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德圩
我常聽家長這樣抱怨:“現在的孩子太不聽話,除了上網、看電視好像什么都不上心”“我們家那個總是邊看電視邊寫作業(yè),就是改不了”“我家那個,看一會兒書就走神,根本看不進去,你說他,他還大發(fā)脾氣,現在都不知道怎么辦了”。學校的老師也是對班上的這類學生怨聲載道,上課注意力集中時間短,老走神。
這些孩子存在的問題就是缺乏“注意”的習慣?!白⒁狻痹谛睦韺W中把它稱之為“有意注意”也就是要專心致志的做好選定的事情。那么,在家庭中和學校里怎樣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有意注意力呢?我們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家長、老師都應該把握住培養(yǎng)方向
培養(yǎng)孩子的注意力,一定要選取對孩子成長有利的重點事物或學習內容,才能實現有效的培養(yǎng)。那么家長和老師首先要關注的就是孩子的注意力在什么地方。對于網絡、電視等媒體傳播的信息也不能一概排斥,可引導他們選取健康有用的東西加以接受,從而達到教育的目的。老師和家長的榜樣作用對孩子產生的教育效果也比較明顯。比如要求孩子看書寫字眼睛離書本一尺距離,上課要學會傾聽別人的發(fā)言,要學會大方的與同學交流。教師就在學校的教學區(qū)時刻做好榜樣,在潛移默化中培養(yǎng)孩子的有意注意;作為家長,要求孩子專心地吃飯、走路、看書、不無節(jié)制的玩手機、打游戲、不熬夜,你首先得做到。凡是與孩子們共同制定的規(guī)章制度要帶頭遵守。還要融入到孩子的娛樂活動中,比如與孩子一起游戲、鍛煉,一起看新聞、動畫片兒等。長時期的與孩子平等的交流,就能發(fā)現他們的潛能,從中總結規(guī)律,從而達到提高孩子們注意力的效果。
二、家長、老師都應該把握住目標的引導,才能有效調動注意力
培養(yǎng)孩子的注意力,最主要是靠目標引導。比如說,在家里經常讓孩子關門,我們就要給他講明白“把門關好,注意別影響你爺爺奶奶睡覺”,在這件小事中就很顯然有兩個具體目標要求:一是要把門關好,關嚴,二是別出聲。在這兩個目標的引導下,孩子必然會用心去做。這種帶要求的小任務既促進了孩子做事的專心,又培養(yǎng)了他敬老的美德。再比如“把這則新聞給爺爺奶奶讀一遍,注意不要多字、少字、錯字、重復”,老師在課堂上經常要求學生“在教師辦公室應輕聲慢步,不打擾其他老師的工作”“在10分鐘之內抄寫一段美文,注意不加字、不漏字、不寫錯別字”“在20分鐘之內清楚、整潔的完成一份題單”這樣家長老師都捕捉了有利的教育時機,久而久之,孩子們的目標意識增強了,注意力也就提高了。
針對家長比較頭疼的是孩子沉迷于網絡。我建議要鍛煉孩子的自制力,培養(yǎng)孩子的鑒別力,讓孩子自身學會自我控制。比如,父母要對孩子闡明自己的觀點:不反對使用電腦,但必須答應一些必要的條件,否則就不允許再玩。這就是,第一,每天在保質保量完成學習任務,經父母核實后再玩;第二,學會制作賀卡,在爸爸媽媽及親人的紀念日,都能制作出一張不同的有針對性意義的賀卡;第三,可以利用在網上看到的信息同爸爸媽媽進行交流等等。這樣孩子對各種信息的辨別選擇能力也會得到相應的提高。
三、創(chuàng)造良好的育人環(huán)境
環(huán)境能夠塑造人也能夠改變人。人的行為的產生和維持,不論是積極還是消極,都可能和其生活的環(huán)境有關。環(huán)境對人的成長和發(fā)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孩子在學校,育人環(huán)境比較濃厚,在家里,家長應為孩子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有條件的最好給孩子設立獨立的學習空間,與電腦、電視隔開。由家長幫助孩子有計劃地學習、生活,逐步過渡到孩子自覺、獨立地確定任務、目標,合理分配時間。
學校教師要把探索規(guī)律作為調動孩子專心做事的目標,從而培養(yǎng)他們的有意注意力。比如:“怎樣掃地可以避免塵土飛揚?”“怎樣跳繩才能做到又輕又快?”“怎樣背誦既快又牢”通過對這些學習和生活中的小事的引導探索,他們會逐步將一些規(guī)律輕松遷移到學習、勞動乃至今后的社會生活中去,達到培養(yǎng)孩子注意力的目的。
四、加強孩子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
家長和老師要形成合力對培養(yǎng)孩子的良好行為習慣能產生比較理想的教育效果。首先,從小培養(yǎng)孩子的良好行為習慣應該成為教育的基礎。年齡越小的孩子,越需要先讓他們懂得“應該怎樣做”,隨著其年齡的增長,再讓其懂得“為什么應該這樣做”的道理。在行為中逐漸明白道理,在明白道理中又逐漸鞏固自己正確的行為,自覺調整和改掉不良行為,這樣的成長過程才是正常的和良性發(fā)展的。
其次,培養(yǎng)良好行為習慣應該從小事做起,有意識,有計劃的培養(yǎng)。行為習慣是多方面的,但是對孩子主要從生活方面、學習方面入手。而且培養(yǎng)都應該是具體的、可操作性比較強的要求。比如,生活方面每天都應該養(yǎng)成按時起床,自己洗漱、飯前洗手等良好的生活習慣;學習方面,除了繼續(xù)保持按時上學、按時完成作業(yè)的已有習慣外還應該形成專心作業(yè),認真檢查、不懂就問等學習所必須的良好習慣。
最后,還要注意鼓勵。在不斷的鼓勵中,好行為可以不斷被強化,不斷被強化的過程就是不斷鞏固形成習慣的過程。對孩子的有意注意保持的時間長了,我們要給予恰當的表揚,并不斷提出新要求,消除疲勞,讓孩子自始至終都保持新鮮感和愉悅。
總之,培養(yǎng)孩子的注意力是學校和家庭培養(yǎng)各種習慣的基礎,要從生活小事入手,有目的地逐步培養(yǎng)。家校播種良好習慣的種子,孩子便會收獲精彩的人生。