式,避免了教師枯燥無味的講解,使學生的學習變被動為主動。在制作思維導圖的過程中,學生會不斷有新發(fā)現(xiàn),從而提高了學生探究新事物的動手能力和學習能力,這會鼓勵和刺激學習的主觀能動性,由被動學習轉為主動學習,把學習真正變成一種樂趣。如引導六年級學生完成Last weekend的主題作文時,引領學生跟隨“我”回顧上周末所進行的活動,以寫作的幾個要素為基礎,引導學生以此來回顧自己上周末所進行的活動,獨立完成自己的思維導圖。
(二)直觀形象的圖示建立起各概念之間的聯(lián)系
從認知心理學的角度來看,思維導圖穿插使用了大量形象生動的圖片和符號,將復雜的知識體系結構直觀化、圖像化,幫助我們強化關鍵詞,可以極大地促進學生想象力,可以促進學生思維水平的提高。如引導學生運用形容詞比較級完成My friend and I的作文時,采用直觀形象的圖示,學生可一目了然地把自己與好友進行對比。
三、以讀促寫,運用多形式、多方面地寫作
(一)仿寫
模仿范例在英語寫作教學中,是一種基本而且十分有效的寫作訓練形式,同母語寫作教學一樣,范文的示范對學生的外語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和提高,同樣具有不可代替和不可忽視的作用。教師在引導學生閱讀的過程中,讓學生找出他們喜歡的句子,并進行仿寫。由于是讓學生仿寫他們自己喜歡的句子,學生都會比較樂于去寫。只要學生仿得到位,老師就給予表揚。學生在逐漸增強仿寫句子的成功體驗后,就會樂于繼續(xù)寫下去。當學生積累了一定句型后,就可以讓學生仿寫一個小故事或小短文當中的一個段落,到高年級的時候就可以仿寫一個小篇章了。
(二)改寫
目的是為了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和培養(yǎng)其寫作能力。改寫的方式多種多樣,小學階段可以以改寫課文里的人物或事件發(fā)生的時間、地點等為主,以此練習時態(tài)和主謂一致。通過改寫,可以幫助學生掌握基本語法和基本詞匯,避免語言錯誤,為寫出好的作文打好基礎。在閱讀中要引導學生分析語篇結構、段落結構、還有文章要素等等,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條理性,這有助于學生在寫作時會關注到篇章的條理、結構與完整性。剛開始學生會模仿他們的閱讀材料的布局與結構,慢慢地學生在這基礎上就會有自己的構思與創(chuàng)新。
(三)背誦教材范文
我們學漢語講究“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寫詩也會吟”,學英語同樣如此。課文的經(jīng)典句型和謀篇布局的方式就會在學生心中生根發(fā)芽,他們以后就會有意無意地模仿這樣的句子和結構來進行寫作,這樣就不會手忙腳亂、無從下手。背誦范文能幫助學生加深對語言的了解,內化語言知識結構。對學生來說,英語學習需要大量的語言輸入,二語言的內化是語言輸出的基本保證。
四、結論
英語閱讀是加強學生語言輸入的新干線,是提升學生寫作能力的主渠道。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的閱讀活動,涵蓋了豐富的語言基本知識和材料內容,為學生的寫作提供廣泛的素材,是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行之有效的教學活動。教師要將閱讀和寫作有機結合,把輸入活動和輸出活動有機結合,使輸出活動真正建立在相關語言輸入的基礎上,從而實現(xiàn)用所學語言去做事,達到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語言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